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角度解析冲突解决方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z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篇着重研究“自我”对于冲突解决方式的影响。通常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推崇集体自我,崇尚和谐,坚守中立态度,所以冲突处理方式和语言表达比较含蓄。而在个体主义文化中,人们推崇个体自我,追求个人利益,因此,冲突处理方式和语言表达比较直接。除此以外,民族特点和观念也会影响生活在两种不同文化下的人们采取不同的冲突处理方式和语言表达。
  关键词: 冲突处理 自我 个体主义文化 集体主义文化 个体自我 集体自我
  
  自我认知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学和心理学探讨的重点,尤其在最近几十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把自我认知纳入跨文化的研究范畴。人们普遍认为文化对于个体的自我认知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并同时作用于由自我认知产生的各种行为。特里安迪斯(Triandis,1989)提出文化影响着个体如何处理社会关系,如何进行自我认知,如何采取实际行动。换而言之,文化是人们进行自我认知的重要催化剂。
  格林瓦尔德和普来特卡尼斯(Greenwald & Pratkanis,1984)较早提出个体自我、群体自我和集体自我的概念。其中每一种都反映了一定社会环境下的自我认知概念。而本篇将着重探讨个体自我和集体自我,他们分别体现在个体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中。
  格林瓦尔德等人同时认为不同文化下的自我认知甚至可以影响个体的社会行为(Greenwald,Carnot,Beach,& Young,1987;Triandis,1989)。因此本篇认为作为社会行为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冲突同样受到了个体自我认知的影响。不同的自我认知掌控着个体的冲突形式和解决途径。
  本文将重点分析以下三方面问题:(1)个体自我和集体自我的区别和特点;(2)自我对于冲突解决方式的影响;(3)不同文化背景下,冲突解决方式各异的原因。
  
  一、“自我”——集体自我和个体自我
  
  “自我”对于个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自我”的特点也展示了文化的特征。“自我”是对一个人的所有评述也是对于一个人的所有认知。(Triandis,1989)它同时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Samovar,Porter,& Jain,2003)。因此,“自我”其实是关于个体的价值观、世界观、生活态度、信仰、行动趋势、社会准则意识及文化意识的宽泛概念。
  在不同情况下,个体通常会展示不同的“自我”以达到目的。格林瓦尔德等人(1984)对这种不同的“自我”展示加以区分,并提出了“自我”的三种类型,即个体自我(private self)、群体自我(public self)和集体自我(collective self)。个体自我是个体对于自己的评估(Triandis,1989),这种自我展示也就是个体对于自己性格、信仰、价值观、态度、行为的判断和展示。个体自我代表着一种“离心式个体”(idiocentric),即强调个体的独立性。集体自我是一个特别群体对于个体的评估,它体现了群体成员对于社会活动和行为的共同认知和要求。集体自我代表着“向心式个体”(allocentric),即强调个体是群体中的一部分。群体自我是普遍意义下人们对于个体的评价,这种评价并不仅限于个体所在集体的成员。由于群体自我和集体自我都要求个体符合群体要求,因此群体自我可以看作是集体自我的一种拓展。(Triandis,1989)本文也将着重讨论“自我”的两个类型,即个体自我和集体自我。通常来说,个体自我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在追求利益时更具竞争性,习惯于把自我目标置于社会准则之上。而集体自我关注群体问题,甚至以牺牲个人利益来实现共同目标和集体利益。
  尽管个体自我和集体自我有很大的区别,但它们却共存于每个个体身上,但是当个体在处理不同的情况时,某一类型的“自我”会被特别强调。并且文化对于“自我”的选择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来自于个体主义文化背景的个体,如北美和欧洲国家的人通常强调个体自我,而来自于集体主义背景的个体,如东亚国家的人普遍强调集体自我。(Hofstede,1980)
  “自我”在很大程度上是理想中的自己,因此个体通常会以行动来展示这种自己期望或社会推崇的自己。例如,如果个体认为自己是个慈善家,他通常就会热衷于慈善事业(Kraut,1973),也就是说自我认知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模式。被文化影响的自我认知同时为个体提供了一个文化视角去思考事情,制定目标,作出决定。(Stewart,1972)
  所以,作为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冲突与自我认知息息相关。冲突是一种交际过程。当一方的利益受到了威胁,或者双方的目标不一致时,就会产生冲突。至于如何确定目标是否一致或者如何衡量威胁的程度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自我认知。“自我”在双方观察、评估和处理关系时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不同的自我认知也会使双方对各自关系产生不同的认识、评估和处理方式,从而使冲突形式和解决方式也有所不同。本文第二部分将重点探讨个体自我和集体自我在处理冲突时的行为和语言特点。
  
  二、冲突解决方式与“自我”
  
  冲突是一系列对个体“自我”的威胁。(Ting-Toomey,1988)因此,冲突的产生来源于任何对于集体自我或个体自我的危害。正如前文所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强调两种自我的程度不同,所以可以推断在个体主义文化背景下,冲突通常是由于对个体自我的威胁而产生,如个体的自由受到威胁,个人利益受到损害;而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则是因为集体自我受到攻击而发生冲突,这包括个体面子受损或社会准则被打破等。而当冲突产生,个体自我和集体自我也会因各自特点去选择不同的冲突解决方式。
  一般来说,冲突产生后双方会采取以下五种解决方式:1.竞争(强调保护个人利益)2.顺从(关心他人利益多于关心自己利益)3.协作(强调双赢)4.回避(避免直接冲突)5.妥协(强调折中策略)。(Rahim’s,1983)
  在个体主义社会中,人们更突出个体自我,在个体自我受到威胁时,个人利益被摆到了首要位置。因此,在处理冲突时,个体将竭尽所能保护自己的利益,而竞争成为首选的冲突解决方式。个体自我在处理冲突时,语言表达干脆直接,突出要点,绝不妥协(Ting-Toomey,1988)。而在集体主义社会中,人们推崇集体自我,强调和谐和社会准则,而为了维护这种和谐,个体甚至愿意牺牲个人利益。因此,在处理冲突时,保持和谐,减少敌意,维持正常人际关系成为了首要原则。集体自我会选择顺从或回避的冲突解决方式,尽量避免面对面的直接冲突或寻找“和事佬”来调解矛盾。发生冲突后,双方的语言表达更为含蓄、迂回,例如“我不说了,你自己考虑一下到底谁对谁错!”,以此来使冲突不了了之。
  
  三、冲突解决方式的文化探究
  
  文化是探寻任何社会行为产生本质原因的关键因素。因而,为了了解个体选择不同冲突解决方式的初衷,就要从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着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即是美国和中国。
  个体主义社会,如美国,十分重视个人自由,推崇个人成就和英雄主义。从《独立宣言》发表至今,大多数美国人从小被教导要靠自己来争取利益和权利。因此,一旦利益受到威胁,他们会立刻采取直接的对抗性方式解决。同时,个体主义文化注重逻辑思考和推理,所以无论发生什么问题,人们都希望把问题摆上桌面,判断对错是非。至于集体主义社会,如中国,更关注人际关系。中国社会推崇孔子学说,倡导社会和谐和大同。所以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冲突并不是一种交际问题,而是对和谐理念的破坏。(Chen & Starosta,1997)因而,绝大多数中国人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去打破这种和谐。不仅如此,在中国这样的集体主义社会中,人际关系是社会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为了维护社会结构,维持平稳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所以在这种社会理念和文化背景影响下,人们在处理冲突时,无论语言还是行为都十分谨慎、含蓄,而为了避免折损对方的面子和维护自己的面子,人们会弱化甚至避开直接地敌对。
  冲突是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社会行为之一,不论其产生的原因还是发展的方式都值得人们关注与研究,这不仅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还因为现代社会大规模的移民潮。由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其各自的冲突解决方式不同,可能会加剧原本的敌意和误解,因此,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冲突解决方式,探究冲突管理背后深层次的社会和文化原因是研究冲突管理的关键,值得更多的学者加以关注。
  
  参考文献:
  [1]Chen,G.M.and Starosta,W.J.Chinese Conflict Management and Resolution:Overview and Implication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VII:1,1997.8.
  [2]Greenwald,A.G.and Pratkanis,A.R.The Self.In Wyer,R.S.and Srull,T.K.(Eds.),Handbook of Social Cognition Vol.3,129-178.Hillsdale,NJ:Erlbaum,1984.
  [3]Greenwald,A.G.,Carnot,C.R.,Beach,G.,and Young,B.Increasing voting behavior by asking people if they expect to vote.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2.2,1987:315-318.
  [4]Hofstede,G.Culture’s Consequences. Beverly Hill,CA:Sage,1980.
  [5]Kraut,M.H.Effects of social labeling on giving to charit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9,1973:551-562.
  [6]Rahim,M.A.A measure of styles of handling interpersonal conflict.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6.2,1983:368-376.
  [7]Samovar,L.A.,Porter,R.E.,and Jain,N.C.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lmont,C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2003.
  [8]Stewart, E. C. American Cultural Patterns: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Pittsburgh: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1972.
  [9]Ting-Toomey,S.Intercultural Conflict Styles:A Face-Negotiation Theory. In Kim,Y.Y. and Gudykunst, W.B.(Eds.),Theori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verly Hill,CA:Sage,1988:213-235.
  [10]Triandis,H.C.The Self and Social Behavior in Differing Cultural Contexts.Psychological Review.96.3,1989:506-520.
其他文献
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对化学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这种现象,
摘要: 作为具有明显职业特征的教师语言,在外语教学中应具有重要的组织教学和示范的功能。本文回顾了教师话语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并分析了教师话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特点,提出了教师话语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关键词: 教师话语 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    1.引言  教师话语不仅是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工具,同时还是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它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
摘要: 中专(中师)英语教学一直是职业学校英语教师关注的话题。如何全面提高中专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每个从事英语教学的中专教师孜孜以求的命题,我在探索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中专英语教学 学习方法 课堂气氛 指导力度    一、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学习方法得当,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不仅费时费力,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还会使学生丧失信
作为初中的一个重要学科,英语是每一位学生都必须要掌握的一门语言.在往常的教学过程当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感到乏味无趣,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
摘要: 鹰潭市的英语培训市场表现为英语培训机构繁多而复杂、英语师资短缺而不正规、英语培训内容层次不一等特点。同时,鹰潭市的英语培训市场也存在着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外部监管不严不力、某些培训机构急功近利等问题。本文从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建立有效的行业自律和形成有力的监管机制等方面来谈谈保障英语培训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社会英语培训 问题 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培训可以说成为当前热
“对话式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课堂增添了活力,对学生的个人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数学作为基本学习科目,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着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开发学生学
摘要: 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多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尤其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投影式英语教学。本文试从《大学英语》(全新版)的教材编排和课堂教学来分析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教师并不是“鼠标点击者”,而应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关键词: 多媒体 教师角色 主导者    1.引言  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多媒体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已被广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从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
情感可以反映人的内心活动,人们往往通过情感的外漏表达想法.小学基础课程改革以来,课堂中情感的教育还是教师所忽视的,但随着社会发展,教师对情感教育有了不同的看法,且更加
|摘要: 本文在分析了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高职院校专业英语的教学定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方法等方面作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英语 专业英语教学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交流的广泛化和多样化的步伐不断加快,社会对高等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的外语能力,特别是外语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着一个交往日益频繁和竞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