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核心素养理念 提升美育教学质量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0303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教学在发展学生个性、提高人才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它贯穿融汇于美术、语文、音乐等多种学科教育之中。渗透核心素养理念,通过课堂主渠道,可以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使学生能用不同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兴趣;情感体验;学科融合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发布,学科核心素养的讨论与在教学中进行核心素养的尝试,便在全国各地热闹展开。推进核心素养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认真思考并正确践行的重要课题。真正的核心素养是把美术课程纳入到人文文化课程中,教师在意识上理解核心素养,才能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把知识和技能培养成学生的素养,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美术学科教学是美育的重要载体,美术教学的根在课堂、在学生。美术教学在发展学生个性、提高人才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它贯穿融汇于美术、语文、音乐等多种学科教育之中。渗透核心素养理念,通过课堂主渠道,可以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使学生能用不同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积极探索一条多元化的美术教学的途径,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激发学生兴趣,发展感知、形象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兴趣,发展感知、形象思维能力,是推进核心素养理念,提升美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利用美育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是美术教学的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美术是学生五彩世界的一方天地,是师生共同发现感悟创造生活的一部分,应该成为师生共同感知探究美学艺术的舞台。在执教七年级《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时,我运用“情景体验”、“佳作欣赏”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感知造型中的点线形面和色彩的奇妙;“我手绘我心”活动让学生自主选用色彩表现出各种点线形面,体会可以用怎样的色彩、造型去表现情绪情感;通过猜想、讨论、试画,学生的审美眼光和思想“流动”起来,从而得出干脆利落的折线——表示果断、危险;轻松柔畅的曲线——联系着温和、恬静;形如喷发的色块——象征强烈、激情。红色表达热情或愤怒;蓝色寓意平静或忧郁;黄色代表明快或疾病……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
  二、激发学生表现欲,掌握美术的表现手法
  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掌握美育的表现形式,是推进核心素养理念,提升美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任务。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积极思考,善于发现美、表现美,敢于去大胆的实践和创新。
  夸美纽斯说过:“教育不过是帮助自然本性按自己的方式发展的艺术。”教学的本质是学,教要转化为学。执教六年级《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时,通过“我的色彩我做主”实验、“巧手表我心”等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展现心中的春日景象,学生的作品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谓百花齐放:色彩、速写、粘贴画,还有的学生选用了诗配画;具象、抽象、嫁接、移植、创新,思维创意和表现手法真是与众不同。
  三、引领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强度,是推进核心素养理念,提升美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略。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接受,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美术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课程,课堂美术教学离不开情感的体验。
  著名画家、教育家吴冠中说:“美是什么?美是对人内心的提升,是德育无法替代的文化修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美术教学中,把情感体验、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重要地位,不斷丰实学生情感体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情感强度。根据学生形象直观思维占主导地位特点,在课堂美术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特定美术场景和情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引领学生提升审美能力。例如《面具的设计与制作》,通过自编自演的面具表演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体验到面具带给自己的乐趣,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情感,又感受到面具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渗透推进核心素养理念,就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充分调动和挖掘学生想象力、感知美的能力,学生才能够更好的表现情感,并通过自己的创造再现美。实践证明:这种“审美体验型”课堂教学,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四、美术教学海纳百川,各种学科有机相融合
  美术教学海纳百川,与各种学科相融合,是推进核心素养理念,提升美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核心素养理念中的“文化理解”,主要是指从文化的角度看待美术作品和现象,认同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从文化的角度看事物则是整合的、全景的,因为文化是跨学科的,可以将很多方面和学科整合于其中。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根据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把美术与音乐、语文等学科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使知识交叉渗透内涵扩充,魅力盎然,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音乐,可以帮助每一个孩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想象和理解。通过语文教学中的佳作品读、古诗赏析等形式把美术教学与之巧妙联系。在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活动中,引用品赏诗词《绝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激发学生想象联想,加深对美术意境的理解和构建。从而,使美术学科海纳百川,吸收其它学科的精髓,达到相互渗透、迁移转换的目的。
  核心素养时期,在美术课堂改革的沃土里,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和希望。只有深入把握核心素养理念,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形成多元的美的教法、学法,才能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把美化作阳光,變成雨露,深深地渗透到学生心里,让学生更好的感悟美、赏析美、体验美。让兴趣和美点燃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我们的课堂美术教学就一定能够走进一个新的万紫千红的春天。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也不断与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相交融,市场营销策略也逐步与国际接轨,在整个国内企业的管理和营销中迸发出巨大的活力。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企业的营销管理也开始与网络相结合,不断地拓宽企业的营销渠道,积极促进企业营销目标的达成。以许昌蜂胶为例,通过对企业新媒体营销策略、新媒体营销现状以及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该企业新媒体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多元化定价等3个方面。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迅速,但涉农金融发展相对缓慢。普惠金融服务农村不充分,银农对接平台不健全,制约了普惠金融的发展。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和高校应通力合作,依托高校的科技下乡活动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站,宣传普惠金融政策,构建乡村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健全银农对接平台,加强农村思想意识形态教育,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农业现代化发展一直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用装备不足是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现代金融服务可通过集聚资金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支持,从而快速形成建设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为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环境。梳理和分析了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对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综合素质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东培正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采取了线上开展的模式。“云下乡”模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史无前例,对于大学生群体以及所有高校乃至社会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挑战。通过对广东培正学院参与“云下乡”的队伍进行采访调查,总结出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利用物体抓取任务中所有五个手指运动的运动学分析结果,结合LeapMotion运动跟踪设备的特点和逆运动学,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灵巧虚拟手抓取交互方法,使用户在虚拟环境中,通过一只灵巧的虚拟手作为化身,在不进行手指弯曲运动跟踪的情况下,即可自然地到达并抓取数字三维物体。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比传统的基于正向运动学的虚拟抓取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互联网金融对农产品销售的提升作用存在不足之处。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较差,受传统营销理念影响较深,农产品网络营销环境不安全,对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农产品销售产生重要影响。结合互联网金融对农产品销售份额的影响作出分析,为农产品销售提供参考。
【摘 要】历史虚无主义,从字面意思看来就是历史的虚无化,否定曾经的历史。社会思潮,通俗意义上说就是一定时期某一利益群体所要求或倡导的思想潮流。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为当今社会颇为关注的社会思潮之一,其必然是受到一定时期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因素,所催化出来的为实现自身政治诉求的一种典型社会思潮。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危害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再次泛起深受国际国内环境影响,大环境为其
期刊
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该战略的实施使农村金融服务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使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呈现出多元化、智慧化的特征。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规模较小,分布较为分散,能够提供的服务较少,与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不匹配。必须推动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创新,使农村金融服务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配合,共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路径,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近年来,临清市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发系列产品,开展深加工,培树特色品牌,充分挖掘古桑树资源,推动了桑产品全产业链发展。介绍了临清市桑产业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做法及成效,为其他地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摘 要】在大班幼儿舞蹈教学中,如何根据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大班幼儿舞蹈的基本特点开展舞蹈教学,突出舞蹈教学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是当前大班幼儿舞蹈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大班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探讨注重音乐的节奏、强化教学的趣味性,通过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大班;幼儿舞蹈;教学;趣味性;音乐;欣赏力  一、如何培养音乐节奏感来激发大班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大班幼儿天真活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