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喝醉了?

来源 :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附近,出现了一群“喝醉”的袋鼠。它们走路摇摇晃晃,像是喝高了。这些袋鼠到哪儿偷喝了酒呢?
  其实,它们并没有喝酒,而是吃了一种名为“水虉草”的野草。這种草带有神经毒素,会导致袋鼠神经系统受损,从而出现头部颤抖、摇晃,并逐渐失去运动功能的症状。看似好玩的“袋鼠醉酒”后面其实潜藏着巨大危险,中毒后的袋鼠最终可能会死亡。
  这种野草并不是本地生长的种类,而是当地农民引入的牧场作物,它耐盐能力、耐旱能力极强,有稳定的根系,能够在盐度高、干旱的地区生长,能够帮助有效治理沙尘暴,因此,尽管它有毒性,但仍受欢迎。由于是外来物种,生存能力又强,它很快在澳大利亚的土地上扎根。但它对于袋鼠等动物并不友好,动物们很容易因误食而失去生命。
其他文献
一项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不同物种的大量个体的行为进行了研究,以寻找诸如它们是否能自律,是否具有坚韧的特性等特征的证据。结果他们发现,在捕猎、喂养后代、防御和交配方面,许多物种都表现出了某种形式的责任心。而这种责任心使它们收获回报,例如那些筑出精细巢穴的雄性棘鱼,繁殖成功率更高;编织出精致蜘蛛网的蜘蛛,往往能更精確地捕捉到猎物,而那些勤于清理蜂巢的蜜蜂则会养育更多的后代。 
期刊
打苍蝇没有打蚊子容易,不过苍蝇有时也会傻头傻脑地撞在坚硬的表面,比如墙壁和窗户,奇怪的是它们不会因此受伤。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苍蝇本身也很坚硬。像所有昆虫一样,苍蝇身体之外包裹着外骨骼,这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苍蝇表面。构成苍蝇外骨骼的主要成分是甲壳素,这种物质具有坚硬、韧性强的特點,因此赋予了苍蝇坚韧的“体壁”。如果我们捏一只苍蝇,就能感受到它的外骨骼。这样的外骨骼给苍蝇提供了保护,使它们在撞到坚硬的表
期刊
蚊子虽然很讨厌,不僅吸血,还传染疾病,但是如果蚊子真的灭绝了,那也未必是好事。蚊子在地球上生活了上亿年,可以说,它们是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在北极苔原,有几种蚊子是候鸟的重要食物,一旦这些蚊子灭绝,那么那个地区的鸟类数量将减少一半以上。此外,地球上还有许多以蚊子为食的昆虫和鱼类,如果蚊子减少了,这些动物可能也会迎来灭顶之灾。据推测,如果现在已知的蚊子种群大规模消失,将可能导致3500个物种灭绝。当然
期刊
重复做一件事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记住更多细节,积累更多经验,而小孩重复看同一集动画片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世界上许多事物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一集动画片对于他们来说含有太多新的信息,他们需要重复看,才能熟悉其中的细节,让他们能看懂动画片中讲的到底是什么。  此外,人类总是喜欢预测未来,小孩也不例外,当他们看到自己预测的结果得到应验时,大脑会向负责决策的脑区发送“奖赏”的信号,使人产生兴奋感。这样的
期刊
这主要和人的睡眠周期及核心體温有关。我们做梦时通常处于快速眼动睡眠期,这个阶段人的体温会有所下降,但是感冒发烧时,我们调节体温的能力受到影响,这会影响我们的梦境。  另外,生病时,我们往往会烦闷焦虑,这些烦恼会在我们的梦中反映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生病时所吃的药物进入我们的身体之后,会对身体起作用,这也可能会对我们的梦境产生影响。  美国临床睡眠心理学家  迈克尔·布瑞鲁斯
期刊
我们确实可以踩死细菌,但是这并不像踩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细菌非常小,最常见的细菌长5~10微米,直径1~2微米,1微米等于一百万分之一米。如果我们能看到微观的世界,那么我们就能看到我们的脚底、鞋底和地面上,都有大量的孔洞,那些孔洞中住着成千上万的细菌。也就是说,我们走路时,这些躲在孔洞中的细菌就不会受到伤害,但是如果恰好孔洞非常小,我们走路由于摩擦恰巧把一些细菌推挤到这些非常小的孔洞中,那么由于所
期刊
从开罗的吉萨金字塔群到卢克索的帝王谷法老墓群,从神奇的纸莎草纸到不朽的木乃伊,埃及众多古代的遗迹中蕴藏着大量的谜题,正等着考古学家来一一破解。  但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今的考古学,早已不是锄头和铲子的时代,而是打起了“科技牌”。CT成像、红外影像、计算机图像处理、DNA鉴定,甚至宇宙粒子探测技术都纷纷大显身手,帮助考古学家还原古埃及那段神秘久远的历史。  用宇宙粒子探测金字塔  
期刊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不管是我们人类,还是其他动物,吃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人类比其他动物都要幸福,不用担心饥一顿、饱一顿,即便如此,當我们品尝美味食物时,仍会有一种无以言表的满足感。更不要说那些生活在野外的野生动物,它们每天都要为捕食忙碌着,在捕到食物的那一刻,它们的快乐和满足不知比人类要大多少。让我们来看看动物们开饭的瞬间。
期刊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种经历:原来感觉自己的声音还挺好听,但是一听录音,或者是社交媒體,如微信中的语音,就会觉得变了味,变得难听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之所以能听到声音是因为鼓膜在振动,鼓膜将振动传递到中耳处的三块小骨:锤骨、砧骨、镫骨,这些小骨把振动继续传递到耳蜗,耳蜗将振动的能量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大脑。  平时,我们听见外部的声音,比如听广播、看电视时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传导,通过耳朵外
期刊
人工智能又赢了,这次不是赢在围棋,而是辩论。  一场辩论赛发生在国际商业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室里,一方是該公司最新推出的一款辩论型机器人,它与成人等高,通体黑色,在上半部分有3个蓝色小圆圈,看上去略有些严肃。另一方是两名人类辩手,一位是以色列国际辩论协会主席,另一位是2016年以色列国家辩论冠军。比赛是1对1的形式,进行两场,最终结果根据现场观众打分来评判。  此次辩论的主题分别是“政府是否应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