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善玉:与时代同步,与城市同行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443191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是我们的家乡,沪剧是我们的念想,保护沪剧、传承沪剧、传播沪剧是我们的使命。”
  一袭精致旗袍,一抹浅浅微笑,一口吴侬软语,作为当之无愧的领军人才与代表人物,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总是给人优雅、端庄与大方之感。她宛如工笔画上走下的美人,细腻、精致而神采飞扬,一颦一笑间,顾盼生姿,有着上海女子特有的温润与美好,令人难忘。
  她小小年纪成为名角,从《红灯记》里勇敢的小铁梅,到《石榴裙下》中悲情的卢雯慧,再到《一个明星的遭遇》里风姿绰约的周璇,嗓音甜润、情深味浓,被誉为“沪剧女皇”;从演员到院长,她为振兴传统艺术奔走忙碌……莫看她是一个身材娇小的江南女子,却身兼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诸多重任,更是上海沪剧院院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獲得者……尽管有着众多荣誉与头衔,但在茅善玉看来,自己身上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保护、传承海派文化,将百年历史的沪剧艺术发扬光大,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她要用亲切的上海话,悠扬的紫竹调,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江南文化”。
  今年夏天,茅善玉的日程一如既往排得满满当当。冒着酷暑,她与同事们一起,完成了沪剧电影《雷雨》的拍摄。1934年,戏剧大师曹禺创作了话剧《雷雨》;1937年,沪剧前辈们最早把《雷雨》改编成了沪剧;1959年,由沪剧泰斗丁是娥带领沪剧界的多位艺术家再一次进行改编上演,整出戏汇聚了沪剧的丁派、石派、解派、邵派、王派、杨派、袁派七大流派的创始人。这部戏轰动了上海,赢得了观众和业内的好评,也得到了曹禺先生本人的认可。至此,1959年版本的沪剧《雷雨》成为经典传承至今,影响巨大,传唱不衰。半个世纪以来,《雷雨》被几代沪剧艺术家们传承演绎。如今,由茅善玉领衔主演的沪剧电影《雷雨》登上了电影大银幕,在原汁原味传承的同时,利用现代科技与电影手法,更加活色生香地生动演绎了上海文化独有的“声、色、味”。
  电影一拍完,受《新民周刊》之邀,茅善玉马不停蹄地来到交通大学文治堂,参加“生逢美好时代——2018上海智慧女性读书论坛”活动,与台下数百位观众一起,讲述自己在沪剧传承之路上的甘苦点滴,而特别献上的一曲《守望理想》,更是余音绕梁,动人心魄,令人久久难忘。

二次打磨50载敦煌守望故事


  《守望理想》是茅善玉最新创作的剧目《敦煌女儿》中的一段“名曲”。该剧经过五年打磨,以“一带一路”中重要的文明交汇地——敦煌为背景,讲述了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著名学者、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樊锦诗50年扎根大漠,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带领敦煌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为我国“敦煌学”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故事,铺展出敦煌人用一生执着,保护大漠风沙侵蚀中的敦煌文化、让敦煌文化在中华历史中逐渐拂去尘土、显露光辉的动人故事,讴歌了一代代敦煌人坚守的学术理想和崇高情怀。
  众所周知,樊锦诗成长于上海,毕业于北京,之后在异常艰苦的戈壁大漠敦煌一待就是半个多世纪。在她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在石窟考古、佛教美术、文献研究等很多领域取得了新成果,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历史。《敦煌女儿》正是通过戏剧舞台的呈现,为观众讲述樊锦诗这位上海女儿50多年的敦煌守望历程,生动真实地刻画常书鸿、段文杰等几代莫高窟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精神。
  “敦煌慷慨留我,我誓言留住敦煌……”“岁月悠悠倏忽如一晃,上海姑娘两鬓也如霜……”当茅善玉扮演的樊锦诗唱出人生心曲之际,谁也不曾想到,舞台上悠扬婉转的“上海声音”,居然可以唱出一代代文保工作者薪火相传的“莫高精神”。
  这可能是沪剧在舞台表现与叙事结构上突破最大的一次。演员们在虚拟的几个门框、桌椅间表演,曼妙富丽的敦煌石窟被简化成四个标志性的飞天形象,悬于舞台上方。而樊锦诗初登台还是耄耋老人,沧桑沉稳,几十秒后便改换服饰“走进回忆”,成了初入敦煌、意气风发的北大毕业生。如此这般的几次时空变化间,樊锦诗青年时初入敦煌对洞窟艺术的沉醉,中年时在事业与家庭间的彷徨纠结,晚年时对敦煌文化保护的殚精竭虑,都一一呈现。
  关心沪剧的人都知道,几年前上海沪剧院就有一版讲述樊锦诗故事的《敦煌女儿》。此次新版,在原剧基础上做了较大改动与提高。对此,曾经有不少人劝茅善玉:同一条河踏进去两次,着实冒险;更何况,让擅长上海风情的吴侬软语展现黄沙大漠,更是要费一番力气。毕竟,在许多人眼中,西装旗袍是沪剧不变的符号,紫竹调的柔情百转唱不尽悲欢离合。
  可茅善玉却不以为然,生性坚定的她有自己的想法。因为,沪剧自诞生以来,一直与时代同行、与这座城市同行。《芦荡火种》《罗汉钱》《红灯记》《雷雨》……沪剧的前辈艺术家从不把眼光局限在上海、局限在儿女情长。更不必说,樊锦诗是从上海走出的杰出女性,尽管她的身材并不高大伟岸,却可以坚守大漠数十年初心不改,其精神力量与人格魅力,可谓顶天立地。在茅善玉的眼中,这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歌颂、书写的英雄吗?一代代敦煌人坚守理想的崇高情怀,不正是我们当代所需要的一种精神吗?这几年,樊锦诗的名字仿佛在茅善玉的心中扎了根,成了她一心要啃下的“硬骨头”。

舞台上30秒“脱胎换骨”


  于是,在“莫高精神”的感染下,在“力争精品,永不放弃”的追求下,有了此次剧本、舞美甚至导演、唱腔全部推倒重来,脱胎换骨的“浴火之旅”——从原来按照时间线性叙事变为如今倒叙形式,场景在过去与当下之间不停闪回,剧情要求茅善玉一个转身,便从25岁变为80岁,换装间隔只有30秒,“连戴个白发头套的时间都没有,换件衣服往身上一披,又出场了。”茅善玉尤为注意细节,过去时穿跑鞋,现在时穿皮鞋。演20岁出头的樊锦诗,她扎扫帚式小辫而不是大辫子,凸显利落干练,“樊锦诗年轻时很倔强,会唱‘我不是娇滴滴的上海姑娘’激情澎湃;转眼到了80岁,没有时间画皱纹,要靠形体、眼神演出老年人的沧桑经历。年轻时唱腔相对高昂,委婉动听,老年时借鉴杨派唱腔,更加浑厚。”
其他文献
北京协和医院援鄂医疗队在武汉救治病人。  感染科是看什么的?新冠肺炎发生之前,恐怕很少人知道感染科看什么病,就算是医护人员,如果没有接受相关培训,对感染病学也感到陌生。  而在新冠肺炎患者疫情中大家猛然发现,各个省市成立的新冠肺炎医疗专家组,都有感染科专家的参与。感染科专家在制定诊断方法、选择救治措施、判断疾病进程等等新冠肺炎診治的关键点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感染病学突然站在
《地久天长》中有许多男主角喝水的镜头,从外头回家第一件事是喝水,大梦中醒来是喝水,招待上门的朋友是喝水……喝水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大事,热水,凉水,大缸子,小杯,很多时候,喝水是一种社交手段,也是一种情绪掩饰,但在《地久天长》中,可以看到一种焦渴。  這种焦渴具体形容起来,大概就是水中鱼落到了旱地里,急躁地挣扎着,努力地翻动着,好不容易遇到一小片水洼,便迫不及待地大口啜饮。这是一种生存本能的反应,
护士节前上海交大医学院举办的授帽仪式。  今年的512护士节十分特别。  今年是南丁格尔诞辰200周年,同时,世界范围内尚未结束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护士是工作最繁重、感染风险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的职业。在中国,全国各地派往武汉的4.2万余医护人员中,2.86万人是护士,占医疗队总人数的七成,尤其在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过程中,护士为患者提供的专业的护理,直接关系患者的救治效果。  2019年国
2017年,“你有freestyle吗?”成为街头巷尾最in问句,“说唱”也随着《中国有嘻哈》这档节目从小众爱好打入主流音乐圈中。事实上,《中国有嘻哈》的贡献不仅是带给观众更多元的音乐风格,而是把Hip-hop的文化形式展现在普罗大众面前,“这是中国Hip-hop史上第一次超级盛会”,为Hip-hop吸引了无数新粉,同时,Hip-hop文化中的重要元素涂鸦,也被越来越多人了解。  海纳百川的上海,
“美国正在与中国和印度进行谈判,以帮助克服两国关系中出现的‘严重问题’。”今日俄罗斯电台(RT)6月21日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宣称,想做中国和印度谈判的调解者。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有类似表态。然而,旁观者清,在俄罗斯科学院安全问题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康斯坦丁·布洛欣看来,中国和印度没有任何一方表示需要美国的介入调解。特朗普如此“自作多情”,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自己的竞选而发力。  “他知道局势在任何
上期封面  每年似乎都有“史上最難就业年”的说法,今年也不例外。尽管职业细分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前所未有的疫情,以及经济上面临的挑战,今年要消化庞大的应届毕业大学生群体确实比较困难。对于求职毕业生来说,碰壁、困惑、彷徨……这些遭遇和情感相互交织,构成了特殊时间段里复杂的内心体验。  有朋友在微信里说,“当下毕业求职的这一代,懂事之后就置身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没有
张强辛《雁荡清晓》。  中国画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以小小的一管毛笔,顿挫转折间却可以照见大千世界。而恰如佛家所说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从自然到笔端,从前辈到今人,自古以来中国画家所表现的“一花一世界”,无一不是心灵的关照,襟怀的吞吐。  因此,在上海书画院著名画家张强辛的笔下,青山绿水,浓烟淡墨,别具一番清丽明媚而又宁静淡泊之境界,可谓笔墨生动,意趣盎然。而这一切,都来自画家笔墨生涯近半世纪
2019 上海国际马拉松。摄影/ 李铭珅  上海正在全力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打造国际体育赛事之都”是其中的关键部分。在这个进程中,以体育赛事为核心的竞赛表演业,已成为上海引领体育产业发展的百亿级新业态。它的影响力究竟如何,引人关注。  近日,上海市体育局、上海体育学院联合发布《2019年上海市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报告》,这份报告对2019年上海举办的163项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影响力进行了全面系统评
去年八月,新民晚报向香港派出报道组。临行前,与报道组三位记者谈话。  话题有些沉重,言语不无忧虑。  远眺“东方之珠”香港,那时正是乌云压城、黑风四起之际。“修例风波”发生后,在美西方反华势力操控下,反中乱港分子裹挟学生市民在香港大肆打砸抢烧,公交停运、商店被砸、警察被袭,甚至和平市民当街被焚,黑暴分子已成彻头彻尾恐怖势力,“东方之珠”蒙尘粘垢黯然失色。大家都在期盼“东方之珠”早日拨开乌云,作为记
5月11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人们在楼顶放风筝。  春回人间,只是疫情仍如阴云密布。全球都在计划重启,只是有些行业的复工之路显得尤为艰难。  曾经有一张影视行业的自嘲图,将口罩厂正在忙碌的工人P成导演、制片、编剧、摄影、美术、化妆……好像除了转业以外,影视圈的各种职位都看不到出路。图虽然是假的,背后焦灼的心情却是真的。但如果说疫情之下文艺生活就是寸草不生一片荒芜,倒也未必。病毒时代,文艺更是每个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