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胜有声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5213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语言可以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尤其是体态语言,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由眼神接触、面部表情、手势、体态等部分组成。Grant&Hennings认为,课堂教学效果的82%通过教师的表情、举止等非语言手段实现,而只有18%的信息通过语言行为达到[1]。国内著名学者也认为“英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使用良好的口语,而且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正确使用肢体语言[2]”。小学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奠基阶段,大多数小学生不能用有限的词汇、语法等来表达自己准确的观点,肢体语言是必要的。教师们有时也不能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去和他们沟通、创造英语学习环境,所以肢体语言更是必需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体态语言的分类


  (一)面部表情,表现情绪的“晴雨表”
  面部表情能迅速、充分、有效地反映出思想感情,很多时候一个表情胜过千言万语。给积极思考,认真努力的孩子一个微笑,让他们感受到肯定与赞许“Good job!”;给胆小怯懦的孩子一个微笑,让他们感受到鼓舞与自信“You are good!”;给不小心犯错的孩子一个微笑,让他们感受到宽容与温暖“You can do it better!”。对于故意扰乱课堂和违反课堂纪律的孩子,用一个直白的面部表情来表达愤怒,让他们明白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在英语情绪教学中,嘴角上扬表达happy, 眉头紧蹙表达worried ,瞪大眼睛张大嘴巴表达surprise, 满面愁云表达sad,抿起嘴巴表达angry。
  (二)眼神交流,打开心灵的“窗户”
  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眼神接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心理学家认为,眼睛可以表达无声的语言;它有丰富的词汇,比口头语言更有吸引力。教师与学生的眼神交流越多,对彼此的关注就越多,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目光接触成为师生情感交流不可或缺的环节。上课前,用目光巡视全班同学,使他们尽快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来。在课堂上,教师应尝试着用“眼神控制”替代“语言控制”,严厉的语言很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与心灵,眼神则更能有效传达。当孩子回答问题错误时,用质疑的目光提醒孩子再认真思考,及时改正。当孩子在课堂上不专心时,一个短暂的注视能起到提醒的作用,同时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眼睛来传达情感,而且要从学生的视觉反馈中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用洞悉的眼神去探索孩子眼神中的“小秘密”:专注、兴奋、渴望、漠然、疲倦……
  (三)手势与姿势,拉近师生的距离
  教师能够正确使用手势和姿势,它有助于口语的表达,也可以口头语言更生动活泼、自然,提高声音语言的魅力,提升教学效果[3]。用手指着黑板上的单词、句子或图片,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Pay attention!”;将手指放在唇间表示“Be quiet!”;将手指并拢手掌放于耳后表示“Speak aloud!”;将右手食指立于左手掌心下表示“Stop here!”;右手作出“三”的手势表示“Read it for 3 times!”;将右手食指放于耳边画圈,表示“Listen carefully!”;伸出右手向前伸展表示“Please!”… 还有一些在组织活动时的口令,看到学生精神涣散,拍双手“One,two,three!”,学生也拍手并喊到“Three,two ,one!”并立刻坐直坐好,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也能培养他们的纪律性。此外,一些姿势与动作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当学生成功时,伸出右手与之击掌“Give me five!”,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拉近情感的距离。当学生犯下错误时,伸出手轻轻抚摸他们的头,给予安慰,能够让他们从心灵上得到慰藉。

二、体态语言的运用


  (一)语音教学
  手指比划向上和向下代表升调和降调,这个方法可以用在一起阅读的词汇和句子,突出英语语音语调的特点。平行拖动距离表示字母的长短音。使用夸大口语音的形状来演示[4]。
  (二)词汇教学
  使用体态语言,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还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很多单词都有对应的动作来表现,将词汇串成歌谣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三)语法教学
  小学阶段的一些时态,如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现在完成等,可以借助体态语言进行教学[5]。如在现在进行时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正在进行的动作,如“walking、 running、 swimming”让学生在音乐中一直进行自己的动作,体验“现在进行时”的真正含义。
  (四)会话教学
  在一项对儿童的研究中表明:7~10岁儿童连续注意时间约为20分钟,10~12岁儿童连续注意时间约25分钟。在一个长会话教学时,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下降的情况,这时让学生们一边分角色表演一边学习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不仅能让他们乐在其中,也能加强教学的渗透力,同时也能加深记忆力。
  良好的教学氛围包括:教师生动的面部表情,饱含笑意与鼓励的眼神,有效的姿势与手势。体态语言的使用不能盲目,要符合教师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内容等。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门艺术教学。体态语言作为一种非语言交际工具在英语教学中起着特殊的作用。需要重视的是如何在英语课上合理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因此,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将体态语言口头语言有机地结合,有效地完成英语教学任务,达到更高的水平。
其他文献
兴趣作为内部条件,是激发幼儿在阅读活动中形成基本阅读能力的基石。大量研究表明,早期阅读有利于幼儿认知、情感、个性的发展。因此,作为大班面临“幼升小”的幼儿,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成为了迫在眉睫的教育内容,也符合幼儿个体终身发展的需要。一、研究缘起  (一) 阅读兴趣的含义  《心理学大辞典》指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个体活动的内在动机。”从查阅的文献中发现,判断幼儿阅读
期刊
一、专题考点分析  综观2012-2016年高考数学试题,分布列部分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广,新课标理科试卷共有 6份,分别是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III;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全国Ⅱ卷;2012新课标全国卷二、题型难度分析  针对分布列的考查,所有试题均以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为主线,三、知识点考试频率统计分析  高考在分布列这个考点上主要考察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离散型随机变
期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微课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既有短小精悍又有具体形象的特点,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个性化学习。微课不仅是对课堂上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和延伸,同时丰富了学生学与老师教的地域性局限,老师可以通过新型的课堂展现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微课能学生在家有效地进行预习、复习,拉长学习时间和空间,增强对知识的持续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二、研究问题  在六年级无差别地选取两个班上阅读课
期刊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对于幼儿来说只有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才能集中精力的去感知,去深入思考,而不被其他事物所干扰,而他们的各种智力、想象、观察探索等能力将得到一定的发展。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和老师都会有面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困扰,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孩子总是三心二意的,注意力不能够集中。问题出在哪里了?应该如何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呢?通过多年的幼教教育教学经验,针
期刊
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理论认为: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智力达到最佳激活状态,沟通生活实际与语文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素质教育观也要求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一、理论依据  情景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充满智慧和情趣的空间,并利用
期刊
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在生理层面上,孤独症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性驱动与同龄段的普通儿童并无太大差异。单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特教老师及孤独症家长们就需要以正面的心态来看待孤独症儿童的正常生理性需求;其次是在心理意识层面上,由于孤独症先天性特有的症状特点,导致其神经系统在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及信息输出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异于常人之处——而这,恰恰是导致孤独症患者群体的性心理很难为我们普通人所探知和理解。这就要求
期刊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难点又是重点。大部分学生由于积累不够,又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写起文章枯燥无味,千篇一律,甚至有生拼硬凑的感觉。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写作要求,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半独立性写作实践,引导其摸索作文的一般规律,解除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从而引导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一、激发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作文教学中,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他们的写
期刊
《义务教育化學课程标准》强调:化学学习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而实验探究教学的开展,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理论,并能在实验中更好地巩固知识;其次,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这也是培养各种能力的首要条件,而且在实验中亦能促使学生的实验技能得到
期刊
我们都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庭教育的具体实践者,培养孩子、塑造孩子是每个家长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重要,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始终无法代替。从孩子出生开始,接触到的社会便是家庭,受到的最早期的教育便是家庭教育、父母教育。客观来讲,家庭教育就是一次“生命教育”,父母及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对孩子实施“生命教育”最初、最早的老师。家庭环境中有什么
期刊
《纲要》指出“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是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在日常生活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方法进行评价。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这段话说明了正确评价幼儿的方式方法。 一、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  静态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