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CRT联合沙利度胺、GEMOX方案化疗对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疗效分析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r349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沙利度胺、GEMOX方案(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化疗对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将2015年3月至2018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收治的100例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化疗组(n=50)和联合组(n=50)。化疗组给予沙利度胺、GEMOX方案化疗,联合组在化疗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3DCRT。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分别为(8.76±2.69)μg/L、(76.17±10.12)×103 U/L、(169.85±78.97)×103 U/L,均明显低于化疗组的(12.46±3.47)μg/L、(104.56±14.38)×103 U/L和(312.45±71.36)×103 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59,P<0.001;t=11.416,P<0.001;t=9.474,P<0.001)。联合组临床获益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4.0%(32/50)、88.0%(44/50),均分别高于化疗组的42.0%(21/50)、72.0%(36/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57,P=0.028;χ2=4.000,P=0.046)。联合组患者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便秘和脱发发生率分别为20.0%(10/50)、24.0%(12/50)、30.0%(15/50)、12.0%(6/50),化疗组分别为14.0%(7/50)、16.0%(8/50)、24.0%(12/50)、8.0%(4/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638,P=0.424;χ2=1.000,P=0.317;χ2=0.457,P=0.499;χ2=0.444,P=0.505)。

结论

对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给予3DCRT联合沙利度胺、GEMOX方案化疗能显著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增强近期疗效,且不会显著增多和加重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随着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抑制剂的发展,第二代联合免疫抑制剂应运而生。作为一种PD-L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双功能融合蛋白,M7824可在拮抗PD-L1通路的同时捕获TGF-β,有效增强免疫应答,减少免疫逃逸及耐药性的发生。该药物在多个临床前研究中取得显著疗效,然而其适应证、安全性、有效性仍需大型临床研究数据证实。
赖氨酸去甲基化酶6(KDM6)作为表观遗传修饰中重要的修饰酶参与组蛋白H3的去甲基化调控,在胚胎发育、炎症及疾病发生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表明KDM6参与多种肿瘤(胰腺癌、肠癌、胃癌、乳腺癌、膀胱癌等)的发生发展,影响肿瘤的增殖、转移、预后及化疗耐药,因肿瘤背景不同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主要的肿瘤致死原因,其5年生存期从4%到17%不等。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的85%以上,大约40%的NSCLC终末期与胸膜转移相关,导致胸腔内出现恶性胸腔积液(MPE)。MPE主要发病机制为肺癌或其他部位恶性肿瘤及原发恶性肿瘤侵犯胸膜所致,往往预后差、生存期短,中位生存期仅3~12个月。随着疾病的发展,MPE可引起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极大地影响
目的探讨肿瘤恶病质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确诊的70例肿瘤恶病质患者,其中肺癌30例、消化道肿瘤35例、乳腺肿瘤5例。根据《欧洲肿瘤恶病质临床分期》标准对入选的肿瘤恶病质患者进行分组,恶病质期组21例,恶病质前期组49例,另外选取10名健康参与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不同癌种患者体重下降百分比、各组实验室
Hippo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调控细胞增殖和分化的重要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中多种蛋白和基因尤其是下游的YAP在结直肠癌的发生、转移、耐药、复发中发挥重要作用。YAP及相关基因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放化疗药物耐药性的靶向标志物。针对Hippo信号通路基因网络的靶向治疗与联合用药为治疗结直肠癌提供了新的思路。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PCG)患者血清微小RNA-335(miR-335)和微小RNA-155(miR-155)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PCG患者(PCG组)和5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各组血清miR-335和miR-155水平,分析血清miR-335和miR-155水平与PCG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不明原因发热并发嗜血细胞综合征(HPS)病因复杂,易误诊、漏诊。发热是结缔组织病的常见症状。部分结缔组织病可继发HPS,还可并发恶性肿瘤,以淋巴瘤多见。部分淋巴瘤可导致自身免疫系统紊乱,产生自身免疫性抗体,与结缔组织病难以鉴别,无明显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瘤更不易与结缔组织病相鉴别。本例患者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误诊为结缔组织病,患者以反复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淋巴结肿大,后继发HPS,多次骨髓穿刺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