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hi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的创新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创新
  当前,数学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学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数学在各个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课堂内容的设计要与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有效整合,借助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资源,协助学生解决各种学习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数学是小学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数学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适应当社会的发展,提高数学素养,培养数学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空间观念、数感、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的培养[1]。新课标将数学的学习归纳为四大重要内容,分别是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数学知识应用能力[2]。由此可见,小学数学的教学环节非常重要,在知识与思维能力培养上都呈现螺旋式的深入发展趋势,为初中和高中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小学数学的教学与学生的思维发展、注意发展和记忆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比如低年级段的学生的思维更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很多抽象化的思考能力不具备,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就要借助形象具体的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的思维学习,当学生掌握抽象概念以后,在对数学知识的整体上才有更好的把握。再比如小学生受到心理和年龄的限制,在对知识的学习时更多以机械式的方式记忆为主,再逐渐过渡为理解记忆,那么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学生被动记忆向主动记忆的转化。纵观当前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大致可以总结为存在以下问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不强;数学学习过程受干扰的因素太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应用能力较差;教学与学习的方法模式单一;等等。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策略研究
  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关键的成长阶段,这个阶段中学生的表现特点为注意力不集中、自制能力较差、容易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但持续性不长。再结合数学本身学习的抽象性,导致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激发,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兴趣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学生将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的手段,所以教师要善于开发信息技术的优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提高教学效率。利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较多的一种教学手段。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课前巧妙运用数学资源,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常见的方法是制作并展现形象逼真的图片或动画,确保学生集中注意力等;(2)课中巧妙进行虚拟实验,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有效性。常见的有教师利用计算机、音视频、图形等度媒体技术,带给学生一种全新的体验,突破数学学习难点,让学生接触到的数学知识更真实,更简洁。此外,教师还需要在复习总结课堂上设置一些好玩数学游戏,加深学生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比如在学习“转化”的数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转化?”学生通过思考就能对这一要点形成一个基础性的概念认识。教师随后再提出“展示的图形当中通过观察发现哪个图形周长更长?”这时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判断及原因进行表述,教师再问“如果两个面积一样的图形进行对比,会不会其中一个图形更大?”于是引申出“转化”的概念,无论是周长对比、面积对比都需要进行图形的转化。最后教师再采用多媒体为学生直观地展示具体图形,学生就能更清楚地观察到两个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比较和变化。
  2.搭建认知框架,突破重难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由于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数学语言理解的能力差,教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掌握能力。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将抽象的数学语言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内容,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协助教师解决重难点数学知识的教学。
  比如学习《直线、射线、线段》的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定义与性质,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这三种数学概念的区别。如可以借助学生们感兴趣的齐天大圣的动画,制作视频,借助孙悟空的金箍棒来展示,在金箍棒没有变形时,它所呈现的就是一条线段,如果将金箍棒的一端立在地面上,另一端则变长延伸到天空中,这就是射线。将金箍棒横抛向空中,这时金箍棒两端无线延长,这就是直线。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区分三者之间的区别,形象而生动,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3.优化学习体验,提高数学素养
  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但能大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的生动性与趣味性,还能凭借多媒体的高新技术和优势,强化数学知识的立体表现,即上述所提及的锻炼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常见的是教师利用flash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很多难懂的几何图形性质、关系,优化学生的空间体验,提高数学素养。
  比如学习《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现启发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课桌、冰箱、篮球等,探讨其表现的形状,以形成初步的印象。随后借助多媒体的三维视觉为学生展现正方体、长方体的空间表现,让学生了解物体在空间和平面上表现的区别。最后再回归到简单的平面图形中,利用剪刀和纸片,通过折叠、剪裁和拼凑的方式组合成不同的形式,加深对图形的理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新时期科技发展背景下课堂教学手段不断发展和不断优化的产物,教师应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挖掘更多的应用潜力,将其渗透到小学数學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更长久的持续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更主动深入地学习,最终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小敏.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8(355):115-118.
  [2]马俊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学周刊,2014,2(2):102-103.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蕉坑乡曲源小学331112)
其他文献
在多元与开放的社会环境中,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下的价值观较量,新一代中学生在生活态度、人际关系、道德标准和价值追求等方面的形成与发展,都应该受到社会与学校的关注.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指出:“让学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堂教育是主渠道,精心编制的试题也能起到不错的教育效果.要知道试题虽然都是依各级考试
当制度成为一种隐性的文化,渗透到每个教职工的骨子里,成为一种无形却又无处不在的精神力量时,学校的管理就可以达到“大道至简、无形胜有”的境界,这是现代学校所追求的一种管理境界。  让良性的竞争融于团队文化。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如果有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那就比十个各随己愿地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如何让教师之间的良
请看听力部分第一节:   听下面6个问题,每个问题后有三个答语,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个问题后,你都有5秒钟的时间来作答和阅读下一小题。每个问题仅读一遍。  Text 1 Where does James live?  Text 2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Text 3 When did he leave?  Text 4 Who’s p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的教育理念慢慢被广大师生认可。同时,教师充分整合利用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和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在新课程大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效率也引发了教育教学的变革,而决定新课标能否顺利实施的决定因素是教育的实施者——教师。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又应当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采取哪些措施加以应对?本文就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体会。  关键词:新视域;高中数学;教师;角色转变  一、提出问题
物理实验常常出现“多次测量”或“多次实验”,对其目的不少同学混淆不清,中考实验试题中同样容易出错,现举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例1(2015年安徽)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 cm、 2.36 cm 、2.36 cm ,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2.36 cmB.2.357 cmC.2.35 cmD.2.
摘要:班主任在每一个班级中都是非常重要的领导人物,作为一名班主任,就必须要管理好整个班级。由于初中生他们都处于青春期,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行为意识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班主任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班主任就必须要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就要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学生,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且推动班级管理走向良好的发展趋势。所以本文就教育新常态下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进行了
【摘 要】 本文主要分析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性缺失的原因,以及如何建立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希望能给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有效教学 策略  1. 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含义  有效教学概念起初因频繁的出现在各种英语教育文献中,从而引起教育的广泛研究。部分学者认为有效英语教堂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例如精力,时间。勤奋)带来了最佳效果的教学,笔者认为有效英语课堂教学是指在高中
2015年福州市中考物理试题第16题是一道选择题,但却让很多学生又爱又恨.教师们普遍认为本题情境是学生所熟悉的,现象简单明了,却由于学生的大意,没有认真进行分析而进行生搬硬套,使得实测得分率是0.52.试题的原题如下:  例如图1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从小球刚接触到弹簧到将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Δl之间的关系,如图1乙所示,
改变传统单向、片面、静止,只重结果的评价方式,实施形成性评价,全面、多视角、多维度、发展性地评价学生英语学习全过程、全环节。有效地引导、促进学生发展个性,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