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制作的完善措施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060798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必须适应情况,去深刻理解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从而制作出高质量的电视新闻内容。据此,本篇文章以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编辑为突破口,阐述了新媒体的优势。从不同的几个方面,探讨了新媒体对电视新闻编辑的影响,并尝试制定电视新闻编辑制作的革新策略。本论文从不同的角度为电视新闻编辑的发展提供参考,为电视新闻编辑提供新的思路和工作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编辑;新闻行业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2.058
  新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同类型的移动设备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从而为人们带来了便利,可以收到一定程度的信息。传统的电视编辑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媒体时代,顺应新媒体时代的特殊优势为电视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和新的方向。编辑传统的电视新闻发布有一定的限制,随着我国的新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电视新闻编辑应该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勇敢地表现新媒体的发展动态,不断创造新媒体所适应的模式与措施。本论文的目的是:探索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机会,为电视新闻编辑提供新的构想,增强创新意识,使其对电视新闻应对有更深、系统、全面的认识与理解。
  1. 现今时代下新媒体的优势
  新媒体时代对于传统电视媒体的冲击很大,它急剧地改变了传统电视媒体,同时为传统电视编辑制作提供了新的想法,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电视媒体方向的发展是否有价值,更重要的是媒体的发展是否有价值,正是取决于受众群体的欢迎度与满意度,为了明确电视编辑的发展方向,本文从多方面强调了新媒体的优势,提出了向前发展的完善措施。
  一个是新媒体提高了新闻、快讯等的传播速度。在如今的新媒体深入发展的过程中,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是史无前例的,很多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媒体在传递信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微博、快手、抖音等軟件可以迅速传达众多信息,例如各种明星的风波绯闻事件,大家马上通过如今众多的传播平台知道并获取了的新闻,一时造成平台上的人群混乱、引起巨大轰动,媒体也迅速应对,就相关事件发表了自己意见,表明态度。
  其次,新媒体在新时代扩大了信息的容量,新媒体不仅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还扩大了信息容量,实现了信息容量的有效增长与信息传播。各种媒体有着不同的媒体传播形式,使用不同格式的媒体提供不同类型的信息。我们要说,新媒体时代是信息传播到世界各个地方的时代,信息量非常大,且传播的区域不限,巨大的信息量也不属于某一个独有的地区和国家。
  第三,通过新媒体的传播,虽然信息量增大了,传播也更为便捷,但是信息质量各不相同,良莠不齐,信息量的增加会让人担心信息质量。公众获取信息虽然很方便,但不知道如何判断信息的有效性,且随时会怀疑信息的真实性,因此信息的质量问题是一个亟待强调的重点。
  第四,新媒体以信息为主体。有效的新媒体在许多信息传播和生产方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次,公众们甚至有可能在媒体还未发布消息时就已事先得知,比媒体更快一步获得信息,还可以就此事项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通常一些社会性的具有震撼力的事件、明星绯闻、丑闻等类型能得到更大的曝光度。新闻媒体的多样化正是如今新闻媒体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面对这样的难题,这需要媒体改变工作方式和观念,寻找新的突破思路。
  2.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制作之间的联系
  电视新闻媒体对新闻界有着巨大的影响。信息的种类相互关联,信息的种类更加复杂,在新媒体环境下共存,这是一个必须实行的态势,电视新闻编辑应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把握新媒体的发展机会,探索使用电视新闻加工生产的重新定位、转变思路和工作活跃的新平台下的发展方向,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实现自身的转型和现代化发展。
  电视新闻媒体目前已经是主流传播平台之一,是传达党对我国指导的路线方针政策、产生正能量的重要渠道之一。电视新闻报道媒体应适时应对新媒体在新时代下的快速发展,了解新媒体对国民生活的重要影响,并改变获取信息的方法,深入了解信息和新媒体对革新和发展的利益。电视新闻媒体目前正在面临进一步的挑战,必须彻底审查他们的工作方法,不仅要进一步明确新媒体时代的生产目标,还要明确、控制信息生产的优化方法,对此必须详细研究信息的传播形式,进一步确定信息的生产方向。电视新闻编辑不仅继承了传统新闻报道的优点,还需要充分发挥它在工作中的作用。另外,要善于创新,转变生产观念,利用微生物学、经济学等各新兴媒体,不断创新新闻加工生产的完善方式,提高电视新闻的生产效果与信息质量,使受众群体满意,且具有正能量。
  3. 电视新闻编辑制作的完善措施
  3.1 组织新媒体的特征,根据当下的模式进行制作与完善
  传统的电视新闻编辑和制作往往占据了新闻素材之前,而后续做法并不出彩,这未能达到新闻素材和新闻制作的统一与协调,这对媒体的后续看点与热度来说并不是可持续的,后期急剧降低,这对新闻事件的传播效率和新闻价值的展现有着巨大的影响,通讯服务也无法有效反映这一电视新闻编辑捕捉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因此根据新媒体的特点,我们要更新电视新闻的节目模式,了解新媒体的理念和趋势,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力,提高新闻的知名度。
  我们可以继承电视新闻和新媒体深刻融合的发展。选择突出的新媒体特征,充分强调时代特征,并结合观众的生活体验。例如,在节目材料的组织中,应该从扩展和报告新闻信息的几个频道去获得节目资料,进行借鉴与交流,互帮互助促进合作共赢。在民生方面,除了我们的员工以外都参加了制定,还可以和几个发达的企业如腾讯、优酷等系统模式进行资源的整合与合作。另外这还表明,新闻节目与人民群众、基层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关心公众生活,通过微博或者微信等平台与公众进行沟通,在邮件上了解公众所表达的内容,这样得到的信息更具价值和广度,而且这些都符合民生的实际情况,对于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是巨大助益。   3.2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革新电视节目与信息处理
  编辑采编工作是电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报道传统的电视新闻采编的模式是比较统一的,在过去都是用电话连线的方式与观众进行互动,但这样得到的信息很难保证有效性,因为需要更多的事件,所以对比起新闻的流行性来说,这种方式十分容易失去新闻的热度,同时由于这种方式的缺陷,成本也显著提高。
  在新的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利用互联网平台的新媒体优势,可以从网络接收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这样可以大幅降低编辑采编成本,并能多次解读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挖掘出深度,有利于实现新闻价值的提高和深度的最大化。一般来说,电视新闻经营者应该能够及时、准确地识别不正确的信息,筛选出正确、有价值导向的新闻進行报道,为实现新闻深度报道提供良好的基础。
  3.3 使用新技术改造电视新闻的处理和制作方式
  创新的传统电视新闻处理和制作方式已经不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了。合适的新媒体的发展为电视新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构想和新技术。是的,在这个阶段,新的信息不断地产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机器人出现在电视画面上,形成了视觉化、自动化的编辑形式,电视的新闻处理的信息化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关于电视新闻演播室,现在的演播室基本都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广播形式。电视的新闻产业化的倾向越来越显著了,在这个基础上,使用手势就可以达到信息访问的目的和会话,这种方式会更轻松。同时通过3D技术的运用,电视新闻的制作方式得到了改善,立体的3D影像为新闻提供了很多创作空间。在新的三维建模信息统计等技术、电视新闻的处理和制作中,利用人机的交互和合成系统,挖掘出完全不同的数据库中各种的新旧资料,根据栏目的协议进行传达,并向公众发布。
  3.4 正确推动社会和舆论的正能量导向
  电视新闻编辑必须确立“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工作理念,向社会传达新闻信息,并通过多渠道的应用来传达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倾听人民的真实呼声。它把民众的真实想法带到相关部门,这更有利于政府做出正确的及时决策。积极传播新闻正能量,传播社会主流新闻事件,编辑反映更多时代特征的新闻事件,确保此类新闻事件得到受众群体的认可。
  3.5 对电视新闻传播的方式进行改革
  对于电视新闻的编辑制作来说,盲目制作是不好的,因为电视新闻是真实客观的。我们应该用调查的方法确认事件的内容,现在不同类型的报道对事实、受众者反应等都有很大的影响,电视新闻编辑应该有意识地提高报道观念,通过电视新闻报道使得受众群体对社会事件有正确的认识。
  4. 结语
  新媒体给电视新闻界带来了很多机遇。通过对电视新闻制作过程的认识和深入探讨,使电视节目的制作更加成熟,并且在电视媒体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向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可以适当的为电视新闻栏目增加一些趣味性,从而来吸引受众群体的视线与目光,提升受众群体的兴趣。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常常优化新闻内容,改善报道,活跃在新媒体环境中,只有这样才能推广和保证电视新闻的质量与价值,在公众生活中发挥一定的主导作用,另外我们要谨记的一点是,作为主流媒体与公众媒体,新闻最不可缺乏的便是真实性,不管报道的如何,新闻不可失真,因为我们面向的是大众群体,我们将引导着受众者的价值取向,因此具有很强的公信力,而一旦失去公信力,对于新闻媒体行业势必造成巨大的打击,因此真实首先是居于第一要义的。
  参考文献:
  [1]张富民.论新媒体时期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1):61-62.
  [2]柴桂荣.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融合与创新[J].中国传媒科技,2020(01):97-99.
  [3]徐硕.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0(04):188-189.
其他文献
【摘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推动促进了新旧媒体之间的融合,而媒体融合也是传媒领域的一场革命,深刻改变了新闻的生产方式和传播形式,传统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紧跟媒体融合趋势,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当中获得一席之地,否则传统媒体的发展和影响力必然下降。当前,打造融媒体已经成为各级媒体的共识,作为地市级媒体亦是如此。本文根据现有研究资料,结合自身对媒体融合的认识以及对地市级媒体发展的了解,阐述了融媒体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媒体的出现,使得新闻采编工作在基层广播电视台的发展中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们使用各种新型的信息获取渠道了解相关的信息内容,不仅及时而且方便,这就为基层广播电视台采编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为了尽快的进入新时代的发展潮流,基层广播电视台就要对新闻采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进行积极的反思与探索。  【关键词】基层;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  中图分类号:TN94
【摘要】近年来,“复兴传统文化”成为全国共识,再加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电视媒体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本文选取了文化类广播电视台-河南卫视,对其在当前的复杂背景下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其未来运营提出了发展建议,包括优化节目策划、强化“融媒体”、开发产业价值链,未来河南卫视要打造高品质文化节目,找准差异化发展方向,更好地传播主流价值观。  【关键字】文化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在互联网时代推动下,新媒体异军突起,为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冲击,尤其是对新闻舆论带来了巨大影响。立足媒体融合背景,网络生态也发生一定改变。如何增强网上新闻媒体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公信力及影响力,俨然已成为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的焦点课题。鉴于此,本文就立足“四力”背景,进一步探索新媒体时代下增强网上新闻舆论引导能力的方式,希望能为高效引导新闻舆论导向而奉献力量。  【关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的应用对传统媒体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融媒体时代我国传统媒体的收视率逐渐下降,节目思维转变的必要性得以凸显。基于此文章就当下传统媒体节目思维转变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对传统媒体节目思维转变的意义进行阐述,以结合我国实际案例对传统媒体的思维转变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此文章以财经节目为例,对融媒体时代财经节目思维的转变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财经节目;节目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网络直播平台作为信息化时代下所产生的新事物,因其传播各类信息更具有直观性与方便性,受众也愈加广泛,同时也促进了网络经济的发展。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近年来随着有关网络直播的违法侵权案例的增多,直播平台中的网络直播违法侵权行为也愈加受到社会关注。直播平台作为网络产品中的一部分,也影响着网络的法治建设,而如今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脱离不了网络,因此也关乎着我们整个社会的法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2.064  随着4G的普遍应用,以及5G时代的来临,传统电视媒体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一方面来源于手机、PAD等硬件设备的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另一方面是内容平台、MCN公司铺天盖地的打造出多种多样、满足于不同口味受众需要的内容。  而传统的电视媒体还延
期刊
【摘要】本文试图以新创和频闪的典型词汇为例,说明善用语言力量,及时顺应舆情,能够发挥广播电视独特的引领作用;有温度的语言可直抵人心,起到安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但发挥好语言的作用,应尊重語法规律,而不是自鸣得意地自创新词新句新说法。  【关键词】广播语言;创新;引领作用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
【摘要】数字化视域下传统电影正在朝着数字电影的方向迈进,数字技术让电影叙事理论体系得以不断完善,丰富了电影前期制作阶段的叙事内容,作为一种全新的电影制作工具,数字技术让电影的叙事过程更具震撼力,同时也让电影的叙事变得跌宕起伏、更具内涵。电影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基于数字技术的电影叙事嬗变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也能更好地满足电影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更迭。  【关键词】数字化视域;电影
【摘要】融媒体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集合。县级广播电视起到了传送信息的作用,因此县级广播电视的传播能力强弱严重影响了上级工作在农村地区的传播情况。目前,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比以往增加了许多,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在融媒体时代县级广播电视的农村性,因此本文就这一问题介绍了县级广播电视农村现在融媒体时代的重要性,并且就这一问题分析了目前县级广播电视农村性面临的挑战,就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内容创新;引进专业人才,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