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针蜇刺疗法的镇痛抗炎作用及对类风湿大鼠脾脏组织切片的改变

来源 :中医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iki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验证蜂针蜇刺疗法具有镇痛抗炎的作用,探讨蜂针蜇刺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初步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小鼠扭体实验和耳肿胀实验验证蜂针蜇刺治疗具有镇痛抗炎作用.复制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在造模前1 d、治疗15 d和治疗35 d分别测量模型大鼠的足肿胀体积、足周长、足厚度.治疗35 d后,取大鼠脾脏、胸腺称重,脾脏进行HE染色.结果:小鼠扭体实验及耳肿胀实验,与空白组比较,各治疗组都对小鼠的扭体次数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各治疗组都对小鼠耳肿胀重量差值有抑制作用(P<0.05);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复制,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前一天,各组大鼠的足肿胀体积、足厚度、足周长都没有差异;治疗15 d,蜂针蜇刺5 min、1 min足肿胀体积减小(P<0.05),阳性对照药组显著减小(P<0.01),各治疗组的足厚度、足周长都显著减小(P<0.01);治疗35 d,各治疗组足肿胀体积、足厚度、足周长都显著减小(P<0.01);蜂针蜇刺5 min、1 min脾脏重量减小(P<0.05),蜂针蜇刺30 s、阳性对照药组显著减小(P<0.01),各治疗组胸腺重量都显著减小(P<0.01);各治疗组脾脏HE染色显示病理组织结构有明显改变.结论:蜂针蜇刺在镇痛和抗炎作用上有明显的意义,在类风湿模型大鼠上也可能有改善调节免疫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接骨木提取物对酒精性骨重构大鼠模型骨代谢、骨稳态及骨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中药组大鼠按照酒精性骨重构模型造模方法,采用20%(v:v)酒精腹腔注射,10 mL/kg,每日1次,共12周;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在造模开始第1天,中药组在酒精造模基础上给予接骨木提取物340 mg/kg,每日1次灌胃,共12周;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椎体行HE染色,评价酒精对骨小梁等骨微观结构的影响及接骨木的干预作用;qRT
目的:观察肺岩宁方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浸润性髓样细胞MDSCs、TAMs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C57 BL/6雄性小鼠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成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肺岩宁低剂量组、肺岩宁高剂量组,每组8只,另取8只正常小鼠为空白组.空白组、模型组:0.4 mL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肺岩宁低剂量组:0.4 mL 40 g/(kg·d)肺岩宁方灌胃,每日1次;肺岩宁高剂量组:0.4 mL 80 g/(kg·d)肺岩宁方灌胃,每日1次.14 d后处死小鼠,剥取肺组织,收集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肺
本文总结了三焦痹学说的主要内容以及历代医家的相关论述,从上、中、下焦角度分别论述,通过结合三焦痹病因病机,分析出其治疗原则.当归拈痛汤是治疗湿热痹的代表方之一,根据其上、中、下三焦分消的组方特点,可运用于三焦痹之湿热证的治疗,对其组方配伍理论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本文从风、湿、气、虚四个环节论述泄泻病机,治疗上注重调肝理肺,以期通过调节气机升降,使脾胃功能正常运行.基于圆运动理论,使人身之气从病态循行恢复到常态运行,以达到轮运复轴的作用.从而为临床治疗泄泻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目的:观察中医鼻病序贯疗法外治法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就诊于广安门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的腺样体肥大患儿49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观察中医鼻病序贯疗法外治法治疗前后腺样体的大小、腺样体肥大引发OSA筛查量表评分、夜间呼吸暂停指数(AHI)以及血氧的变化情况.结果:中医鼻病序贯疗法在缩小腺样体大小方面的总有效率为83.7%(41/49);治疗前后腺样体肥大分度情况存在差异(P<0.001);量表总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AHI较治疗前降低、LS
目的:通过观察悲观忧郁负面意识刺激对大鼠体内能量代谢相关的脑肠肽影响,以及经络穴位气机的太赫兹波辐射特征的变化,从物理和生物学角度为“悲则气消”和“形气神一体”理论提供依据.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组、悲伤音乐组、欢快音乐组4组.抑郁组模型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刺激法和孤养法制备;悲伤音乐组、欢快音乐组在抑郁组基础上分别予以中医五行音乐的商调悲伤和徵调欢快音乐进行干预.干预14 d后采用太赫磁波光谱仪检测大鼠膻中、气海、肺腧、太渊等穴位的太赫兹辐射量,观测大鼠体力、耐力、活动度、免疫
目的:运用“形神俱调”针刺法治疗脑梗死,研究该方法对患者早期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脑梗死患者70例(病程≤30 d),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两组基础治疗方案均为西药及康复治疗,治疗组除满足基础治疗并加用“形神俱调”针刺法,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FMA、MAS、NIHSS和MBI的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发生变化(P<0.05),FMA评分和MBI评分升高,MAS等级改善,NIHSS评分降低.治疗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目的:观察清咽解毒茶防治IgA肾病进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符合临床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及清咽解毒茶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验证清咽解毒茶防治IgA肾病毒聚咽喉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通过观察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24 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等评价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减轻(P<0.01),血尿、蛋白尿减少(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5%(29/31),显著高于对照组73.3%(22/30)(P<0.01).治疗组肾
陈士铎以三消体系辨治消渴,认为消渴主要与肺、脾(胃)、肾三脏病变相关,病因不离于火;在治疗上重视补泻并施,各脏兼顾,尤其重视治肾.其上消重治其肺,兼培中土;中消清泻胃火,重滋肾水;下消主调其肾,平和水火.通过阐发陈氏治消之法则与用药之文旨,以期为现代临床提供参佐.
随着急性肾损伤发病率逐年上升,其被重视的程度也随之增高,临床工作中仍然以血肌酐和尿量异常为诊断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对本病早期诊断、及时逆转损伤的要求.急性肾损伤的诊治过程中,现代医学的诊断手段与中医学的治疗特色是各自的优势所在.本文对近年来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志物的探索及中医对本病的认识进行综述,旨在总结并提炼优秀研究成果,为今后提供研究基础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