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系统视阈下的贾平凹作品英语译介

来源 :小说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esh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平凹作品的英语译介涵盖小说、散文约四十余篇/部(包括节译),小说主要以中短篇为主.贾平凹作品的英语译介主要有三种方式:以英文版的《中国文学》和“熊猫丛书”为媒介,面向海外译介;由海外汉学家或国内译者编译成册,国外出版社出版;以单行本的中长篇小说为主,由域外出版社翻译出版.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贾平凹作品的英语译介经历了高峰、低谷甚至停滞以及近几年的可喜之变.
其他文献
纳穆卓玛,藏族,现居拉萨。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供职于某家新闻单位。部分诗歌、散文、人物专访在《西藏文学》、《青年作家》、《诗刊》、《香格里拉》、《卡瓦嘎博》、《贡嘎山》、《散文诗年鉴选刊》、《青海湖》、《拉萨河》、《西藏日报》、《民族文汇》等刊物发表。诗集《半个月亮》选入2020年民族文学作品扶持项目。  一  进入五月,相较于藏北部分地方还是白雪茫茫的时候,位于藏东南的
期刊
“大山,中秋环羊湖,五人皮卡车,费用均摊。”打开微信语音,彭利君的声音传了出来。  我不假思索地回复:“羊湖我都去三次了,换个地方吧!”  “你有我去的次数多吗?去和环是两个概念。去是到此一游,环是围着260多平方公里的羊卓雍错转一圈,收获与感受是不同的。给个明确答复,我做攻略。”  这是征求我的意见吗?好像让我选择,每次都别无选择,只有跟着他走。  彭利君1996年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毕业分配到
期刊
青年时代何向阳是一个理想型的人文学者,她的气质略带一些英雄色彩,这些都曾洋溢在她的著述中.向阳从事理论与批评,也写下多部散文,那些激扬文字散发出对无以名状的崇高精神的神往.然而似乎与之迥异的是,向阳晚近诗歌话语呈现出另一种颇为不同的音调:她的诗是源自内心的低语,在这些低语的两端,是沉默着的幽暗时刻.
期刊
《人间值得》是黄孝阳的最新力作,作品以自传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小人物的成长历程,用主人公与几个女人的故事串联起一段社会历史,其间充斥着权力、欲望、财富、道德、秩序、生存等元素,可以说,几乎当代基层社会的命题都在这里交织汇集.然而,作品看似是对日常生活的书写,实则充满隐喻,带有明显的症候性和寓言性.
期刊
《桃花扇考据》列有“无名氏《樵史》二十四段”,《桃花扇》中南明史事内容基本取材于此,但“无名氏《樵史》二十四段”与《桃花扇》剧情多有歧异,与《樵史》内容也不尽相同.“无名氏《樵史》二十四段”具有《桃花扇》定稿前某一阶段写作提纲的特征,它与《桃花扇》《樵史》的歧异之处颇能体现《桃花扇》创作过程中的构思与改定.此外,《桃花扇》还袭用了《樵史》的某些情节,并将《樵史》中的蔡益所、蓝瑛设置为剧中的“功能性”人物.《桃花扇》对《樵史》的采编表明,《樵史》为《桃花扇》奠定了诸多方面的材料基础.《桃花扇》将诸多零碎材料
一rn1893年,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应邀在牛津大学讲演,这份讲稿后来以《进化论与伦理学》为名出版,严复将其节译为《天演论》传入中国,其中有一句,“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此万物莫不然,而于有生之类为尤著.物竞者,物争自存也.”“有生之类”这一说法在中国古代并不少见,“有生之类,无物不然”(朱熹),“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方孝孺),“《西铭》谓以乾为父,坤为母,有生之类,无不皆然,所谓理一也”(张南轩).胡学文从《天演论》中取“有生”二字为其小说名①,大概也是想写
期刊
2020年4月,胡学文的长篇小说《有生》在《钟山》杂志发表(刊于《钟山》长篇小说A卷).这是一部在时间上跨越百年,在空间上“既有历史叙述,又有当下呈现”的鸿篇巨制.驾驭和完成这种跨越百年时空的文学叙事,不仅需要作家深厚的生活积累、深邃的思想洞见,还需要成熟的结构和叙事艺术素养.
期刊
楚鱼的长篇小说《荣辱》生动再现了宏东省府大院的正邪博弈,地方各派的权力角逐,聚焦政商关系和干群关系,描画了改革“深水区”的权力运作及各色人物角力、搏斗的真实图像,让读者读后感觉很鲜活、很真实,是一部生活基础扎实深厚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期刊
在翻译研究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关于“翻译”的定义不胜枚举,但无论怎样界定,它都是“人”实施的活动(即使机器翻译,也必须借助“人”建立的语料和植入的程序),“人”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是任何翻译研究的起始点.正如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所言的“翻译不是一个人完成的,是多方的合作”①那样,一部小说原作从离开作家怀抱到走进接受地读者视野这一过程的完成需要多位行动主体的合力.
期刊
长期以来胡学文都被视为现实主义作家、底层叙事的代表,他极擅长将坝上草原的风光、乡间泥土的气息、无名之辈的血泪移至纸上,以至于人们常常忽略了他小说中的现代主义色彩.尽管《从正午开始的黄昏》《隐匿者》《风止步》《龙门》等作品已转向更广阔的对人性隐秘角落和存在困境的揭露,写作技法上也有了多视角叙事、意识流等尝试,但在读者的刻板印象中胡学文依然是老实巴交的乡土小说作家.直到新作长篇小说《有生》的出现,才将另一个全面转型的胡学文推进我们的研究视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