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圈”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ore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何谓舒适圈?惯常的定义,是指在一个无形的圈子里,有一个熟悉的环境,他可以与认识的人相处,做自己想做的事,在惯性运作下,过轻松自在的生活。不少人认为,年轻人长久处于舒适的环境中,会因为生活安逸而不思进取;只有经历挑战和痛苦,才会变得成熟。也有人认为,每个人的舒适圈是不一样的,闲散者觉得喝茶发呆很舒适,拼搏者则觉得工作加班很过瘾,孤僻的人觉得独处是天堂,擅交际者则觉得狂欢是乐园……还有人认为,年轻人选择停留在舒适圈并无过错,有安全感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不断成长;而贸然“跳出舒适圈”,则有一定的风险。还有人认为,对于舒适圈的判定,每个人的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每件事的表面现象与背后本质也许大相径庭。
  如何准确理解和看待舒适圈?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佳作展示一
  跳出舒适圈,成就新自我
  ◎滕舒童
  研究者在观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时发现,相同情况下,普通运动员喜欢练习已掌握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更喜欢练习未掌握的动作。是停留在“舒适圈”巩固已经掌握的技能,还是在困难与失败中超越自我?选择,影响着结局。生命犹如一棵长满果实的大树,果实的品质有无限可能性。跳出舒适圈,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有的人可能会说,舒适圈里有熟悉的应对方式,有一切尽在掌握的满足感。这句话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避难就易是人的本性,困难和容易之间,每个人总是习惯性地选择后者。但著名行为学家这样说:“逃避令我们害怕的场合和任务,是世上最自然的事。当我们逃避时,可能会暂时缓解焦虑和恐惧,但下次遇见,还是会焦虑、恐惧和逃避,没有成长。”只有跳出舒适圈,才能在磨砺中成长,才能成就新的自我。
  要想跳出舒适圈,必须要有危机意识。2000年,华为销售额达到220亿元,利润以29亿元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任正非提笔写下了《华为的冬天》。他在文章中强调:“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海远航……”正是这种深入骨髓的危机意识,始终帮助华为高速发展。正因为具备这种意识,华为才能在面对美国的限制打压时,有底气宣布自己在芯片和操作系统方面早有“备胎”。是始终保持清醒的危机意识,让华为“跳出舒适圈”,成为全球举足轻重的科技巨头。
  能够跳出舒适圈,必须有“断舍离”的勇气。周有光50岁前是经济学教授,50岁后进入到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主持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100岁时还不肯停止奋斗,在多个领域出版了多部著作。商届传奇人物马云,30多岁时,辞去大学教师的工作开始创业,创建了阿里巴巴王国。正是勇于跳出舒适圈,去追求自己的梦想,马云方才有今日之成功。不为已有功名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生命之树自然会挂满累累果实。
  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的目标伟大。高远的目标,寄托着理想和信仰,能激励精神、催人奋进。高原之上有高峰,目标远大者从不满足于某个特定高度,他们常常自觉选择离开舒适区,艰难踏上新征程。面对生命这棵大树,只要积极努力,不断进取,就可以不断成就自我的新高度!
  这篇作文从个人的角度,着眼于“怎么样”的层面论述自己的观点。作文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素材鲜活,运用得体。结合任正非《华为的冬天》提及今天华为的“备胎”转正,还有周有光、马云的素材,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二是议论分析做到了理例结合。在任正非与华为、周有光与马云的相关材料引述之后,作文紧扣“跳出舒适圈”议论分析,没有游离或跳出话题。三是比喻论述成为亮点。作文前后两次将生命比喻成“一棵长满果实的大树”,并用它有机关联全文,前后照应。
  思路导航
  这道作文题目围绕“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倡导“奋斗是青春的底色”“青春在磨炼中成长”等基本理念,也并不妨碍考生进行多维思考与辩证思考。这道题目既引导考生思考“青春应该怎样度过”,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也引导考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多维、辩证地思考青春与人生的真谛。
  1.就材料中“不少人”的观点思考。考生可以从分析“舒适圈”的消极意义入手,着眼“跳出舒适圈”这一角度立意,如:勇于跳出舒适圈,做更好的自己;不做“温水之蛙”,别当“积极废人”;青春在打磨中成长,人生在磨炼中成熟。
  2.就材料中“也有人”的观点思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舒适圈,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这一角度是一个多向发散的角度,考生写作的立意可以为:性格与爱好决定一个人的舒适感受;“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不同的人对舒适圈的感受大不一样。
  3.就材料中“还有人”的观点思考。从分析“舒适圈”的积极意义入手,作文的立意可以为:身处舒适圈,是遵从内心的选择,能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选择“跳出舒适圈”要谨慎,不妨在稳定且安全的地方扎根生长,让自己活成一棵树。
   4.就材料中“更有人”的观点思考。针对自我和他人对“舒适圈”的不同认知,从自我与他人(或“表象与实质”)的角度谈关于“舒适圈”的多维思考。作文的立意可以为:表象“舒适”的背后也许有不一样的人生体验;青春的底色是努力与奋斗。
  佳作展示二
  谨慎“跳出舒适圈”,不妨“站成一棵树”
  ◎石逸彬
  近几年非常流行一个话题,叫“跳出舒适圈”。很多人认为,如果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人会变得颓废,不知上进,最终被社会和时代所抛棄。于是许多年轻人纷纷付诸行动,盲目选择“跳槽”,且美其名曰“迎接新挑战”。但现实往往很残酷,离开自己熟悉的领域,去挑战新事物,笃定“只有不舒适才是成长”,以为前方是“痛并快乐着”的光明未来,却不免再一次陷入茫然,甚至被生活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盲目相信“舒适圈”理论,贸然“跳出”却跌得鼻青脸肿的人,绝不是个例。一些人之所以会受挫,是因为陷入了“舒适圈”误区。所谓“舒适”,是指舒服、放松、稳定而有安全感的心理状态。简单地说,身处舒适圈,应该感到如鱼得水。很多人还远未达到“舒适”的状态,却误以为自己身在舒适圈,慌慌张张地决定跳出去。这就像以为自己所处的水域之外才有自由的鱼儿,犯了常识性错误却不自知。
  其实,那些喜欢自我挑战且获得成功的人,从来不会贸然跳向另一个全新领域。股神巴菲特富有而果敢,对待舒适圈外的一切事物仍然小心翼翼。他这样说:“我们要确定我们的选择是对的,对于不懂的我就不投资。”像巴菲特这样有足够成本试错的人尚且如此,何况普通人呢?如果待在舒适圈內,仍然能够拥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何必非要折腾自己?千万别以为跳出舒适圈,就能够磨砺自己,走上人生巅峰。盲目转移阵地,代价可能是惨痛甚至惨烈的。就像《西游记》里的唐僧,贸然走出孙悟空为他画的圈,结果落入了妖精的魔爪。
  退后一步说,选择“跳出”之前,至少要作好准备。《哪吒之魔童降生》的导演饺子,原本打算完成学业后成为医生,捧着铁饭碗过日子。接触动画制作后,他才发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但他并没有盲目转行,而是在网上找了许多人的作品,与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一番对照后,觉得自己在这一行业还是有希望的。基于这种理智的判断,他才选择了转行。如果没有提前了解动画行业,潜心磨炼自己的动画技术,或许就不会有那个不认命的“魔丸”哪吒。所以,跳出舒适圈之前,必须磨刀擦枪。不带武器上战场,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
   现实生活的机遇和风险总是相伴相生的,而判断形势真的很难,尤其是在自己不擅长、不熟悉的事情上。踏实工作,将手上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做好,也许是最好的选择。真正的高手总是在舒适区里自律,而有的人却总是在舒适区外“自虐”。所以不必把“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不求上进的人的”之类的“心灵鸡汤”奉为圭臬。也许,人更应该活成一棵树,立定在一处,让根扎得更深,脚站得更稳,这样才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考生善于从生活中取材,着眼材料中“很多人”的观点引出话题;然后就事论事,分析这些人的认识误区,由此及彼的拓展论述部分。考生先反后正,以退为进,论述“跳出舒适圈”的可能性后果,进而阐明即使选择“跳出”,也要做好准备的道理。考生对论述尺度的把握准确,观点毫无偏颇之处。结尾强调基本观点,阐释标题含意作结。
其他文献
要做到关键时候能冲得上去。  经过近40天的奋战,辽宁对口支援湖北襄阳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于3月21日返回沈阳。医疗队医疗管理组副组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副院长刘学勇终于松了一口气。2月12日,刘学勇带领第一批援襄阳医疗队到达一线,他们不仅带了4台呼吸机、14台高流量氧治疗仪,以及防护服、N95口罩、隔离服等300多箱医疗物资,还准备了大量生活物资,希望尽量保持一段时间的自给自足,少给当地添
期刊
爱心点燃希望。   每天乘车往返于医院和驻地,火神山医院感染二科二病区主任王辉亲眼见证了这座英雄城市渐渐恢复活力的过程。紧急驰援武汉前,王辉担任海军军医大学905医院呼吸科主任。两个多月来,从汉口医院转战火神山医院,王辉一直战斗在抗疫一线。病房救治患者的紧张与忙碌、送别出院患者时的欢笑与感动……谈起这60多天的战“疫”经历,王辉感慨不已。  20多天前,患者老杨从其他医院转到火神山医院时,情绪十分
期刊
时近新年,火车站又迎来了人流高峰期,菜场里也迎来了一大批采购年货的人。  上好的猪肉,霜冻的白菜,鳞片如指甲盖大的鲜活草鱼,无不成了抢手货。坐在公交车上,缓缓经过一个菜场,“吱”地一声,公交车停了下来。  上来了几个人,手里拎着一袋又一袋的猪肉和鸡肉,用本地话互相交流着:“这儿的肉蛮便宜的。”一个红色袋子里,依稀装着一串串的辣肠。这些辣肠一看就是纯手工的,因为和妈妈做的一样。前几年,妈妈为了我这只
期刊
破讷沙头雁正飞, 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 泉:泉水名。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鹈泉:泉诗。  试题解析:此题属于诗歌题材考察。解题需要有较为丰富的诗歌积累,然后从典型的意象入手。诗歌按题材可分为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借古抒怀诗、羁旅思乡诗、边塞诗等等。诗中“战初归”和“寒光生铁衣”都显示了诗歌的题材。  答案示例:边塞  2.请
期刊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答:析方法:以人物(行动、神态、心理)及题分析方法:以人物(行动、神神,态、心理)及  试题解析:该题为人物形象归类题型。试题分析方法:以人物(行动、神态、心理)及自然环境为依据,进而得出诗人的情感
期刊
让你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过去一年的中国和世界,你会写下什么样的答案?最近这一个月,不少网友都推荐了自己心目中的年度字词。五大候选国内字分别是:爱、稳、融、创、减;五大候选国内词分别是:我和我的祖国、5G、学习强国、硬核、我太南了;五大候选国际字分别为:难、脱、火、芯、霸;五大候选国际词分别是:巴黎圣母院、区块链、贸易摩擦、黑洞照片、脱欧。  年度字词让网民的日常生活百态跃然纸上,也总有一两个字词如
期刊
作文的开头与结尾,由于在文中所處的位置比较明显,对作文有关内容信息的传递是最有效的。假如考生能在这些方面精心打造“亮点”,传达、强化作文的主要信息,阅卷老师就会被这些亮点所吸引,并对其产生认同感。  技法点拨  1.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这是考生最常用的作文技法之一,其具体形式为:开头开门见山提出中心,结尾照应开篇,强化全文主题。如:  (首)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
期刊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1.诗人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答:析方法:以人物(行动、神态、心理)及题分析方法:以人物(行动、神神,态、心理)及  试题解析: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解析本题一可先看标题。标题对作品而言,为眼
期刊
“冰花男孩”因其家庭贫困、头顶风霜去上学而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关爱与问候,对此我感受到人性的光芒,但是,我对这种现象又有些不安。他会不会因为受到环境和父亲的影响,而有了不劳而获的心理,从此不努力读书,甚至去向他人或社会索要钱财,却还认为这一切是理所应当的。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真理。一
期刊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每个人都有秘密,隐私保护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大自然也有秘密,科学探秘已经变成时代热潮。  1.概念理解:所谓“秘密”,它与“公开”相对,指有所隐蔽,不为人知的事情。“隐私”,指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属于秘密的范畴。“秘密”的内涵丰富,因人的社会身份不同,可以表现为个人、家庭、单位、行业、地区、国家等不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