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单山渔号”的发展与保护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m_j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莱州地理位置优越,海岸线长达90余公里,流行于沿海的渔民号子种类繁多,异彩纷呈。其中三山渔号、单山渔号、金城渔号、西由渔号、龙泉渔号、仓上渔号等诸渔号遍布于莱州湾畔沿海各地,而单山渔号尤为著名。
  单山渔号是单山渔民在世世代代的捕鱼劳动和惊涛骇浪生死博斗中,集体创造出的一种直接伴随着劳动的歌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是紧密配合当地渔民捕鱼生活的全过程,协调统一,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巨大的力量。“号力、号力、无号不齐,不齐无力。”这句渔谚是当地渔民对渔号功利作出的一种精辟的有价值的概括。
  一、“单山渔号”的起源
  单山渔号历史悠久,传承古远。据考,早在明洪武二年前即有流传,数百年来,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伴随着不同的劳动生活,不断发展变化,丰富完善。
  单山村系莱州市三山岛街道辖区,座落在古莱州府正北27公里,三山毗连,峥嵘多姿,气势磅礴,素有海上“三神山”之称。史载秦皇、汉武都曾来此探幽揽胜。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曾留下“壮观沧海过东莱,日照三山迤逦开”的绝伦佳句。清代王崧翰的著名诗句:“大海枕三山,家家水作田。操舟为世业,下网即丰年。渔火繁星动,波光对月圆。秦皇殊可笑,何处觅神仙?”则是对海岛仙境和当地人民劳动生活的生动描绘
  得天独厚的幽境佳地,哺育着单山渔号的形成和发展。与之毗连的三山岛自古便是東莱州重要的通商口岸,促进了单山渔号与其他音乐文化的交流。
  相传明朝洪武二年,四川人张春、张国、张聚三兄弟迁徙至此,面对苍茫的大海,喊出了第一声渔号,点燃了当地人民智慧的火花,迸发出向大海要宝的呐喊,从此,勤劳、勇敢、聪颖、睿智的单山人民伴随着这高亢嘹亮的渔号搏风击浪。又经历代发展,如今已作为单山人民宝贵的音乐财富,传遍整个莱州湾。
  二、“单山渔号”的音调与特点
  单山渔号自形成以来,经过长期的历史性衍变,遂步形成了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1、紧密配合当地渔民捕鱼生活的全过程,统一协调,指挥并鼓舞人们从事不同劳动的节奏和情绪。
  2、起号召、号令、招呼的作用。用号子来统一劳动节奏、统一意志。令“多心眼”往一起想,令“多股绳”拧成一股绳。由此产生一往无前,以一为十的巨大凝聚力。正如当地渔谚所云:唱着渔号齐心干,能填海来能搬山。
  3、唱词即兴,衬词为主。专号专用,相协成套,曲式联套
  4、形式风格:领、合、喊、唱、豪壮、强急。
  内容功能:同舟共济,力挽狂澜。
  5、高亢粗犷,悠扬婉转,幽默风趣。
  单山渔号的曲式结构为联套形式,同时又富有变化。全套号子主要有十二首渔号组成。全套号子的大致顺序是:抬船号——溜网号——装前哨号——装后哨号——摇橹号——追鱼号——下网号——拉绳号——拉网号——八大步——拉船号——抬鱼号等。
  音调特点如下:
  1、以呼喊性和情绪性的音调贯穿于全部歌唱之中,句幅短小,冲击力强。
  2、曲式结构灵活多变,同是领合形式,但有长领、长合与短领、短合等多种类型;
  3、不同的作业方式配以不同的音调、速度、力度的渔民号子相随。
  “操舟为世业,下网即丰年”。单山渔民以船、网为对象和工具,以下海捕渔为目的,以渔号鼓劲助威,扬帆出海,满载而归的真实写照。
  4、单山渔号套曲主要由十二首渔号组成,总体结构分头、腹 、尾三大部分组成。
  三、“单山渔号”的代表性作品
  建国伊始,1950年,莱州单山渔号代表烟台地区参加山东省民族会演,荣获一等奖而蜚声齐鲁。1987年春,由山东音乐家协会、淄博电视台、莱州文化局、烟台文化馆联合录制专题艺术片《单山渔号》。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市电视台多次播放。1988年度荣获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
  1984年至今,文化艺术工作者,以单山渔号为素材,相继编创作品:《童年莱州湾》、《喝令大海献良田》、《三山岛家乡的岛》、《海上乐》、《网蟹歌》、《莱州湾畔一颗星》,分别在国家、省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并获奖。
  2009年,单山渔号被列为烟台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9月,莱州市文广新局、莱州電视台、三山岛街道综合文化站再度联合录制了《单山渔号》,令人再睹芳华。
  四、“单山渔号”的传承谱系
  单山渔号的传承方式:一为师徒传承,二为家族传承两种,二者并举,拓展延续,从而使之后继有人,延绵不绝。除此,无需专门师从,单凭先人口授于耳者,也不乏其例。
  清朝道光年间(1821-1851)的原从福、原升林、原启财等早于海上生产。继之而后,原吉林、原志安、原宝来、盛德魁、盛希祥、盛希福等人随局进行捕捞生产。建国前夕,单山村主要由原吉林、盛德魁二人各领一局,解放后,原、盛二局合并为“单山渔业队”至今。其演唱渔号各有建树,独具风范,闻名当年,传入后世。
  王文彬拜师于原志安,并由此承担起了海上领局“号头”,单山渔号伴随他走到了今天。
  当前主要传承人王文彬生于1944年7月,1960年初中毕业即在海上打渔捕捞,从师号头原安,开始了单山渔号的学习与传承。17岁会补网,并懂得海上捕捞的基础技术。19岁负责集体网具的编织等管理。26岁至41岁在海上领局,成为了单山渔号的正式号头。在此期间,王文彬根据长期的海上作业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特点,进一步完善了“单山渔号”那种完善的劳动节调与呐喊,呼应性的音调而更富有音乐性、抒情性和歌唱性。
  五、“单山渔号”的重要价值
  单山渔号是单山人民数百年来随捕鱼劳动形式搏风击浪,而创造产生的音乐文化,并形成完整体系。因而有着重要的价值。
  1、单山渔号是历代单山人民依山傍水的劳动生活真实写照,保护这一口头艺术形式,对于研究我国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2、单山渔号以极强和极具权威的号召力,鼓舞人们团结拼搏,不畏艰险,对加强民族团结,弘扬中华美德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3、对研究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单山渔号对于我们挖掘和研究渔家民俗文化,了解“帆蓬”时代的海上生活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5、单山渔号丰富了当地渔民的文化生活,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六、“单山渔号”的传承与保护
  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以人摇橹和风力驱帆的年代已渐逝去,以渔号调集捕渔生产的形式逐步减少。夕日声威豪壮的单山渔号已被隆隆的马达声取而代之。目前呈现衰微之势,濒临消亡。有代表性的渔号泰斗,渔号先人相继去世,目前尚健在的渔民号手屈指可数,已进入古稀之年,朝不虑夕。后继乏人,形势严峻,抢救保护,刻不容缓。
  单山渔号始于莱州,兴于莱州,是生长在这片沃土上的奇葩,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保护和拯救的责任,为使这一民间渔民艺术发扬广大,提出检查保护内容和步骤如下:
  一是搞好单山渔号种类、演唱艺术等基础资料的整理和复查工作,考证历史搜集更多的艺术内容,挖掘其宝贵的艺术内涵。
  二是提炼精华,将普查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研究、存档,妥为保管,以传后世。
  三是加强宣传,组织各类专业人员利用传媒进行宣传。通过旅游打造单山渔号这个文化亮点,编辑出版有关单山渔号的各类作品。
  四是加强对传承人进行培训。
  五是普查建档,对部分代表传承人进行重点保护。
  积极收集整理单山渔号的资料,组建一个单山渔号传唱艺术团队,编排成以舞蹈为主的艺术形式使更多的人了解这项古老的传统文化。
  在全国普查整理的基础上,编辑单山渔号专辑出版,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向社会宣传。在三山岛街道单山村建立单山渔号传承基地,实行规范化管理。
  建立以单山渔号为主题的渔民文化展览馆,以实物、图片、纪录片、艺术表演等形式向世人展示渔俗文化,供后人目睹这种古老原始的民族文化风采。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媒体极大丰富了人们生活,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也为艺术创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通过现代数字媒体可以快速进行艺术作品传播,达到传统艺术形式无法实现的视觉冲击力,并能够快速传播艺术作品,增加艺术作品的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 艺术家通过新媒体对艺术作品进行多维度展现,通过专业工具实现传统艺术难以实现的艺术效果,给观众带来更加震撼的视觉盛宴。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我这篇论文的题目是《浅谈李可染对中国画的改革创新》,我竟-将论文分成了三个板块,一·继承与创新;二·写生,三·意图与信念,论文的主要内容是讲李可染先生对中国画所进行的改革与创新。李可染的艺术代表了20世纪中国画创新的的最高成就,他的创新与变革既是对之前传统中国画的一种逆反,也是对本世纪近现代画家所绘画的作品的一种新的突破。李可染的变革与创新,深入人心他是最典型的一位在变革中既批判又继承的
期刊
【摘要】:20世纪是中国家具发展最为灿烂的阶段,由传统家具过渡到現代家具,之间出现过中国家具短暂的发展春天——海派家具,本文将围绕海派家具的前世今生展开加以论述。  【关键词】:海派家具;中国传统家具;创新  20世纪至21世纪的100年间是中国家具发展最为多样、灿烂的纪元。对1900年之前的中国家具研究很多,对1900年之后的家具研究甚少。民国时期的家具品种丰富,式样多变,舒适实用,工业材料初见
期刊
【摘要】:夜曲是肖邦自己创新的一种钢琴独奏体裁,它具有冲淡平和,寂静幽澜的特点,轻缓中偶尔透着那么一点点沉思。曾几何时,偏爱肖邦夜曲的我经常弹奏肖邦夜曲,然而不过是叶公好龙,不能得其精髓,直到有位老师指导了我一番,他说触键及踏板是肖邦夜曲的灵魂,经过他一番指点,我醍醐灌顶,遂意识到了解肖邦夜曲触键踏板的重要性。许多和我一样喜欢肖邦夜曲的同学面临同样的方向问题,然而要想获得好的音色,触键踏板在任何一
期刊
【摘要】: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財富急剧增长,国民人均收入提高,快速步入消费社会,带来很多负面问题。其中以轻工业服装产业发展带来的问题为例来说明设计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过度消费;环境代价;人的物化  一.营销狂潮下的过度消费  中国经济的大幅度增长,产品种类的多样化,销售渠道也开始多维度,其中“生产的社会已经被消费的社会取代”的表现就是步入网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也越来越高。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学科出现了热潮,人们都很积极地欣赏和学习高雅艺术。由此,各种具有选拔性质的声乐比赛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音乐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的声乐人才。但讲究声音技术的声乐演唱方法也是很难去学精吃透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广大声乐爱好者提供了了解咽音演唱这种影响最深远、最容易理
期刊
【摘要】:互联网环境下决定了新媒体的创新、自由和发散性相融合,借助于新媒体发展的平面设计在与各学科交叉使用中也随之改进。本文通过观察与新媒体的融合,发现平面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广泛传播、参与和跨界,从设计形式、设计内容、受众诉求等方面研究平面设计在互联网技术应用下,对平面设计思维方式和设计手段的更新要求,让平面设计融入到互联网引导的现代多远阅读生活中。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平面设计;新媒体;视觉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是根据遂宁金鱼村出土的这批瓷器所给文献资料,从反面去介绍和探讨了这批瓷器的性质和埋入的时间。以及根据史料记载的龙泉窑和景德镇窑的发展史和瓷器的性质特征,去判断这批瓷器应产自那个时代。具体介绍了这批窖藏的基本情况,和根据一些资料推断出我对这批瓷器给出的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宋代青瓷;龙泉窑;景德镇窑  作为一个学艺术的学生,我也对中国艺术充满了好奇。我有幸带着对历史的好奇,对
期刊
家庭教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训是家长对子孙的训诫,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家训历史源远流长,宋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陆游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始终不渝收复中原信念。陆游共有六男二女,还有孙子、曾孙多人,作为一个爱国者兼诗人,他非常重视子孙后代的教育,曾说:“人莫不爱其子孙,爱而不知教之,犹弗爱也。”陆游的家训分为《放翁家训》和诗训两种,陆游是以
期刊
【摘要】:尽管当代的艺术史研究和书画鉴定研究早已比董其昌所处的晚明时期更为完备,但在今天,我们讨论五代时期的那个董源的学术条件也还不充分。我们缺乏有关画家董源的南唐历史文本,缺乏他自己的自述性文件。我们对董源的生活经历和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等情况一无所知。我们对他的名字到底叫做“董源”还是“董元”都搞不清楚。我们不知道董源的性格、道德观念和信仰。董源一直是作为一个艺术史的知识概念存在着,这个概念被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