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戏剧教育中多幕剧教学的选材原则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幕剧创作,是现今我国高等院校表演艺术教育中最常见的实践终点。表演专业的毕业剧目往往采用的就是多幕剧。那么,在高校教育中,多幕剧的选材是一个怎样的标准和要求?它与表演创作法的学习是怎样的关系?我们都需要不断进行探索,不断解答随时代发展而层出不穷的新问题。
  关键词:戏剧教育;多幕剧;教学
  由于是在学校进行教学,那么多幕剧的选材就很值得商榷了。既要符合专业的要求,又要兼顾要其他方面的一些客观要求。从教学的需求出发,结合现今的社会状况,去进行严谨的选材,对于现在的表演教学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就几个方面的问题笔者进行一些选材原则的总结。
  一、符合表演专业的专业特性要求,坚持选材的艺术性和学术性
  这是首要原则,作为专业教育,我们首先要考虑到所选取的剧目或者题材的艺术性和学术性。选材对象必须是具有戏剧价值的,是具有较高的艺术意境和艺术意蕴的作品,它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而不是博取眼球的哗众取宠之作。由于我国戏剧发展的相对不均衡,绝大多数观众缺乏足够的艺术素养,再加上社会发展造成的一些客观因素(比如生活节奏过快等问题),娱乐型的戏剧作品大行其道。这些作品首先追求的是票房成绩,而不是艺术性。所以不乏为了迎合观众口味而牺牲艺术品质的创作行为。最为可惜的是,在我们的学生中,也存在不少的人不能正确地区分戏剧作品的优劣,甚至追捧低俗文化者也时有出现。所以,我们在为学生选择作为毕业剧目的多幕剧时,对于艺术性、学术性的要求决不能有所放松。教师的选择和取舍,在学生的角度看来就是一种取向的引导。如果教师在选材上也盲目追随目前中国话剧市场的某些“潮流”,那么可能不仅仅是对学生产生错误的引导,严重的话甚至会损害整个专业的专业性。笔者曾经在一次学术交流活动中听一位表演教师谈过这样的一种论调:认为市场需求的就是高校人才培养应该供给的。为了保证我们的学生有较高的就业率,我们应该紧跟市场的脚步,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多多接触市场上最叫座的作品。这种论调在这里笔者且不论其对错,但这种观点的存在和一些专业人士对它的思考乃至推崇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这个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表演专业的毕业剧目选材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专业问题,同时,它还是一个行业问题,一个教育问题。当代的表演艺术教育在进行多幕剧选材时所需要思考的因素已经不复20世纪和21世纪初叶之简单,而转向了复杂化。
  二、符合表演专业的教学要求,保证选材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一所高校,学生的体量始终是有限的,我们无法指望在短短的一届或者几届学生的教学之后,一所高校就形成体系完备的戏剧传统。比如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戏剧学院,该校有23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时间和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创作果实,才可能形成独有的戏剧传统。而我国的大多数高校的表演专业往往只有数十年,甚至十数年的历史积淀。
  一所高校,一个专业的长远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对于表演专业而言,在作为毕业剧目的多幕剧选材上会突出体现。为了专业的健康发展,多幕剧选材不能只着眼于一届、一班,而应该注意形成多样化布局,在不同班级、不同年级之间形成互补,保证选材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有一所高校,十年十部毕业剧目,翻来覆去都是《雷雨》《日出》《原野》……我们无法指摘这种选择的学术性和艺术性,但是笔者无法苟同这样的选择有可能建设出一个优秀的表演专业。这对以往完全由当班老师自由选择多幕剧的习惯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当珍惜每一部多幕剧选材的机会,为整个表演专业的建设多考虑,在多幕剧的题材、体裁、风格、流派等方面尽量实现多元化,体现多样性和包容性。
  三、符合表演专业的学习要求,保证选材的前沿性和合理性
  表演教学作为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教学过程,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独立创作,完成完整人物形象创造。并且,使之塑造的人物具有自身的(作为演员专属的)独特性。因此,教学的实用性要求是非常高的。我个人对于实用性的理解认为——初级的实用性是技巧技能的能力,是可标准化的,可量化的工作标准和流程;这是一个表演专业学生经过本科教育之后所必须具备的。但这并不应该是终点。实用的高级形态才应该是我们更多关注的对象。实用性的高级形态更多应该体现在所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合理性。其中,前沿性不仅是教学实用性的客观要求,更是教学体系的理论深度的支撑,也是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只有具备前沿性的教学才能够成为业内的重要力量。
  具体到选材的前沿性,主要是体现在戏剧形式和时代主题两个方面。我们都知道,戏剧形式的发展在历史上有过长达三千年的变迁,留下过无数辉煌的作品和流派。作为学院派的教学,我们在进行选材的时候要注意在可能的情况下,在能够满足选材基本要求的前两点的前提下,尽量走在变迁的潮头。这样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对于我们的创作而言,前沿性比较强的创作能够保持先进性,二是对于学生的就业而言有直接的帮助,毕竟在当代的创作实践中,戏剧形式的前沿要求是非常高的。
  戲剧形式在当代,进入到21世纪以后,对于各种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要远远多过于以往。我们所培养的演员也必须要能够适应这种趋势。比如在欧洲,已经出现了运用激光感应系统来配合演员的演出用于表达情绪,而非传统的行动和语言。又比如日本戏剧大师铃木忠治在他的戏剧之城——利贺村有大量的室外露天演出,其作品强调静态美感,强调演员的专注与控制,强调剧场当中的能量等等……凡此种种,很多前沿性比较强的演出对于演员的全面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在进行选材的时候要能够注意到这些问题,不能固步自封,满足于戏剧质量的内在要求,从而忽略了前沿性对于一个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再说到时代主题。每一个时代的文艺作品实际上都肩负有表达和记录当下的任务。但是,找到,或者说感受到所处的时代精神,却并不是每一个创作者都做得到。什么是时代精神?我个人的看法是——揭示当下的时代问题,赞颂当下的时代果实,引导当下的时代选择。每一个时代的社会实际状况、人类情感形态等都是不一样的,具有时代的专一特性,而这些,恰恰是进行戏剧创作的关注重点。我们在选材的时候,应将此考虑在内。
其他文献
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才子佳人小说在其自身的艺术演进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创作理念、故事模式和情节套路。作为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余华通过对古代才子佳人小说的戏仿之作
《一杯茶》中的贵妇罗斯玛丽在多数评论家和读者眼中是一位虚伪、造作、爱慕虚荣的女性,大家习惯于对她持否定态度。但是笔者认为,对该人物的认知应该将当时的时代特点和人性
摘 要: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中包含的三个层次,排球运动的推广能够起到有效推进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层建设、进一步完善拓展校园制度和加强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的作用。  关键词:排球运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由于排球运动文化现象拥有良好的教育作用,因此,排球运动能够起到丰富大学生体育生活,推进体育精神宣传推广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精神思想意识。排球运动在高校校园中的推
摘 要:体育促进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增强了人们的身体素质,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应该积极普及和实施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当前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终身体育观念,它符合当代学生的身体特点和基本需求,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是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在本文中,主要阐述了我国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进行改革的策略,以此来更好地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中终身教育的渗透和发展。  关键词:高校
摘 要:步入大学,对于刚从紧张学习环境逃离的我们来说,就像是鱼儿蹦离小河跃到了大海,不管是从时间张弛度还是从心理承受能力考虑,都得到了更大的转化空间。大学就是我们提升能力的平台,让我们与社会接轨。这就更需要我们在初期就考虑毕业的就业问题,以及在校期间积累的就业经验来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做铺垫。  关键词:经济来源;“学历”含金量;自我价值;创业基础;社会经验  大学的课余时间比较充分,在课余时间,我们
电影史是对不同阶段下不同的影视人员探索电影的史实分析与总结,通过对史实的分析来把握中国电影史发展的脉络与规律。电影史研究存在着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其主旋律都有所不同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以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这种的移动终端,更是被人们广泛使用。接下来,本文将结合移动终端软件的概念以及应用的可行性,探讨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中运用移动终端软件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移动终端软件;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有效运用  民办高校指的是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
摘 要:高校体育领域改革受到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重要影响,当前高校体育领域的焦点课题仍然是如何将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作为基础,用现代体育指导思想来促进体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发展。在本文中,对高校体育指导思想进行了论述,同时论证了高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体育改革;指导思想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体育改革也加快了发展步伐,现代体育指导思想也由此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和发展。高校体育教育
儒家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影响广泛且深远,它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蒲松龄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诸多女性形象,其中以妓女这一特殊社会人群来塑造的女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应用对于青少年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的在网络环境下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本文主要是对这一问题就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高校学生;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不仅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