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看车

来源 :经营者·汽车消费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ingdeaiqing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并非想象中有很多高档车跑在路上,相反,目光所及几乎全部是两厢小车和MPV,且95%以上都是日本品牌,就连奔驰、宝马这些强势的德国品牌也会孤零零地淹没在本土汽车大军中。
  
  到日本本州旅游的游客,通常会走名古屋至东京的线路,这条线路相当于从农村一路玩儿到城市,既可欣赏郊区美景,亦可领略城市繁华。
  刚一入日本,就会惊叹——如此一个岛国竟有超过30个机场,其实,飞机在日本各种交通方式中算不上什么,最贵的交通工具反而是出租车,其次是新干线,而乘坐飞机的价格比起前两种可要便宜多了。
  如果在日本想乘坐出租车去某地,要么周围人会瞪大眼睛问你是否发疯,要么就会被认为是十足的有钱人。这么说吧,在北京打车1小时,300块钱绰绰有余,而在日本如果乘坐1小时出租车,要花费相当于人民币3000元左右。一想到这价格,我们走在日本马路上都不敢轻易抬手,生怕被哪个出租车司机误会。
  日本并非想象中有很多高档车跑在路上,相反,几乎目光所及全部是两厢小车和MPV。特别是在东京以外的地方,汽车造型几乎都长成长城酷熊那样,而且路上95%以上的车都是本国品牌,最多的还是丰田。
  很多农村人家的小车库几乎都停着两辆车——辆皮卡、一辆两厢小车。至于咱们国内热衷的三厢加长轿车,在日本少之又少,盖系地窄人稠资源有限之缘:故罢。
  街道上经常可见熟悉的日系车,比如丰田雅力士(在日本的名字是VITZ)、日产玛驰、丰田普锐斯、铃木天语等,但有趣的是,不少品牌却与国内呈现的景象大不相同。
  比如斯巴鲁,一向以技术见长、并多以SUV见诸于国内的中高端品牌,在自己本土竟以皮卡和两厢小车居多。偶尔可见讴歌和英菲尼迪,却都若无其事地挂着主品牌本田和日产的标志,一反在中国摆出的高端范儿。
  虽然东京的街道上三厢车开始变多,偶尔也能看到奔驰、宝马、保时捷这些德国车的影子,不过为数不多的几辆也都孤零零地淹没在庞大的本土汽车大军中了,这场景若被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看到,可真够令人羡慕的。
  日本尤其是东京消费高是出了名的,若四人吃一顿烤肉,花费人民币2000元左右也只能吃到半饱。想吃到解馋?餐厅的账单能吓你一跳。
  可这个国家汽车价格之低,却让人恨不得藏一辆在行李里带回来。一辆全新丰田VITZ只要375000日元。合人民币2万5千元左右,而雅力士在国内的售价最低也要7万元。
  几乎所有到日本东京的游客都会参观位于台场的丰田汽车馆,这个共三层的展馆,场地面积这2万4千多平方米,展示丰田公司自成立以来的近百款经典车型。
  很多车型在国内从未见过,更有意思的是,几乎每款车都有自己的一个LOGO,这些LOGO都长在前脸儿上,而我们熟知的“牛头”标则只有标在车尾的待遇。
  这让我想起我们刚到日本时,误以为发现了很多不知名的汽车品牌,可当车开过去看到车尾的LOGO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还是丰田车”。
  丰田汽车馆里,一款车的内部设计一下就吸引了我——司机座椅和驾驶座倚中间的挡把和手刹不见了,两个座椅连在一起看起来像个大沙发。
  我可来不及细想那些操作系统哪儿去了,只是一个劲儿地做起白日梦——若开这辆车该有多惬意,仿佛坐在一个宽敞的沙发上驾驶,即使遇到堵车也不必烦躁,随时躺下来休息一会,等到后面“嘀”了再起来也来得及啊!
其他文献
虽然奔腾B50第一次改款,外观并没有大变化,但在内饰、配置、性能调校上的升级却能数出171项,其中被贴上重点标签的有16项,包括大灯延时功能、120km/h超速报警、整车座椅软化、BOS刹车优先系统等。不过也有一点儿都没变的,比如价格,与不少动辄小改款就趁机抬价的做法比,奔腾此番算是颇厚道了吧。    外观变化看轮毂  2011款奔腾B50在外观上并没有太大变化,那怎么区分新老车型呢?这里《汽车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