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家兴是去年考入省水利厅的,对于程家兴,对于程家兴一家,对于现在的求职者,这才算捧上了“金饭碗”。本来,捧上了“金饭碗”,又是在省厅工作,这第一个春节回家,比当年考上大学更让自己及其全家脸上有光彩。程家兴此时的烦恼,既不是因为买不到春节回家的车票,也不是因为工作上出现了难题,却是因为即将到来的父亲。
入职以来,有着高中文化水平的农民父亲,不时地打电话了解他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并且以自己的经验时时提醒儿子要注意的方方面面。程家兴也很珍惜这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学习努力,工作肯干,处室的上上下下都喜欢这个新来的年轻人。程家兴也经常不断地把处室里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关心、照顾及时地告诉父亲,既是工作小有成绩、局面不错的一份小得意,也是为了让家里人放心,似乎还有一点,就是为了证明父亲指导有方。
就在一个星期前,父亲建议他在春节放假前,带点礼物提前给帮助过自己的人拜个年,以表示感谢。这一点,程家兴不是不明白,他也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可送哪些人,送什么,怎么送,真让程家兴犯了难。还是父亲以自己的经验,最后决定:送三份礼,处长、分管副处长、带自己的“师傅”各一份;礼物由父亲亲自送来,每份礼物两样,自己家养的两只草鸡和十斤草鸡蛋。父亲亲自送东西来,当然也带有现场指导的意思。
程家兴也提不出更好的送礼方案,只能按照父亲的办法来。可他的心里一直在犯嘀咕:送这么点东西,人家在乎吗?就以省城一般单位的收入,这礼也太轻了,送了是不是还不如不送?虽然自己入职已经好几个月了,可处长、副处长、师傅的家住在哪里,他也不知道啊。提着鸡上门,万一弄得嘎嘎乱叫的,不仅自己,还有收礼的人,多尴尬。就在程家兴翻来覆去想着这些问题的时候,父亲带着鸡和鸡蛋来了。
鸡是个活物,不能放得时间长。父亲一到,就要程家兴连晚送去。
“要送礼的人家在哪里都不知道,怎么送?”程家兴按照基层送礼物的方法,要把东西放在某个地方,让他们自己去拿。
父亲坚决不同意:“送点东西为的是拜年,上门表示对自己照顾的感谢,不上门了还叫拜年?拜年就要上门!有嘴就是路,打电话问嘛!”
这个方法,程家兴不是不会,他觉得这么点东西,搞得小题大做的,再说了,大城市的人一般都不愿意不是特别亲近的人到家里打扰。这个时候,他们都可能还在外面应酬,打电话也不方便。可父亲一再坚持,程家兴拗不过父亲,只好一一给处长、副处长、师傅发信息,说父亲特意从老家来,带了点鸡和鸡蛋,想给您送去,同时提前给您拜个年,看您是不是方便。经过几个回合的拒绝和坚持,师傅同意他上門并发来了地址,处长让他把东西放在了指定的地方,副处长坚决拒绝并不再回信息。
程家兴按照联系好的,带上两份东西,先将一份送到了处长指定的地点,然后到师傅家,虽然师傅热情地让他进门,但他坚持站在门外轻声说了几句感谢和拜年的话,连门都没进就离开了。
在回来的路上,程家兴的心情有点复杂,他为处长和师傅能够给自己的面子,收下自己的一点心意而感到欣慰,为副处长的坚决拒收感到一点尴尬和不爽,因为自己仅仅就是为了表达一点心意而已。
程家兴顺道买了点卤菜。回到宿舍,他又炒了两个菜,他与父亲对饮起来。几杯酒下肚,父亲又以自己的经验跟他一起分析了这次送礼拜年的一些思考:
我知道,你嫌送的礼轻了。送多少才为重?我们这样的家庭又能送多重的礼?我们送的礼只是表达自己的一点心意,一点真心意。我们送一点东西,要表达的是对人的尊重,不是去以礼作交换,作利益上的交换。收与不收,理解与不理解,心到天知。
礼品礼品,礼见人品。面对送礼,目的不同,想的不同,体现的是送礼人和收礼人的不同人品……
程家兴一边听着,一边看着父亲干完了酒杯中的最后一滴酒。
入职以来,有着高中文化水平的农民父亲,不时地打电话了解他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并且以自己的经验时时提醒儿子要注意的方方面面。程家兴也很珍惜这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学习努力,工作肯干,处室的上上下下都喜欢这个新来的年轻人。程家兴也经常不断地把处室里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关心、照顾及时地告诉父亲,既是工作小有成绩、局面不错的一份小得意,也是为了让家里人放心,似乎还有一点,就是为了证明父亲指导有方。
就在一个星期前,父亲建议他在春节放假前,带点礼物提前给帮助过自己的人拜个年,以表示感谢。这一点,程家兴不是不明白,他也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可送哪些人,送什么,怎么送,真让程家兴犯了难。还是父亲以自己的经验,最后决定:送三份礼,处长、分管副处长、带自己的“师傅”各一份;礼物由父亲亲自送来,每份礼物两样,自己家养的两只草鸡和十斤草鸡蛋。父亲亲自送东西来,当然也带有现场指导的意思。
程家兴也提不出更好的送礼方案,只能按照父亲的办法来。可他的心里一直在犯嘀咕:送这么点东西,人家在乎吗?就以省城一般单位的收入,这礼也太轻了,送了是不是还不如不送?虽然自己入职已经好几个月了,可处长、副处长、师傅的家住在哪里,他也不知道啊。提着鸡上门,万一弄得嘎嘎乱叫的,不仅自己,还有收礼的人,多尴尬。就在程家兴翻来覆去想着这些问题的时候,父亲带着鸡和鸡蛋来了。
鸡是个活物,不能放得时间长。父亲一到,就要程家兴连晚送去。
“要送礼的人家在哪里都不知道,怎么送?”程家兴按照基层送礼物的方法,要把东西放在某个地方,让他们自己去拿。
父亲坚决不同意:“送点东西为的是拜年,上门表示对自己照顾的感谢,不上门了还叫拜年?拜年就要上门!有嘴就是路,打电话问嘛!”
这个方法,程家兴不是不会,他觉得这么点东西,搞得小题大做的,再说了,大城市的人一般都不愿意不是特别亲近的人到家里打扰。这个时候,他们都可能还在外面应酬,打电话也不方便。可父亲一再坚持,程家兴拗不过父亲,只好一一给处长、副处长、师傅发信息,说父亲特意从老家来,带了点鸡和鸡蛋,想给您送去,同时提前给您拜个年,看您是不是方便。经过几个回合的拒绝和坚持,师傅同意他上門并发来了地址,处长让他把东西放在了指定的地方,副处长坚决拒绝并不再回信息。
程家兴按照联系好的,带上两份东西,先将一份送到了处长指定的地点,然后到师傅家,虽然师傅热情地让他进门,但他坚持站在门外轻声说了几句感谢和拜年的话,连门都没进就离开了。
在回来的路上,程家兴的心情有点复杂,他为处长和师傅能够给自己的面子,收下自己的一点心意而感到欣慰,为副处长的坚决拒收感到一点尴尬和不爽,因为自己仅仅就是为了表达一点心意而已。
程家兴顺道买了点卤菜。回到宿舍,他又炒了两个菜,他与父亲对饮起来。几杯酒下肚,父亲又以自己的经验跟他一起分析了这次送礼拜年的一些思考:
我知道,你嫌送的礼轻了。送多少才为重?我们这样的家庭又能送多重的礼?我们送的礼只是表达自己的一点心意,一点真心意。我们送一点东西,要表达的是对人的尊重,不是去以礼作交换,作利益上的交换。收与不收,理解与不理解,心到天知。
礼品礼品,礼见人品。面对送礼,目的不同,想的不同,体现的是送礼人和收礼人的不同人品……
程家兴一边听着,一边看着父亲干完了酒杯中的最后一滴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