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运会”,比啥?

来源 :廉政瞭望·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ng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 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召开,一场没有硝烟的角逐展开,八一射击队为中国夺得首金。
  军运会被称为“军人奥运会”。如果从参加对象来看的话,中国古代也有很多比赛也类似,均是由军人参加。不过,他们不是比赛障碍跑、越野跑、投弹、障碍游泳等军事五项,而是比赛“贵由赤”等。
  比马拉松距离长两倍的“贵由赤”
  从战国到汉代,由于车战改成大规模的兵团作战,所以士兵的走、跑是部队的主要训练方式,具有长跑能力的人,就成为当时军队的重要人才。到了元代,出现了一种长跑比赛叫“贵由赤”,“贵由赤”是蒙古语,就是快行者的意思。
  当时“贵由赤”比赛是这么一种方式:自元大都至元上都(位居内蒙古),距离180里,赛跑是两个地点同时进行。现代马拉松是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创始的,它的距离是42.195公里,而“贵由赤”比马拉松的距离长两倍多,而且时间上要早600多年。
  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卷一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记载:“贵由赤者,快走是也。每岁一试之,名曰放走……”据元杨瑀《山居新语》“皇朝贵由赤”条,“头名者赏银一锭,第二名赏缎子四表里,第三名赏二表里,余者各一表里。”从杨瑀所记来看,第一名是发给奖金,一锭银子少说也是50两;其他选手都是物质奖励,“一表里”就是一套服装的里外布料。从所赐物品可以看出,当时朝廷为贵由赤设立的奖品规格是很高的。
  不过古代跑得最快的不是在元朝,而是在南北朝。当时出现了两位比马跑得更快的牛人,一位是东晋人诸葛郎,一位是北魏人杨大眼。
  据《太平御览·人事部三十五》引《俗说》,诸葛郎的速度比东晋名将桓温一匹善奔的宝马还快。诸葛郎的速度已很惊人了,但杨大眼比他更厉害。
  杨大眼的速度有多快?史书上并没有给出具体数值,但《北史·杨大眼传》里有这样的记载:“(杨大眼)便出长绳三丈许,系髻而走,绳直如矢,马驰不及。”这个记载的大概意思是,杨大眼拿出一条长3丈左右的绳子,系在自己的发髻上飞跑,绳子像射出的箭一样直,连奔跑的马也追不上。
  北魏时,一丈约2.45米,三丈仅7.35米,能让“绳直如矢”,没有百米决赛9.58秒的速度,肯定是不可能做到的。
  当时,杨大眼这个举动“见者无不惊叹”。负责选拔征南军官的尚书李冲看呆了,称赞杨大眼是千年才有的奇人:“千载以来,未有逸材若此者也。”
  除了跑,跳、投也是田径运动的重要内容,在战国兵书如《六韬》、《吴子》中,都有这么一项:选择善投掷、善跳跃的兵组成特殊兵种进行训练。
  秦军为了统一全国,曾经在部队当中提倡一种“投石超距”的训练方式,让士兵练习投掷、练习臂力。从汉代一直到唐代,军队对于有投掷技能者都是“具禄封进”,进行嘉奖。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投掷活动更加风行,包括工具都有改进。
  唐朝禁卫军最爱运动——角抵
  角抵,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当时的蚩尤部族为了增加战斗力,便将剑戟做成类似帽子的头冠,安排身强体壮的族人戴在头上,并充当先锋,在与黄帝的作战中“以角抵人”,几乎所向无敌,因而称为“角抵”。
  唐朝时期的角抵,主要是军队惯常的训练项目,而在民间几乎未有举行。《旧唐书·敬宗本纪》有载:角力戏,壮力裸袒相搏而角胜负。每群戏毕,左右军擂大鼓而引之。“左右军”通常是指保护皇宫的禁卫军——左右金吾卫。
  在此就不得不提及一位重要的人物——唐穆宗李恒。李恒对于角抵的热爱,丝毫不亚于太宗热爱马球。
  《旧唐书·列传第十六》:是昃而罢,凡三日一幸左右军,及御宸晖、九仙等门,观角抵杂戏。也就是说,穆宗基本每隔三天就得观赏一场角抵比赛,而左右金吾卫的军营,更是他常去之处。
  要说角抵比赛具体有多激烈,唐穆宗时期举办的各类角抵比赛,还远远算不上“异常激烈”的程度,直到唐穆宗之后的唐敬宗,俨然为了获得胜利,从而达到“凶残”的程度。
  《旧唐书·卷十七》:上御三殿,观两军、教坊、内园分朋、驴鞠、角抵,戏酣,有碎首折臂者,至一更二更方罢。通过这段文献记载,可以看到,角抵戏经过穆宗与敬宗两朝的发展,已经成为两军,以及教坊中的日常运动项目,乃至成立了专门的角抵队伍;还有就是比赛过程中的激烈搏斗,已经达到了“碎首折臂”的骇人程度。
  那些军事体育“牛人”
  古人称游泳为“游水”,现代的弄潮儿,古人称为“弄水人”。中国南方人的游泳技术总体来说高于北方人,古代也是如此,如南朝名将杜曾,能身披沉重的铠甲游泳。
  南北朝时陈朝名将周文育是游泳“牛人”。据《南史·周文育传》,周文育在11岁时,“能反复游水中数里。”不只游泳超强,其跳高水平在小伙伴里也没有人能超过他,“跳高六尺,与群儿聚戏,人莫能及。”
  说到古代的体育“牛人”,西汉时期将领甘延寿不能不提,此人是难得的全能型体育天才。据《汉书·甘延寿传》,“投石拔距绝于等伦,尝超逾羽林亭楼,由是迁为郎。试弁,为朝门,以材力爱幸。”这里的所谓“材力”,又称“勇力”,指身体素质优秀。从记载来看,甘延寿不论是铅球、跳高,还是拳击,都是过人的,发展相当全面。
  投石和拔距都是古代训练士兵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兵技。“投石”类似现代田径项目中投掷铅球,顾名思义,是投掷石头。
  石头作为一种攻击武器,作战时可人工投掷,也可用机械装置发出。三国魏张晏注引《范蠡兵法》称:“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百步。”而甘延寿却能如机械那样投石,也太有劲了。
  汉朝一斤不到现代半斤,汉朝十二斤约是现代5.952公斤;六尺为一步。换算一下,二百步至少1200尺,以每尺0.23米来算,便是276米,甘延寿徒手能把近6公斤的大石头投出去,就算二百步的十分之一也是27.6米。
  再说“拔距”,又称“超距”“跳跃”,类似于现代田径项目中的跳高(一说比腕力)。甘延寿能跳过亭楼,这亭楼应是兵营中的岗亭,依古代建筑来推算,亭高不应低于现代的2.5米,这比现代跳高的世界纪录2.45米还高出0.05米。
  甘延寿的另一体育特长是“试弁”,“弁”即“卞”,又称“手搏”“拳勇,是徒手搏击一类的项目,甘延寿手搏的水平也相当高,并因此受宠。显然,如果甘延寿参加奥运,想不夺冠都难!
其他文献
采用原位负载制备凹凸棒石黏土(凹土)负载钛硅分子筛(TS-1)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低温氮吸附(BET)、扫描电镜(SEM)等对其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凹土负载钛硅分子筛催化剂对合成丁酮肟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在凹土负载量为50%的条件下,该催化剂催化合成丁酮肟产率已接近TS-1为催化剂时的产率,达到97.5%,重复使用5次后丁酮肟产率为80.1%。
为满足旋转部件传热试验参数的高速实时采集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旋转部件传热试验参数的非接触传输系统。系统通过热电偶信号采集模块将温度信号进行采样放大,通过主控板ADC转化后,由UART串口发送到无线发射端。数据在无线接收端被接收后进行转换,通过USB接口上传给上位机程序,上位机程序对采集到的参数进行解析和显示。所设计的无线遥测装置通讯速率可达到2.4 kbit/s,为旋转部件热管理试验非接触参数传输提供了一种可靠方法。
本试验对预处理前后稻壳制成的稻壳磷建筑石膏功能性进行研究。将稻壳经洁净水、饱和石灰水、2%的NaOH溶液预处理后,探究稻壳磷建筑石膏的表观密度、力学性能、导热系数和吸声系数,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稻壳预处理前后官能团变化及稻壳横断面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经洁净水、饱和石灰水处理的稻壳磷建筑石膏力学强度较未处理的复合材料有显著提升,经2%NaOH溶液处理的稻壳磷建筑石膏力学强度略下降;稻壳横断面处由众多孔道有序排列而成,且稻壳本身半封闭的空腔结构可有效阻挡热量传导,因而稻壳
为探究白云石粉对水泥水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影响机制,采用水泥等温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和热重分析仪分析养护温度、白云石粉细度及掺量对白云石粉-水泥的水化反应热、水化产物及水化反应程度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白云石粉降低了纯水泥的水化反应热,白云石粉细度增加则明显提高了复合水泥的水化反应热。在20℃养护条件下,白云石粉-水泥会水化生成单碳铝酸钙,养护龄期、白云石粉细度及掺量提高均能明显促进单碳铝酸钙生成。在60℃养护条件下,白云石粉-水泥优先反应生成水滑石,水滑石含量随着白云石粉掺量和细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养护时间
采用超声分散法将氧化石墨烯(GO)按不同复配比例分散在2种不同聚羧酸减水剂(PC)中,制得改性减水剂(GO/PCs),研究GO/PCs复合物对水泥净浆流变性能及水化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水型GO/PCs复合物掺量在0.5‰~1.0‰范围时,增加掺量会加剧水泥浆体剪切增稠现象,增大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掺量在1.0‰~1.5‰范围时,增加掺量的作用效果相反;保坍型GO/PCs复合物的临界掺量为2.0‰。GO可延长诱导期,对水泥水化具有缓凝作用,但对72 h水化总放热量影响不大。
以含氢硅油为防水剂,司盘80、吐温80及OP-10为乳化剂制备含氢硅油乳液,在脱硫石膏砌块中掺加0.2%~1.0%含氢硅油乳液,研究含氢硅油乳化前后对脱硫石膏砌块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掺量未乳化含氢硅油和含氢硅油乳液能有效提高脱硫石膏砌块的防水性能,当含氢硅油乳液掺量大于0.6%时,乳液与砌块的接触角为0º;当含氢硅油乳液的掺量为0.8%时,脱硫石膏砌块的软化系数最大,为0.81。砌块表面形貌是由很多微孔组成,在掺有含氢硅油乳液的脱硫石膏砌块中未发现挥发水留下的宏孔。水化硬化生成的二水硫酸钙晶体形
以正癸酸(CA)、十八醇(OD)为相变原料,选用硅藻土(DME)作为多孔支撑介质,采用真空吸附法制备CA-OD/DME定形复合相变材料。采用“煅烧+酸洗”法清除硅藻土孔隙中杂质,经600℃高温煅烧2 h,5 mol/L盐酸溶液在40℃下酸洗12 h,硅藻土颗粒表面杂质已基本去除,孔径扩大倍率达到79.44%。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PCM质量分数是影响泄漏率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温度和真空度,影响作用最小的是吸附时间。确定复合相变材料最佳制备条件为:mCA-OD∶mDME为35∶65,吸附温度60℃,吸附
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高岭土/壳聚糖复合微球,并用形状系数评价复合微球的制备效果。正交试验设计及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壳聚糖、高岭土质量比为1∶3,交联反应pH值为8,交联时间为2.5 h,交联温度为70℃,交联剂用量为2.5%时,复合微球形状系数最佳。以布洛芬为模型药物,探讨投药量对载药微球的包封率及载药率影响,对载药微球进行药物负载及释放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投药量为0.1 g时,载药微球包封率为79.83%,载药率为23.95%,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机制,释药性能良好。
针对当前电网公司用户拓扑连接关系缺失和不准确,提出了一种改进二叉树支持向量机的低压用户拓扑连接关系识别方法。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取待识别台区所有用户最近一段时间的电压序列数据,计算每个用户与变压器A、B、C三相电压序列数据之间相关系数;基于电压曲线相关系数值在不同区间出现的频率,采用改进的二叉树支持向量机构建低压用户拓扑连接关系识别模型,可快速识别用户连接变压器相序,以及与变压器连接关系是否正确。经验证,该校验方法所需人力成本低,准确性高,可操作性强。
及时发现压力容器气体泄漏并判别其程度对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从气体泄漏源的声信号特征分析角度,从超声范围内提出一种基于频率切片小波变换和支持向量机的气体泄漏故障检测方法。利用频率切片小波变换对声波传感器采集的声信号进行预处理,分析泄漏声信号局部特征并选取特征明显的观测范围进行重构,从多域分量中提取能够区分是否存在泄漏以及泄漏程度的代表性特征,利用Relief-F算法计算并选取最优特征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并对压力容器的气体泄漏进行识别和分类。经实验分析,采用所筛选出的最具鉴别性的6种特征对是否存在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