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新区建设用地规划实施及节约集约评价

来源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沙新区作为我国第六个、广东省首个国家级新区,承担着广东省乃至国家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任务。本文基于南沙新区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从分析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实施情况入手,对其进行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为新区的科学健康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指导。
其他文献
在矿井生产作业过程中,通风安全作为矿井作业持续有效开展的关键前提,其管理质量对整个矿井运行的有效性有重要意义。以此为着手点,针对通风安全管理策略开展分析,在分析矿井
蒸散发作为地表水分消耗和参与水文生态循环的重要参数,是生态应用研究的重点。尤其对于植被恢复和水资源管理的领域而言,区域蒸散发估算的准确性十分重要。本文以野外实测(气象和蒸散发)数据为基础,利用实测数据对遥感PML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基于Landsat-8遥感影像数据对四川省马尔康县蒸散发进行估算。研究结果表明:马尔康县模型模拟蒸散发与实测蒸散发拟合程度较好,PML模型优化的土壤湿度系数为1,气孔导度
北斗二号已经可以为亚太地区提供导航与定位服务,其定位精度分析一直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3个GNSS评估机构iGMAS发布的跟踪站数据,分析了北斗二号3个频率的标准单点定位精度,发现B1频率的标准单点定位精度优于B2和B3频率,但是相差不大,定位精度可以达到1—3 m。
利用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数字高程模型和中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完成陕西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数据提取和空间分析。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选取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胁迫和污染负荷5个指数,按照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计算2018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完成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分析,该研究成果可为政府提供对策参考。
随着产业园区的高速发展,广州(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下简称"园区")国土部门已累积了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和业务数据。通过将数据资源整理入库,运用信息化技术快速搭建国土数据管理及分析系统,园区国土部门实现了多种数据的统一和可视化管理。通过数据检索、数据分析和相关业务模块,系统不仅使工作效率显著提高,也为园区的规划布局和决策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撑。
元数据是一种描述数据,根据地理国情监测生产过程,记录形成整个生产项目的元数据。本文依据《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生产元数据技术规定》(GQJC02-2018),结合测区实际情况,整理出了一套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元数据制作方法,保证了辽宁省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今后常态化国情监测元数据的制作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指导。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平台。本文以任丘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为背景,介绍了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的总体设计、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应用,实现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设计与应用。平台建设达到了预期效果,促进了当地地理空间信息的广泛深入应用,为政府科学决策和高效服务提供了基础平台,为其他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提供理论
精准扶贫成效关乎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测绘地理信息可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辅助决策。本文结合城市扶贫实地工作需求,基于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在线地理信息数据服务,采用数据库、GIS空间位置服务技术,在国家扶贫建档立卡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地理信息管理和互联网思维形式,研究设计城市精准扶贫地理信息系统,通过科技信息化手段推动精准扶贫,为城市精准扶贫提供客观的参考和依据。
针对煤矿井下环境复杂,矿井通风设备的工作状态需要进行监控的情况,开展矿井通风机的监测系统研究,并进行硬件和软件设计,以实现对井下通风机状况的实时监测。该监测系统采用
以现代测绘基准建设的短基线GNSS网作为应用实例,研究比较采用对流层延迟估计与对流层延迟不估计两种短基线解算策略在GLOBK软件中的平差精度,并结合已有二等水准正常高,生成两套GNSS/水准点的成果,通过似大地水准面计算软件,利用地球重力场模型对两种策略下的平差结果进行模型拟合验证,以此评价其平差精度与拟合精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对流层延迟不估计的基线解算策略的GLOBK平差精度更高,且其拟合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