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鸡毛飞上天

来源 :中国扶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a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说鸡毛不能上天?这是当年毛主席说过的话,这句励志的话讲的是很难办的事办成了,不能办的事办到了。毛主席当年说过的这句话,深深地烙在卢氏人心上,卢氏鸡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带领卢氏贫困农民从养鸡开始,走出贫困,真的让鸡毛飞上了天。
  卢氏县名的由来
  芳菲四月天,坐在北京去洛阳的高铁上,一路西行。窗外是一望无际的春色:红了,绿了,近了,远了……此行的目的地是卢氏县,一个心仪已久的城郭。
  卢氏县地处河南省西南,与陕西省的洛南、丹凤、商南接壤,横跨崤山、熊耳山、伏牛山三大山脉,以熊耳山为界,南为长江流域,北为黄河流域。全县8镇11乡,353个行政村,37万人口,总面积4004平方公里,是全省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海拔最高的深山区贫困县、革命老区县。1934年红25军征战中血沃中原,并在伏牛山创建了豫鄂陕革命根据地。据史载,红军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这里诞生。这里播撒过革命的种子,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
  关于卢氏县地名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来自“卢寡妇的传说”,一种说法来自“卢敖得道说”,还有一种说法来自“古国说”。更接近的一种考证说,卢氏县始建于汉武帝元鼎4年(公元113年),是河南地域最广袤的县城。


  时光荏苒,有近两千年文明史的卢氏县,今天山依然,水依然,人依然。这里没有现代工业,只有传统的农耕文化;这里没有现代化交通,这里的人祖祖辈辈以大山为伍,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这个“藏在深山人不识”的县城,至今仍戴着一顶贫穷的帽子,是河南省最贫困县之一。
  公元2015年,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发出2020年全部脱贫的动员令之际,为了更好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的战略,积极推动卢氏县全面脱贫,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菜源卢氏鸡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积极探索脱贫致富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助贫脱贫的新路子。
  卢氏鸡的唱白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道鸡鸣见日升。”这是当年王安石为鸡写下的诗句。鸡,作为家禽,为农家人所熟悉。它便于饲养,温顺可爱,鸡生蛋,蛋生鸡,生生不已,被农家人称之为“家庭银行”。
  卢氏县,养鸡的历史不少于2000年。可农家人靠养鸡发财致富的并不多,原因是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销售渠道窄。养鸡真的不能致富脱贫吗?菜源卢氏鸡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相信“鸡毛能上天”的论断,并做了有益的尝试。
  5月15日,一个阴雨霏霏的日子,笔者在公司负责人王雪霞的引领下,来到卢氏鸡育种场参观见学。
  场院不大,满眼绿树红花,绿树花丛中掩映着排列整齐的鸡舍,分别是育种场、孵化场,育雏场、育成场……孵化场林立着两台孵化机,每台孵化机可一次孵化2万只雏鸡,年生产量达70多万只。这就是规模。正在产蛋的成鸡有5000多只,每天产蛋2000多只,这就是收益。公司年供卢氏绿壳蛋鸡苗1000万羽,能直接带动1000-2000个贫困户脱贫,每户年增收可达2-3万元。
  八山一水一分田,这是卢氏的地貌格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生态形成了适宜卢氏鸡生存的独特地理环境,使卢氏鸡拥有广阔的活动空间和得天独厚的天然屏障。卢氏鸡饲料以玉米、大豆为主,卢氏县是农业县,以种植玉米、大豆、小麦为主,农作物生产周期长,营养丰富,为卢氏鸡提供了优质饲料。卢氏鸡肉质鲜嫩,味道可口,是理想的天然保健品,被誉为“鸡蛋中的人参”。
  卢氏鸡是一个古老而优良的品种,它具有个体轻巧、觅食力强、产蛋多等优点,更为奇特的是卢氏鸡生的是绿壳蛋,在国内外极为罕见,是河南省家禽三大优良地方品种之一,投资小、风险小、见效快、效益高、易操作、带动能力强,是解决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卢氏人的情怀
  王雪霞,有一个十足的女性化名字,做的却是十足的大男人做的产业。他是菜源公司董事长,卢氏鸡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是他的子公司。
  准确地说,王雪霞不是卢氏人,他祖籍是河南汝县,可他的事业在卢氏,他的梦想在卢氏。
  高中没有毕业便参加工作,他深感遗憾,也有人羡慕他,羡慕他有了工作,有了公务员的身份。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时间不长,他居然辞了公职,干起了个体。有人替他惋惜,他却要选择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从工人到班组长再到厂长,他一路走来,一路辉煌,直到头戴“王冠”。十年辛苦不寻常,就在事业走向巅峰之际,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他发迹的工厂,一个华丽转身,投身于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开发行业,凭借超人的智慧抓住商机,他很快成为该行业的一匹“黑马”,为企业的发展积累了“第一桶金”。
  王雪霞和卢氏结缘在2010年他来卢氏投资创业。从当地政府部门得知,卢氏县是革命老区,1994年被国家列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卢氏县经过多年的开发式扶贫,虽然解决了部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加之2007年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出现大量返贫人口。为了实现全面脱贫,卢氏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领导小组,把卢氏鸡作为扶贫开发项目,大力扶持。
  作为一个有实力有能力有担当的企业家,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到扶贫脱贫这项伟业中来。得知卢氏县的现状和卢氏脱贫攻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王雪霞立即召开董事会,迅即成立卢氏鸡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该项目总投资1.8亿元,建育种场一座,孵化场一座,育雏育成场一座,蛋鸡场十座。该项目可直接安置400人就业,直接带动500-1000个家庭脱贫,辐射带动5000-10000贫困户从事卢氏鸡养殖,可使全县卢氏鸡饲养规模达到1000万只以上。
  王雪霞介绍说,通过项目开发,公司为农户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物质支持,促进卢氏鸡特色产业安置,实现企业增效、农户增收;通过优先扶持贫困户,促进其尽快脱贫致富;通过示范带动,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化扶贫、精准扶贫、重点扶持、滚动发展,提高科技扶贫效果。


  卢氏鸡项目负责人介绍说,我们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由菜源公司进行纯种繁育、生产指导、产品供销,贫困户按照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模式放养。公司和贫困户签订回收合同,结成利益共同体,互惠互利,实现公司和贫困户双赢。同时积极筹建成立卢氏鸡养殖合作社,提高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确保农户利益。
  养鸡可以脱贫,养鸡可以致富。离开卢氏鸡繁育场,我耳边又响起当年毛主席说过的“谁说鸡毛不能上天”的名句,是的,我们拭目以待:卢氏鸡毛飞上天!
其他文献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拥有健康,看得起病,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如今,在我国全面小康的征程中,健康扶贫的阳光,正更加精准地聚焦在穷人身上。3月7日上午,省部级领导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专题研讨班上,在介绍健康扶贫工程开展情况时,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培安着重介绍了贵州赫章县和湖北红安县的做法,传达了让穷人看得起病的信心和探索方案。  健康扶贫责任重  “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贫穷与疾
期刊
“中央提出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加强水利扶贫工作,充分发挥水利的基础性、先导性、保障性作用,加快补齐补强贫困地区水利短板。”3月7日,省部级领导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专题研讨班上,在介绍水利扶贫工作时,水利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矫勇的发言令人振奋。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也是一个对水一往情深的农耕文明的民族。天旱时,
期刊
5月22日,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与新加坡连氏援助组织(以下简称“连援组织”)合作实施的贫困村安全用水项目表彰及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中央组织部组织二局六处副调研员曹伟军、外交部办公厅扶贫办副主任孙静、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胡富国出席表彰活动并讲话,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郭东坡、温克刚、谷永江、袁文先,新加坡连援组织理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陈询吉出席活动并为优秀项目代表颁奖。
期刊
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贵州省的脱贫攻坚战任务艰巨。2014年,贵州全省有农村贫困人口623万,占全国贫困总数的8.9%,贫困发生率18%;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0个,有934个贫困乡、9000个贫困村;在国家确定的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贵州省有武陵山区(16个县)、乌蒙山区(10个县)、滇桂黔石漠化区(44个县)共70个规划县,覆盖全省85.3%的国土面积。 
期刊
中央从实际出发,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机关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经受实践磨练,切实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平台。作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是党员干部接触农村工作的重要一环,农村工作是保持稳定的前沿阵地,也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第一书记”还承载着加强干群鱼水情、稳固基层基础的使命,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初衷虽好,但也
期刊
海南省秀英区石山镇是一个在火山口边上的小镇,火山喷发给农作物带来了特殊的养分——硒。“富硒的荔枝、黑豆等石山特产都是好东西,但藏在‘火山’人不识,卖不上好价钱。”安徽朗坤集团董事长徐珍玉说。  2016年1月16日,朗坤集团承建的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运营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的正式揭牌运营使这里的贫困农民第一次感受到了技术带来的改变。任何农业生产要素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到一起,并可以不断地创造农产品销售
期刊
3月7日下午,省部级领导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专题研讨班上,在介绍交通扶贫工作时,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总规划师戴东昌饶有兴致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春节前,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收到一封来自西藏的信,写信的,是西藏自治区墨脱县背崩乡背崩村的支部书记全胜。  信中说,2013年秋,墨脱公路竣工了,墨脱县有了公路。后来,公路又修到了背崩村,路通后,背崩村的许多村民兴奋地去了县里,甚至跑到拉萨见世面,购置了家
期刊
“十二五”是我国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的五年,数千万人口脱离贫困梦魇,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说起“十二五”之初的2011年,中国扶贫开发事业有多个历史节点值得铭记: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正式发布、扶贫标准大幅上调至年人均收入2300元……  过去的五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工作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度、宽领域、
期刊
14岁的维吾尔族孤儿沙合娜依将“县百名优秀生”的奖牌挂在胸前,站在自家门口等待着解放军第309医院援疆医疗队,就像是在等待着从远方归来的亲人。  一年前,沙合娜依的奶奶因一场车祸陷入生活困境,手术后又因经济困难身体一直没能痊愈。从小跟随奶奶生活的沙合娜依眼见奶奶在病痛中挣扎,难过又无奈,根本没有心思好好学习,在班里一向名列前茅的他,成绩一度一落千丈。  沙合娜依的家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
期刊
在本次研讨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再次同学员们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扶贫战略思想。“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是管长远的,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越不办教育就越穷”。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  2015年冬月的北京城,气温持续走低,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下称“《决定》”)的出台却让人备感温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