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育稀植壮秧技术要点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y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优良品种、旱育壮秧、早插稀植和足肥浅灌等,其中旱育壮秧是基础。为此,本文就水稻旱育壮秧技术要点作了重点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旱育壮秧;技术要点
  水稻旱育稀植是水稻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的简称,是我省寒地水稻主要栽培技术方式之一。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能够高产的原因就是:旱育苗要比湿润育苗的播期提前8~10 d,因此延长了生育期,多得有效积温近200 ℃~400 ℃,也由此从根本上解决了处于高寒地区的我省面临作物生育期短、积温少的问题,同时又充分利用了我省昼夜温差大这一自然优势;可以选用较为晚熟品种,充分发挥出其品种的增产潜力;该技术还可提早插秧,提前预防霜害,使其生出较多的分蘖,有效促进水稻的发育生长。
  1 苗床选择
  1.1 选地
  育秧田必须选择旱田,绝对不可在水田中育苗。秧田的地势要平坦,方便排水,朝阳背风,土质肥沃,杂草,水源近。如果找不到理想的育秧田,可推广高床育苗。该方法就是利用稻田水渠的主埂,加宽整平超过2 m,高于田面35 cm做为高床,用以实施旱育苗。理想的苗床选定后,就要固定下来专用,并逐年培肥。
  1.2 做床
  目前苗床有两种规格,一是小棚育苗,再一种就是大中棚育苗。两者相比以大中棚育苗为首选,其优点在于方便管理,更能提高秧苗的素质。一般大中棚的建设规格为:长度20 m,宽度6~7 m,棚高在1.7~2 m之间。最好是秋做床,可利于床土分化,保证适期早播。苗床要深翻13~15 cm,清除杂物,打碎土卡拉,平整床面,为土壤解冻后进行床土处理与播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2 苗床施肥
  由于一般旱田含有机质较少,且透水透气性相对较差,不太适宜培育壮苗,因此,苗床土中必须加入一定数量的有机肥等,用以改善床土结构增加其孔隙度。苗床施肥要选择酸性肥料,农肥以腐熟好的猪粪为佳最好不要施用尿素、草木灰等碱性肥料。每平方米施入猪粪10 kg,纯磷25~35 g,纯氮10~16 g,纯钾20~25 g。对有盐碱性质的床土,每平方米增施硫酸锌8~10 g。将以上肥料均匀混合后拌在10 cm左右的床土中,一定要混合均匀,否则肥多的部位会造成烧苗。如果使用壮秧剂,苗床的化肥用量就要适度减少。另外,为防治水稻立枯病,每平方米选用70 %敌克松2.0~2.5 g,先用酒精进行溶解,然后配制成800倍水溶液,均匀地喷洒在床面上。
  3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3.1 选种标准
  选择熟期适合、优质高产、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此外,由于是旱育稀植,还要考虑到分蘖力较强和矮秆直立的品种。
  3.2 种子处理
  首先要将种子放在通风背阴处,铺成3 cm厚,晾晒2~3 d,注意不要过分暴晒;其次对种子进行筛选,清除其青秕空粒及各种杂物;然后用药液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杀灭如稻瘟病、胡麻斑病、褐斑病及恶苗病等病菌;最后还要浸种催芽,使种子能够在播种前吸足水分,使酶活化,进而使胚根和胚芽萌动生长,既争得了农时,又增加了生育期。
  4 适时播种
  因其旱育稀植技术主要是以分蘖成穗为增产要素,所以要力争有更长的有效分蘖时间,所以必须要早育早插。可以将温度6 ℃作为安全播种的气象指标。播种前2 d苗床要浇足底墒水。播种分两次,均匀落种,随后压种,并用0.5 cm厚的细土盖严种子。
  5 秧田管理
  5.1 前期管理
  这一时期包括从播种到出苗,主要工作就是保温保湿,快速出苗。这一阶段要注意保温防冻,随时检查秧棚的完好与否。由于这一阶段是属于密封期保温条件下育苗,因此,棚内最佳温度应在30 ℃~32 ℃之间。
  5.2 中期管理
  这一时期指的是从出苗到3叶期,也叫炼苗期。这一阶段是育苗的关键时刻,中心任务就是提高成苗率和壮秧。从出苗到一叶一心期,中心工作仍以保温保湿为主,但温度要降到25 ℃~27 ℃,为降低湿度,要适当通风。在一叶一心期至二叶一心期时,要继续降温和控湿,并注意通风炼苗,温度控制在20 ℃左右,防止高温烧苗。这期间要追施肥一次,每平方米施尿素10 g兑成100倍液进行喷洒。水要一次性浇透。为防立枯病,可在此期间每平方米用敌克松2.5 g,稀释800倍,对苗床进行喷洒。如果前期除草效果不理想,可在此期间用20%敌稗乳油,每平方米1.5 mL稀释50倍,实施喷雾。
  5.3 后期
  这一时期是从3叶期到起秧。这一阶段的重点是通风炼苗,在气温已经稳定上升到临界温度以上,逐步将薄膜全部揭开并增大通风量,如无低温天气可昼夜通风。增加浇水次数,不许出现旱情,以继续促根下扎。起秧前4~5 d,每平方米追施尿素7~10 g,用以增氮促根,加快返青。
  6 移栽
  为促进早熟高产,应适期早插。当稳定气温通过14 ℃时即可进行移栽。秧龄标准以30 d左右、中苗3.5~4叶龄、大苗4.5~5叶龄为好。一般情况下,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可在5月15日~5月25日插秧比较合适,第三和第四积温带可在5月20日~5月30日插秧比较合适。根据以往经验,绝不允许拖到6月插秧。需要注意的是,插秧要当天起秧当天插,决不允许插隔夜秧。起工具要用板锹或者专用的起秧工具铲秧并带土移栽,铲秧深度以不低于3 cm为准。■
其他文献
【摘 要】做好防疫工作是奶牛养殖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奶牛防疫工作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本文就以奶牛饲养过程中的兽医防治为主要内容,分析现阶段奶牛防疫存在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免疫工作的措施以及在奶牛的日常饲养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防疫问题,保证奶牛的健康养殖,同时也为奶制品提供健康保障。  【关键词】奶牛;饲养;免疫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摘 要:玉米螟是世界性的蛀食类害虫,对玉米的危害非常大,也是玉米害虫当中重点防治的对象之一。为此,本文从玉米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能够对玉米螟的防治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玉米螟;生活习性;发生规律;综合防治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是玉米生产中的主要虫害之一。玉米螟食性杂,危害寄主种类较多,尤以玉米受害最为严重,每年各玉米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
目的:观察佳苏仑用于全麻术后病人催醒及拮抗呼吸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32例全麻病人,持术毕,佳苏仑1-2mg/kg用50%葡萄糖稀释成10毫升。缓慢静注,必要时10 ̄15分钟后追加半量或全量,观察用药前后病人
[摘 要]家畜中可算奶牛的代谢速度最为快,因此对于奶牛的饲料投喂量也是非常大的,一头奶牛一天可以产几十斤牛奶。而人最常饮用的乳制品便是牛奶,因此奶牛健康于我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奶牛疾病的防治在奶牛养殖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程序,预防奶牛疾病和疾病防治是对于乳制品的安全保障。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奶牛疾病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且控制了一些较为严重的动物疾病,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随着我国奶牛养殖
白桦,属桦木科桦木属植物。阔叶落叶乔木,高达25m,胸径50cm;树冠卵圆形,树皮白色,纸状分层剥离,皮孔黄色。小枝细,红褐色,无毛,外被白色蜡层。叶三角状卵形或菱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缘有不规则重锯齿,侧脉5~8对,背面疏生油腺点,无毛或脉腋有毛。果序单生,下垂,圆柱形。坚果小而扁,两侧具宽翅。花期5~6月;8~10月果熟。  1 播种繁殖  1.1 消毒  消毒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指对
<正> 流水线生产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组织起来的高效率生产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技术的引进,流水线作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它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一些
摘 要:芹菜适应性强,可以排开种植,多茬栽培,是春、秋季栽培实现周年生产供应的重要蔬菜,产量也很高。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关键词:芹菜;栽培;管理  1 品种选择  地方品种香芹,株高50~70 cm,叶深绿,叶心黄色,耐寒性强抽薹迟,生长过程需要培土软化;实芹:株高80~100 cm,叶绿色,叶柄黄绿色,实心,纤维少,质脆品质好;青芹又名白芹、香刀芹,植株半直立,株高70 cm左右,分
【摘 要】暴马丁香分布于东北、华北和西北东部,在朝鲜、日本、俄罗斯也有分布,该树种具有花序大、花期长、花期晚等特点,是园林绿化的常用树种。近年来,随着暴马丁香药用用途的不断开发,其利用价值不断攀升。  【关键词】暴马丁香;育苗栽培;造林技术  [Abstract] Syringa reticulata Hara var. mandshurica distributes in northeast,
本文主要就水稻超稀植栽培中的育苗技术作了较为细致的论述,旨在能够为广大水稻种植户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摘 要】如今家禽给农户带来的经济效益越来越高,家禽易发病成了饲养农户最担心的问题,在过去的饲养过程中,农户对于一些常见易发病的防治和治疗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 本文对比较突出的三种家禽易发病做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家禽饲养;易发病;防治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minent three susceptible poult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