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性是肖邦钢琴作品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刨去对以往肖邦和声、旋律等元素的剖析,本文通过对肖邦两大标志性作品,波罗乃兹与玛祖卡的探讨,分析其中民间音乐节奏的呈现对于肖邦音乐民族性表达的作用.
20世纪以来,面对西方音乐的涌入,为了探索民族音乐的发展,满足中国民族新音乐发展的需要,我国作曲家们通过总结民族民间音乐和西洋大小调体系及印象派的和声理论,融入到艺术歌曲的创作当中.在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的创作过程中,作曲家黎英海结合中国音乐风格的神韵,创作了一首表现中国风貌、符合公众审美的作品.歌曲《枫桥夜泊》自1982年创作至今,一直受到国内外音乐专家、学者和艺术界的关注与青睐.《枫桥夜泊》的诞生,更是开启了文艺爱好者和工作者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全新认识,开启了关于民族五声调式未来发展的讨论.
本文对著名竹笛表演艺术家、作曲家李镇的作品《大青山下》进行赏析,共分为四个部分:作者简介、创作素材、作品分析与个人吹奏处理.该曲以流传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二人台戏曲音乐为素材,结合新派笛风那闪烁华丽的装饰技法和动情的歌唱性表达,表现内蒙古革命根据地大青山地区人民,继承光荣革命传统,辛勤建设家乡,为实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