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5日夜,坐落在鼓楼东大街的MAO酒吧一改往日的喧哗沸腾,没有人POGO,也没有人“跳水”。身着侗族传统服饰的五个女孩和两个男孩在台上一字排开。起先姑娘们有些害羞,搞清各自的站位花了她们一点时间,但一阵衣裙窸窣和环佩叮当之后,歌声便如春泉般缓缓涌出。
他们是黎平歌队,来自贵州黔东南。这支带着村寨歌班传统的歌队首先重现了2500年前传下的《古越人歌》。接下来,是民间天然形成的复调合唱,多声部徐徐展开,《大山之歌》《蝉之歌》中,侗族歌手们模仿着自然的声音,鸟叫蝉鸣,惟妙惟肖。而琵琶歌《行歌坐夜》,以及侗戏《珠郎娘美》的唱段,声音纯净,银饰闪亮,不断地赢得满堂掌声。
三年前,吴虹飞——幸福大街乐队主唱在北京一家贵州餐馆吃饭,碰巧遇见了在这里打工的侗族女孩金燕。金燕正在大厅里教一群族人唱《尚重情歌》,侗族琵琶歌里最经典的一首。金燕的歌声把身为侗族人的吴虹飞感动得泪如雨下,尽管后者并不能完全听懂歌中充满侗族古语的歌词。
这一年吴虹飞刚发行了第三张唱片《再不相爱就老了》,但她觉得自己的音乐已走入绝境。事实上,这种感觉从做音乐伊始就伴随着她:作为舶来品的摇滚乐,到底有多少独立价值?吴虹飞纠结于这个问题,侗族大歌为她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多声部复调合唱音乐。侗族人的和声浑然天成,迥异于西洋音乐的和声。他们的唱歌天赋,经过了漫长的稻作文化积淀洗礼,歌声深情婉转,宛如天籁。小时候吴虹飞并不觉得侗歌好听,那时候她只听文工团的人唱过,胡琴咿呀,但歌者并没有赋予其侗乐灵魂。
金燕让吴虹飞感受到侗歌的魅力。吴虹飞本想请金燕当她的老师,但金燕太忙,只有幸福大街乐队十周年纪念演出时,她跑来暖了一下场。暖场时吴虹飞发现,金燕是天生的歌者,她清澈婉转的嗓音令台下的摇滚乐迷们陶醉不已。吴虹飞认定,金燕应该把侗歌唱出来。
金燕出生在贵州黎平县岩洞村,她对侗歌的熟稔得益于她的奶奶。初中毕业后,金燕与同龄人一样开始了南下北上的颠沛生活,可无论是东莞的流水线还是北京的餐厅,都不能让她自在地歌唱。
組个乐队吧!吴虹飞向金燕提出了这个建议,后者的第一反应是:怎样才能找到其他几个队员?金燕的同龄人大多喜欢流行音乐,侗歌爱好者越发稀少。金燕第一个想到的合作者是小欧。在黎平,族人逢年过节的娱乐就是唱侗歌、演侗戏,每年过年,岩洞村和几个邻村之间的歌队都会互相走访。演出从傍晚开始,凌晨结束,这是侗族人自己的“春晚”。去年,小欧在“春晚”上唱《梁祝》唱哭了不少人,金燕没哭,她较劲儿地想:这个姑娘怎么唱得这么好。25岁的小欧已是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从未出过远门,甚至没有坐过火车。但当金燕问她要不要去北京唱侗歌时,小欧兴奋地直点头,连她的丈夫都意外地支持。
20岁的良佳、18岁的成兰……金燕逐渐给自己凑齐了六个伙伴。整个3月,他们有六场演出,场场爆满。在略显昏暗的舞台灯光下,他们身着绘有水云纹、花草纹及龙凤图案的民族服饰,弹起传统乐器琵琶与牛腿琴。在歌队天真婉转的吟唱里,观众们仿佛置身于青山绿水中,可以听见蝉鸣鸟叫,看见清风月明。
过去几十年,许多少数民族音乐被改造、被汉化,侗族音乐却逃过此劫。侗族人属农耕文明,不常迁徙。与游牧民族苍凉雄壮的曲调不同,他们之间流传着许多悱恻缠绵的爱情故事以及对长久感情的期待,所以能把人生的欢乐悲伤都唱进人们的心田。
但陌生语言的阻隔依然是个问题,不懂歌队唱什么的听众,能否像吴虹飞期待那样,被打动呢?金燕现在做的工作,是把侗歌中的古侗语翻译成普通话,演出间隙,由吴虹飞现场念出。当听众们明白了刚才那曲柔情似水的《河歌》里唱的是“白衣翩翩的男子,如果我能与他做夫妻,那早饭也不用吃,中饭也不用吃,觉得心里甜滋滋,就跟拿糖拌饭一样”,台下便会心地笑成了一片。
他们是黎平歌队,来自贵州黔东南。这支带着村寨歌班传统的歌队首先重现了2500年前传下的《古越人歌》。接下来,是民间天然形成的复调合唱,多声部徐徐展开,《大山之歌》《蝉之歌》中,侗族歌手们模仿着自然的声音,鸟叫蝉鸣,惟妙惟肖。而琵琶歌《行歌坐夜》,以及侗戏《珠郎娘美》的唱段,声音纯净,银饰闪亮,不断地赢得满堂掌声。
三年前,吴虹飞——幸福大街乐队主唱在北京一家贵州餐馆吃饭,碰巧遇见了在这里打工的侗族女孩金燕。金燕正在大厅里教一群族人唱《尚重情歌》,侗族琵琶歌里最经典的一首。金燕的歌声把身为侗族人的吴虹飞感动得泪如雨下,尽管后者并不能完全听懂歌中充满侗族古语的歌词。
这一年吴虹飞刚发行了第三张唱片《再不相爱就老了》,但她觉得自己的音乐已走入绝境。事实上,这种感觉从做音乐伊始就伴随着她:作为舶来品的摇滚乐,到底有多少独立价值?吴虹飞纠结于这个问题,侗族大歌为她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多声部复调合唱音乐。侗族人的和声浑然天成,迥异于西洋音乐的和声。他们的唱歌天赋,经过了漫长的稻作文化积淀洗礼,歌声深情婉转,宛如天籁。小时候吴虹飞并不觉得侗歌好听,那时候她只听文工团的人唱过,胡琴咿呀,但歌者并没有赋予其侗乐灵魂。
金燕让吴虹飞感受到侗歌的魅力。吴虹飞本想请金燕当她的老师,但金燕太忙,只有幸福大街乐队十周年纪念演出时,她跑来暖了一下场。暖场时吴虹飞发现,金燕是天生的歌者,她清澈婉转的嗓音令台下的摇滚乐迷们陶醉不已。吴虹飞认定,金燕应该把侗歌唱出来。
金燕出生在贵州黎平县岩洞村,她对侗歌的熟稔得益于她的奶奶。初中毕业后,金燕与同龄人一样开始了南下北上的颠沛生活,可无论是东莞的流水线还是北京的餐厅,都不能让她自在地歌唱。
組个乐队吧!吴虹飞向金燕提出了这个建议,后者的第一反应是:怎样才能找到其他几个队员?金燕的同龄人大多喜欢流行音乐,侗歌爱好者越发稀少。金燕第一个想到的合作者是小欧。在黎平,族人逢年过节的娱乐就是唱侗歌、演侗戏,每年过年,岩洞村和几个邻村之间的歌队都会互相走访。演出从傍晚开始,凌晨结束,这是侗族人自己的“春晚”。去年,小欧在“春晚”上唱《梁祝》唱哭了不少人,金燕没哭,她较劲儿地想:这个姑娘怎么唱得这么好。25岁的小欧已是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从未出过远门,甚至没有坐过火车。但当金燕问她要不要去北京唱侗歌时,小欧兴奋地直点头,连她的丈夫都意外地支持。
20岁的良佳、18岁的成兰……金燕逐渐给自己凑齐了六个伙伴。整个3月,他们有六场演出,场场爆满。在略显昏暗的舞台灯光下,他们身着绘有水云纹、花草纹及龙凤图案的民族服饰,弹起传统乐器琵琶与牛腿琴。在歌队天真婉转的吟唱里,观众们仿佛置身于青山绿水中,可以听见蝉鸣鸟叫,看见清风月明。
过去几十年,许多少数民族音乐被改造、被汉化,侗族音乐却逃过此劫。侗族人属农耕文明,不常迁徙。与游牧民族苍凉雄壮的曲调不同,他们之间流传着许多悱恻缠绵的爱情故事以及对长久感情的期待,所以能把人生的欢乐悲伤都唱进人们的心田。
但陌生语言的阻隔依然是个问题,不懂歌队唱什么的听众,能否像吴虹飞期待那样,被打动呢?金燕现在做的工作,是把侗歌中的古侗语翻译成普通话,演出间隙,由吴虹飞现场念出。当听众们明白了刚才那曲柔情似水的《河歌》里唱的是“白衣翩翩的男子,如果我能与他做夫妻,那早饭也不用吃,中饭也不用吃,觉得心里甜滋滋,就跟拿糖拌饭一样”,台下便会心地笑成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