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菲康思密达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chaowen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讨论培菲康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特点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小儿腹泻患者70例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另加用培菲康联合思密达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的疗效情况,收集数据信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3%)高于对照组(71.4%),数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菲康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效果好,疗程短,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 培菲康 思密达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根据其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患儿的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6~11月龄为高发年龄。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腹泻患儿70例,年龄5~22个月,就诊时病程36~72小时,症状:大便次数4~9次,性状为稀水样或蛋花样,并无黏液和脓血,粪常规均无脓细胞,就诊前未使用过抗菌素或其他药物进行治疗,经各项检查均符合我国小儿腹泻病诊断标准,且无合并感染。将7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中男19例,女16例;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症状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可比性。
  治疗方案: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补液和对症治疗,另外治疗组每天加用培菲康和思密达。培菲康的剂量为1岁以下幼儿0.5粒/次,1岁以上1粒/次,思密达为1岁以下幼儿0.5包/次,1岁以上1包/次,均3次/日,用温水冲服,服药时间为两餐间口服,两药间隔1小时以上分开服用,疗程3天,服药3天未愈者再服用2天。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儿病情的变化,准确记录其大便次数和性状,如发生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用药48小时内大便次数减至2次/日,或恢复正常次数,大便性状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完全消失;②有效:服药72小时内大便次数减至4次/日以内,大便性状趋于正常,水分减少,全身症状明显改善;③无效:服药72小时后大便次数仍多于4次/日,大便性状无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结 果
  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中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1.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讨 论
  在我国小儿腹泻的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疾病,位列幼儿常见疾病第2位,被称为儿童最易患的“小儿四病”之一,它具有发病率高、发病急、损害性强、死亡率高等特点,腹泻同时还可能伴有呕吐、发热、腹痛、脱水等症状。幼儿腹泻时若不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会导致机体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甚至久治不愈,将严重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这也是造成幼儿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腹泻严重时甚至危及幼儿生命。所以寻求更佳的小儿腹泻治疗方法,及时有效的施行治疗,减轻腹泻对幼儿机体的损伤,是我们广大医护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小儿腹泻主要是由病毒或细菌等引起的,并会造成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而引起腹泻和其他症状。培菲康是由口服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制成的三联活菌制剂,这3种菌均为健康人肠道正常菌群,对机体完全无害,口服后能迅速到达肠道并选择性定殖于肠道不同区段,直接补充人体正常生理细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同时抑制或清除有害菌,减少肠源性毒素的产生,改善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减轻腹泻症状。而且培菲康可以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合成维生素类成分,从而保证患儿的营养供应和机能运转,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促进腹泻的康复。
  思密达含有双八面体蒙脱石微粉,具有层状分子结构和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致病的病毒、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极强的选择性固定、吸附和抑制的作用,同时思密达也是一种高效的消化道黏膜保护剂,有很强的覆盖能力,并能结合黏液糖蛋白,提高肠道黏膜的屏障防御功能,抵抗病原微生物,从而缓解腹泻症状,并修复受损肠道黏膜。
  培菲康联合思密达有协同相加的作用,有利于恢复和重建肠道正常菌群平衡,促进病原微生物的清除和排出,保护和修复肠道黏膜,恢复肠道内环境的稳定,它对各种病因引起的腹泻均有明显的效果,疗效确切,可大大减少腹泻次数,缩短病程,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另外,对于小儿腹泻,预防和护理同样重要。幼儿胃肠道未发育成熟,胃酸少,各种消化酶少,杀菌能力差,所以不能给幼儿吃不适宜的饮食,特别是生冷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同时幼儿生长快,需要大量的营养,消化道负担较重,所以父母要选择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给幼儿添加辅食,添加或改变辅食应该循序渐进。给幼儿的饮食应该现做现吃,少量多次,保证新鲜无污染,不能让幼儿过饥过饱,还要注意日常衣物的加减避免受凉。
  当幼儿出现腹泻症状时,尽量停止喂食辅食,特别是不易消化的食物,哺乳期的婴儿最好继续母乳喂养,可添加口服补液制剂或选择专门的腹泻奶粉,严重时最好禁食6~12小时。加强患儿腹部的保暖,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以预防泌尿道上行感染,腹泻期间患儿的衣裤尿布和用具都要仔细消毒,护理者的手也需经常消毒。
  
  参考文献
  1 黄联继,戴朝福,郭树清.培菲康与思密达交替应用预防小儿腹泻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07,9.
  2 羅艳,罗志英.培菲康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疗效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2007,7.
  3 李凌蔚,李建东.培菲康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B版,2010,8.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以亚甲蓝光化学法(MB-P)灭活新鲜冰冻血浆病毒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1月来青海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捐献的400 mL全血共1500份,分离新鲜冰冻血浆200
利用2004年和2009年夏季航次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监测统计结果,以加权平均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法为基础,以参评因子动态分类排序法确定权重,以《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
复合麻醉通过合理的麻醉剂量达到最佳麻醉效果,对患者围术期安全与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全身麻醉时,血压、心率等传统意识体征,已不能准确反映麻醉深度。近年来脑电双频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41   胸腺瘤是最常见的纵隔肿瘤之一,胸腺瘤是一组来源于不同胸腺上皮细胞,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点和伴有多种副肿瘤症状的疾病。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占纵隔肿瘤的19.0%~42.2%,约占前纵隔肿瘤的47%。在成人占纵隔肿瘤的20%~30%,多见于40~60岁患者,大约50%胸腺瘤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多是在胸部X线体检时
摘 要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中毒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中毒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纳洛酮治疗组28例,常规治疗组2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纳洛酮,首次0.1~0.2mg,连续用4~6次后按0.01~0.03mg/(kg次),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待病情平稳后渐减量至停药,并观察记录两组病情变化情况。结果:纳洛酮治疗组在意识障碍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3岁8例,平均病程8.
摘 要 目的:针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发病特点,探讨有效的急救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以达到挽救患者生命。方法:收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5例,通过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积极救治,65例患者抢救成功62例,死亡3例。结论:早发现,明确诊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急救护理是成功抢救的关键。  关键词 重度有机磷中毒 急救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
关键词老年患者带肝素冒留置针置管局部皮下出血  带肝素冒留置针以其科学合理的设计,在临床工作中已经广泛使用于住院患者,特别是长期反复住院的老年患者,对这些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留置,护理措施不适当,易导致留置针脱落或堵塞,甚至导致局部皮下出血。2005~2011年分析46例住院的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置管后出现局部皮下出血的原因后,在护理工作中积极给予防治,取得很好效果,老年患者及其家属均满意。现总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在许多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发展中国家,腹泻病是小儿死亡的第十位原因。一项调查表明,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20
宫腔镜技术是近年来在国内广泛开展的妇科新技术,宫腔镜不仅能确定子宫腔内部疾病的位置和范围,还能对发病体的表面进行结构观察和分析,是惟一可以直接、全面提供宮颈管和子宫腔视野的技术,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并可取材活检,能够明确诊断宫腔内病变的有无。2010年1~12月行官腔镜手术治疗患者58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