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教学 体现人文精神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r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是人文教育的主阵地。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要渗透人文精神,养育人文精神,体现人文价值。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教育;人文价值
  
  语文教学是人文教育的主阵地,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做进步的现代人。即通过提高人文素养使人活得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使现代人拥有更开阔的心胸,更加重视精神追求。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中比较集中概括、提炼和升华了社会生活中人文因素的学科,担负着所选课文内容人文内涵十分丰富,承担着人文教育领头科目的重任.要切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的文化思想,全力打造人文教育的精品典范。语文课堂的设计至关重要。只有科学地设计每一个环节,人文思想才会无声无痕的渗透在整个语文课堂中。
  一、营造课堂氛围,渗透人文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欢乐情绪能刺激大脑皮层兴奋,促使思维敏捷、反映准确,有利于智力活动的操作。正因为课堂主体是愉快投入,因此,每个个体自动展示自己于外部世界,有充分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挫折,期盼获得成功。在这种驱动力的助推下,个体的认知行为就始终保持着合适的定向一一探求课文内容的自然、社会等信息,渴求与自然、他人和谐共处,从而培养学生的胆识和魄力。正如孔子云: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阳光、雨露与土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一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和态度体验、从而主动学习的教学心理氛围。精神的鸟儿只有在辽阔的蓝天上才能张开思想的翅膀,自由地飞翔。语文教学要给学生心灵“松绑”,还学生心灵的“自由”,容忍他们的“出格”,鼓励他们质疑追问的勇气。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有了安全和愉悦感,才会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自由深入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课堂上才会充满欢笑与激情。学生在充满爱的和谐氛围中,潜能如花绽放,个性自由舒张,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美好的人文熏陶。
  二、把握学科特点,追求人文精神
  新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語文学科的两个属性。工具性是就其手段功能而言,而人文性是就其意义内容而言。工具作为载体,是表现方式和承传的基本途径;人文则是灵魂和内容,是工具的蕴涵物.工具作为表象的成分,是凭借和基础;人文作为内涵的成分,是精髓和生命力所在,是目的和结果。人文性不能简单等同于思想性、情感性,工具性也不仅仅局限于基础性、知识性。人文性与人文精神是两个不能等同的概念。人文精神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它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通过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情趣体现出来。人文性是体现人文精神的一种特性。应该说,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属性,语文学科要传达和追求人文精神。把握语文学科特点,找准人文教育的着眼点。着眼于人的精神和人的价值。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那么就违背了人文教育的宗旨。语文人文教育要追求对学生的人生关怀、人性关怀。人文教育的实质是精神性的、智慧性的,达不到精神层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教育。
  尊重主体人格和人权。人文教育思想认为,全部的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应富有人道精神,把人当人来关心和对待,不能见物不见人。受教育者人格的完善、尊严的维护,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尊重他们的自我意志.要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平等宽容的师生关系,倡导民主合作、教学相长的教风。
  语文教学提倡寓学于乐。那种压抑人的天性,机械重复罚抄作业,完全把学生当作机器,根本不考虑学生感受的做法,是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智力发展的一种摧残,是不人道的做法。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在顾及自己具体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需要和感受。语文课堂应成为“快乐之家”,学习语文过程应成为“快乐之旅”。
  三、采取适宜对策,养育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养育具有诸多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有助于教师进行人文教育时采取适宜的对策。
  人文教育具有渐进性和不可间断性。人文精神的跃进不一定随着知识或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容易在时间上丢失,在空间上被阻断。人文教育是一种自觉的精神守护和培育,表现在不断地、自觉地探索和调适中,放弃这种努力,人文精神就要消减乃至堕落。因此,人文教育应当是不间断的、连续性的教育,从小时抓起,直至终身,不能一个阶段就停止。
  人文精神的培育需要一种群体性。在人文领域,经验比理论对人的影响要大得多。个体的精神滋养源自一个整体,在一个较大的空间中才能不断地进行经验积累,呼唤纯真的心灵。教学中,不能搞精英教育或层次教育,要面向全体,塑造集体的“整体灵魂”,培育主流思想。
  四、注重素质教育,体现人文价值
  语文教学肩负着丰富人与社会知识,启迪人们的智慧,间接地影响人们对于人与社会的态度及行为方式的重任。担负此重任的基本途径就是将语文学科教育与人文实践活动相结合。
  语文人文教育不能等同于语文学科知识教学.人文教育离不开学科知识的教学,但绝不等同于人文学科知识教学。人文教育最易流于形式,变成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精神是可以感受而难以言传的,它要求教育者用心去体会、去挖掘、去展现。而人文知识则是明确的,是容易传授和学习的。再者,考试只能考人文知识,考不了人文精神,从应试的角度考虑,教育者也容易把学生掌握人文知识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应该与实际联系在一起,体现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
  语文人文实践活动是人文素养成长的必由之路.一个人人文素养的高低最终是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所有的人文知识,能力与态度只有落实到实际生活中,才有意义.语文学科虽然反映了人文精神的精华,能够给学生人文素养的成长提供各种有益的影响,但它们不等同于实际生活。回到现实当中,现实生活给予学生的影响,对学生人文素养成长作用更为有力、更为实际。
  总之,语文人文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超越的人性观,注重陶冶的课程观,非强制性的方法观。妥善寻找教学与育人的最佳结合点,在“渗透”“滋润”上下功夫,从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各环节仔细揣摩,有机的进行人文教育,最终实现高尚的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课程改革实验稿》.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3]《现代教育思想》.
其他文献
对于城市发展来说,智慧城市是一个必经的阶段,这一点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建设智慧城市,需要很长的时间,涉及到各个方面,而且需求也各不相同,属于信息领域一项长期的工
在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小镇,有一家名叫“向日葵”的餐馆。“向日葵”餐馆的饭菜和别家餐馆的没什么不同,地界也没别家餐馆好,可依然每天都人满为患,很多客人都是从很远的地方特意赶来这里吃饭的。老板吉尼带领着手下18名服务员,每天都忙得前脚打后脚。  而10年前,餐馆可不是这个样子。那时,吉尼的小餐馆刚开张不久,或许是因为偏僻的缘故,生意一直不是很好。吉尼想干完一个月就去罗马,他原来工作过的餐厅正需要一名主厨
一、对实验的育人功能认识不足  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和规律、提高实验能力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科学思维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等科学素养方面的独特育人功能,是任何知识所不能取代的。从教师对实验教育价值的认识的调查可以反映出:当前物理教师的实验教学观只停留在知识或技能的层面上。因此,教师应在当今教育改革的世界背景下,重新审视和深刻认识实验教学的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合作、交往、互动,倡导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关键词:学习方式 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
【摘 要】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英语的使用范围也愈加广泛,逐渐成为是一个重要的交际工具。尤其是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英语的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所以,学好英语是每个中学生必不可缺的科目。进入高中,我们才开始了真正意义的英语学习,而高考则是检验我们英语运用水平的一个直接手段。  【关键词】 科学技术 课程整合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成绩  怎么样在升入
人生有许多梦想,正值青春年华的学生更有七彩之梦,如果只有梦想,没有吃苦耐劳的思想,没有高水平的技能,人生便没有根基。而钳工实习教学更应该针对培养学生高素质的思想和高水平的技能,才能让教学达到更佳效果。如何教好这门专业技能课,怎样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应该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学习目的 培养成熟的思想  技工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偏远的农村,以及城市中考,高考落榜的学生,思想上常有一种自卑感,认为
期刊
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而且也使得人们对于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对于供电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鉴于此,
随着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以某滑坡治理施工项目为实例,结合实际情况,对项目的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了详细设计.从项目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从战略高度上提出了深化改革财政专项资金制度的要求。本文从新时期财政专项资金的分类和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改革策略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新时期的财
省委书记夏宝龙提出的“工作十法”,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指导我们工作的科学方法论.就组织工作而言,面对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