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高检院的决定从今年四月起,在全国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检察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忠诚、公正、清廉、文明”。本文指出抓好“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的主题实践活动,要把着力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来;要注意学以致用,把抓学习与促工作结合起来,转变学习观念,创新思维方式,牢固树立“终身学习”、“岗位学习”、“自我超越”的理念;同时,要不断增强民主意识,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共同推动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
关键词检察职业道德 公正廉洁执法 法律监督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0-199-02
根据高检院的决定从今年四月起,在全国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这对于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高检察队伍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监督能力,提升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和社会形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检察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忠诚、公正、清廉、文明”。忠诚是检察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公正是检察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清廉是检察职业道德的职业本色,文明是检察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抓好“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的主题实践活动,要把着力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来。教育和引导全体检察人员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以“治庸提能、治懒增效”为切入点,紧紧围绕“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基本要求,开展正面教育,突出实践特色,大力提倡十种检察新风,以良好的道德风尚锻造过硬的检察队伍,促进公正廉洁执法。
一是树立勤学之风,营造自我提升的进取氛围。学习是干警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做好各项检察工作的重要基础。要注意学以致用,把抓学习与促工作结合起来,转变学习观念,创新思维方式,牢固树立“终身学习”、“岗位学习”、“自我超越”的理念。提倡“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做到边学边用,以用促学。要注意提高学习力,认真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学习型检察院和“学习、实践、成才”等活动。
二是树立勤政之风,养成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工作态度反映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检察人员要以老实做人,踏实做事作为基本准则,时刻铭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古训,引导干警养成讲真话、干实事、服真理、重实情,求实效的工作态度,着力提倡实干精神。在执法办案活动中,要脚踏实地,远离浮躁,以审慎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案件,每一份证据,把工作做细,把案件办好。对待工作要有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感觉,真正把心思用在谋事业上,把精力放到抓办案上来。
三是树立团结之风,打造和谐向上的检察队伍。发扬民主,团结奋进,是提升队伍战斗力的关键。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中层以上的领导干部要心胸开阔,从善如流,平等待人,乐于听取各种意见,严格按照有关制度和纪律要求办事。同时,要不断增强民主意识,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共同推动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每一位干警、员工,要树立共同愿景,加强沟通和理解,善于换位思考,强化团队意识,创造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
四是树立为民之风,强化执法为民的执法观念。检察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为人民服务,如何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衡量检察机关落实执法为民与否的重要砝码。对此,我们首先要坚守为民之责。始终坚持人民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确定检察工作重点的依据,努力取得人民满意的成效。其次要深怀爱民之心。坚决克服耍特权,抖威风、逞霸道、冷硬横推的作风,要心系群众、深入群众、听取群众意见,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五是树立服务之风,强化执法办案的社会效果。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是检察工作的最终目的。要在确定工作思路、履行检察职能中胸怀大局,学会从大局出发,自觉地把各项工作融入大局之中来思考、谋划和部署,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认真履职尽责,切实执好法,办好案,服务好。
六是树立公正之风,构建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秉持公正之心来执行法律,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认真钻研检察业务,提高执法办案能力,保证法律的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同时,要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履行职责,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讲原则,不讲关系;讲党性,不讲义气;讲纪律,不讲人情;以公允的态度、公正的立场处理案件。
七是树立廉洁之风,抵制不良思想的腐蚀侵化。首先,每一位干警要想清楚,手中的权力从哪里来、应该怎样使用,而不能有了权力就忘乎所以,为所欲为。其次,加强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明白运用权力的底线,严格执行检察人员廉洁奉公的各项规定,严格遵守党纪国法。注重发挥警示教育的作用,抓好正反兩个方面典型。再次,把干警的管理延伸到八小时以外。在抓好检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正确选择个人爱好,养成高尚情操。
八是树立诚信之风,争做诚实守信的模范。人无信不立。诚信既是一种价值的追求,也是一种社会规范,它体现人的本质。讲诚信,是对普通公民的基本要求,是为人处事的道德底线。作为检察人员,应该时刻牢记诚信二字,做诚实信用的模范,以自身行动坚定群众对法律的信仰,以言而有信约束自己的言行。
九是树立正确的交往之风,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社会交往是人们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正常的、适度的社会交往,对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有一定的益处,而不健康的社会交往,可能带来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我们应当看到,朋友有高下之分,交往有损益之别。检察人员身份特殊,如果自律不严、交往不慎,很容易把权力、地位等因素带入社会交往中,受到拉拢腐蚀,导致权力滥用。因此,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必须端正交往动机。常言道“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以色交者,色衰则尽”。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必须慎重选择交往对象,坚持择善而交,这是健康交往的前提。检察人员由于工作关系,接触的人很多,如果不加选择,很容易被人利用。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必须坚持正确的交往方式。要树立“阳光交往”的意识,坚持做到友在明处交,话在明处说,事在明处办。在社会交往中坚持讲党性,讲原则,守纪律。
十是树立监督之风,促进检察权的正确行使。“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工作的主题,要认真纠正办案中与执法为民不相符合的现象,关键在于强化监督。要树立监督者首先要自觉接受监督的观念,通过强化内外部监督来促进廉洁公正执法。其一要加强内部监督,强化侦查、批捕、公诉等诉讼环节的相互制约。结合检察职能和执法检查,加强案前、案中、案后的监督制约,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发现和纠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其二加强外部监督,通过请示汇报工作或征求意见建议等方式,主动争取党委的重视与支持,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检察权行使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坚决查处违法办案、以案谋私等侵害人民权益问题,做到合理诉求平等对待、行使职权合法合理、处理问题公平公正。
关键词检察职业道德 公正廉洁执法 法律监督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0-199-02
根据高检院的决定从今年四月起,在全国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这对于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高检察队伍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监督能力,提升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和社会形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检察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忠诚、公正、清廉、文明”。忠诚是检察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公正是检察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清廉是检察职业道德的职业本色,文明是检察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抓好“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的主题实践活动,要把着力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来。教育和引导全体检察人员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以“治庸提能、治懒增效”为切入点,紧紧围绕“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基本要求,开展正面教育,突出实践特色,大力提倡十种检察新风,以良好的道德风尚锻造过硬的检察队伍,促进公正廉洁执法。
一是树立勤学之风,营造自我提升的进取氛围。学习是干警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做好各项检察工作的重要基础。要注意学以致用,把抓学习与促工作结合起来,转变学习观念,创新思维方式,牢固树立“终身学习”、“岗位学习”、“自我超越”的理念。提倡“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做到边学边用,以用促学。要注意提高学习力,认真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学习型检察院和“学习、实践、成才”等活动。
二是树立勤政之风,养成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工作态度反映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检察人员要以老实做人,踏实做事作为基本准则,时刻铭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古训,引导干警养成讲真话、干实事、服真理、重实情,求实效的工作态度,着力提倡实干精神。在执法办案活动中,要脚踏实地,远离浮躁,以审慎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案件,每一份证据,把工作做细,把案件办好。对待工作要有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感觉,真正把心思用在谋事业上,把精力放到抓办案上来。
三是树立团结之风,打造和谐向上的检察队伍。发扬民主,团结奋进,是提升队伍战斗力的关键。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中层以上的领导干部要心胸开阔,从善如流,平等待人,乐于听取各种意见,严格按照有关制度和纪律要求办事。同时,要不断增强民主意识,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共同推动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每一位干警、员工,要树立共同愿景,加强沟通和理解,善于换位思考,强化团队意识,创造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
四是树立为民之风,强化执法为民的执法观念。检察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为人民服务,如何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衡量检察机关落实执法为民与否的重要砝码。对此,我们首先要坚守为民之责。始终坚持人民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确定检察工作重点的依据,努力取得人民满意的成效。其次要深怀爱民之心。坚决克服耍特权,抖威风、逞霸道、冷硬横推的作风,要心系群众、深入群众、听取群众意见,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五是树立服务之风,强化执法办案的社会效果。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是检察工作的最终目的。要在确定工作思路、履行检察职能中胸怀大局,学会从大局出发,自觉地把各项工作融入大局之中来思考、谋划和部署,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认真履职尽责,切实执好法,办好案,服务好。
六是树立公正之风,构建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秉持公正之心来执行法律,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认真钻研检察业务,提高执法办案能力,保证法律的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同时,要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履行职责,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讲原则,不讲关系;讲党性,不讲义气;讲纪律,不讲人情;以公允的态度、公正的立场处理案件。
七是树立廉洁之风,抵制不良思想的腐蚀侵化。首先,每一位干警要想清楚,手中的权力从哪里来、应该怎样使用,而不能有了权力就忘乎所以,为所欲为。其次,加强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明白运用权力的底线,严格执行检察人员廉洁奉公的各项规定,严格遵守党纪国法。注重发挥警示教育的作用,抓好正反兩个方面典型。再次,把干警的管理延伸到八小时以外。在抓好检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正确选择个人爱好,养成高尚情操。
八是树立诚信之风,争做诚实守信的模范。人无信不立。诚信既是一种价值的追求,也是一种社会规范,它体现人的本质。讲诚信,是对普通公民的基本要求,是为人处事的道德底线。作为检察人员,应该时刻牢记诚信二字,做诚实信用的模范,以自身行动坚定群众对法律的信仰,以言而有信约束自己的言行。
九是树立正确的交往之风,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社会交往是人们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正常的、适度的社会交往,对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有一定的益处,而不健康的社会交往,可能带来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我们应当看到,朋友有高下之分,交往有损益之别。检察人员身份特殊,如果自律不严、交往不慎,很容易把权力、地位等因素带入社会交往中,受到拉拢腐蚀,导致权力滥用。因此,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必须端正交往动机。常言道“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以色交者,色衰则尽”。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必须慎重选择交往对象,坚持择善而交,这是健康交往的前提。检察人员由于工作关系,接触的人很多,如果不加选择,很容易被人利用。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必须坚持正确的交往方式。要树立“阳光交往”的意识,坚持做到友在明处交,话在明处说,事在明处办。在社会交往中坚持讲党性,讲原则,守纪律。
十是树立监督之风,促进检察权的正确行使。“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工作的主题,要认真纠正办案中与执法为民不相符合的现象,关键在于强化监督。要树立监督者首先要自觉接受监督的观念,通过强化内外部监督来促进廉洁公正执法。其一要加强内部监督,强化侦查、批捕、公诉等诉讼环节的相互制约。结合检察职能和执法检查,加强案前、案中、案后的监督制约,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发现和纠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其二加强外部监督,通过请示汇报工作或征求意见建议等方式,主动争取党委的重视与支持,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检察权行使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坚决查处违法办案、以案谋私等侵害人民权益问题,做到合理诉求平等对待、行使职权合法合理、处理问题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