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劳动力流动现状及对城乡经济发展的影响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mobi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充裕。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的推进和经济的深化发展,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城市,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涌现出大量的农民工住房、教育、医疗等问题也备受关注。笔者结合区域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知识简析我国劳动力人口流动的现状及影响,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相关政策。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城市化 户籍制度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的大力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加快,由于城市收入水平较高,生活条件较好,大量的农村人口的向城市转移;此外,由于大量的工作岗位被创造出来,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持续上升,大批农民为追求更高的生活,大规模的向城市非农产业谋求出路,大大推进了城镇化进程。这种市场自发作用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很好的扩大了我国内需,也加速了城乡合理规划,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
  然而,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在可预见的几年,我国劳动力缺口在1300 万以上,相比“十一五”时期,压力增大;此外,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对高学历的优质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现象并存,再加上我国农民工为代表的劳动力流动有以下几个特点,比如,城市优越的条件吸引农民进城,而农民进城却得不到城里的优惠政策;农民工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城里工作改变家庭现状和自己的生活水平,严格的而原户籍制度却导致农民愿望落空等,不利于我国劳动力的自然流动,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劳动力流动对城乡经济影响
  (一)对流出地的影响。
  由于城乡收入差距大,大量农民进城从事非农产业,有利于提高了农民整体收入,缩小了城乡距,到城里务工获得的收入越来越多,有一部分流动劳动人员长期积累资本,让买房、或者搞规模性的农业经营形成可能,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此外,农民从城里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推动先进文化和城市文明在农村传播,提升农村素质,例如,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投入到城市生活中,既可以带回了务工收入,也可以带回了进步的城市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引导农民更加注重教育、卫生等,推动了中国农村社会的改革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人口向城市流动,也导致了严重后果,比如造成土地荒芜、“空心村”、留守儿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等,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由于流向城市的劳动力,主要是青壮年,妇女、儿童和老人在家务农,农业发展受到阻碍,不利于我国农业基础地位的维护,也不利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从长远上看,不利于我国和谐稳定;进城农民工的子女的教育、医疗、就业等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我国长期执行严格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工享受城市发展的果实,尽管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他们始终生活在城市的边缘,抑制了他们建设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公平。
  (二)劳动力要素对流入地影响。
  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我国工业化处于飞速发展时期,以东南沿海为代表的制造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深远,而农村为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不仅解决了城市尤其是一些大城市的“民工荒”的难题,而且也扩大了消费需求,推动了经济稳定增长,加快了城市建设速度;我国的基础设施和建筑业长期落后,比如由于施工力量问题,很多建设项目延长了工期。农民工是城市建筑业的一支生力军,为城市高楼大厦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极大地缓解了住房难的问题和基础交通问题;此外,农民进城务工,低了工业劳动力成本,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资源不足的矛盾,将有力地促进我国东部制造业和重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农村劳动力大量的融入城市,给城市的治安、环保、交通、住房等增加了新的压力。我国人口众多,大规模无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给我国户籍管理造成了巨大压力,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劳动力资源是流动的财富。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由于城乡收入差距大、城乡待遇差异大等因素影响,劳动力自发流动规模逐渐变大变多,在自发地市场机制下的人口自然流动对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我国严格的户籍制度、落后的思想意识、不健全的法律制度等制约了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因此,我国应该通过进行市场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并通过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让劳动力资源自发合理流动;完善农村和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毫无疑虑的进城,解决好城市农民工的失业、养老以及医疗、子女就学等难题,减少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求,充分调动转移劳动力的积极性;加快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大规模的向中西部移转制造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减少劳动力的求职风险,促进就业。此外,鼓励农民工为代表的劳动力参加职业培训,提高我国劳动力的职业技能,由于我国劳动力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正规的培训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保能力、生存能力和素质,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推动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2010级经济学实验班)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
  [2]孙久文.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
其他文献
中学化学是中学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对于中学生而言,中学的化学学科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学化学可以为他们接受大学的化学知识打下基础.化学这门课可以说是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
摘 要 本文通过诺斯和格雷夫的理论,简单探讨了客家文化对客家经济的影响,发现客家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和商业精神的缺失使得有效率的组织无法建立和客家经济秩序无法有效扩展。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经济 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化与经济表现一直是经济研究里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诺斯强调文化决定制度变迁,制度影响经济绩效。格雷夫用比较制度的观点来把文化信念化,把信念内生化,用博弈
一位23岁的青年,从梦境中猛地醒来。梦中他想:如果我能把整个互联网下载下来,仅保存着链接,那会怎么样?他抓起一支笔开始记录,花了一个午夜的时间描绘了细节,并确信它所有作
石油钻井行业是一个高风险、多事故的行业,一旦发生事故,不仅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而且会给社会、企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以大湾404-1H井为例,从防卡措施制定、防止气浸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开始,合理的学前教育可以让儿童未来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优势。本文通过分析学前教育的内容及常见的模式分类,探讨了学前教育的种种好处,为如何加强孩子的学龄前成长给家长们提供了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 儿童 教育模式 学龄前成长  一、引言   学前教育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幼儿时期是形成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学前教育在幼儿成长过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营销对电力企业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且对电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笔者主要分析了电力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时代下电力市场营销的策略。  在我国,电力企业属于垄断行业,主要由大型国有企业经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大都习惯电力企业生产多少电,用户就用多少电,因为用电标准的限制和缓慢的电力建设,严重限制了用户用电。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和社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顺利的开展有赖于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畅通与良性运转。本文以“三个倡导”为视域,主要从管理机制与教育机制两方面分析了上海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现状,探讨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力求以“三个倡导”为指导,提出了创新上海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对策及建议: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二是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课授课模式;三是加快创新高校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四是
中秋节是所有兔子都盼望的节日。然而,月亮上的玉兔却很不高兴,因为它很孤单,不能和地球上的兔子一样快快乐乐地过中秋。  玉兔坐在月 亮上 愁眉不展。看到地球上的兔子们正在做月饼,它羡慕极了。  突然,玉兔灵机一动,施展“千里传音”的魔法,邀请兔子们到月亮上去玩。  可是,地球上的兔子们谁也不知道怎么才能 登上 月亮。  小狗给它们出主意:“你们可以爬到树上去,这 样就可以够到月亮了。”  兔子是不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