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保护环境

来源 :畅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zi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千年来,古人一直非常看重环境的保护。古代不少典籍记载了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比如春天不能用雌鸟或兽祭祀,不能杀怀孕的母兽以及幼虫、幼兽;夏天不能乱打渔;秋天只有鸟兽长大后才能捕杀等。在战国时期的秦国,还出现了第一部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一一《田律》。
  后来的各代封建帝王,逐渐完善了这些制度,对当时的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设虞、衡等官职保护山川
  在我国历史上,许多朝代都设过“虞”“衡”等保护山川的职位。相传我国最早的虞官产生于传说中的五帝时期。据《尚书》和《史记》的记载:舜帝时任命九官二十二人,其中之一便是虞官伯益。如果此事确切,则我国设虞官的历史就有四千多年了。虞、衡的职责,各朝虽有差异,但大体相近。
  先秦时期,虞衡的职责,《周礼》记载比较详细,当时有山虞、泽虞、林衡、川衡之分。山虞负责制定保护山林资源的政令,如在有山林物产的地方设藩篱为保護边界,严禁人们入内乱砍滥伐。林衡则为山虞的下级机构,其职责是负责巡视山林,执行禁令,调拨守护山林的人员,督察他们的行为,赏优罚劣。泽虞与山虞类似,泽虞下属的川衡,与林衡组织结构非常类似,只不过川衡管川泽鱼鳌,林衡管山林草木而己。
  如果说先秦的虞衡职责主要是管理与保护山林川泽,那么,唐宋以后的虞衡则兼管一些其他任务。比如,据《旧唐书》记载:虞部兼管郎中、员外郎之职,“掌京城街巷种植,山泽,苑囿,草木,薪炭供须,田猎之事。凡采捕渔猎,必以其时。”归纳起来,虞部的任务主要是五项:一为京城街道绿化;二为掌管山林川泽政令;三管苑囿;四管某些物资的供应;五管打猎。五项之中,有四项是属于环境保护范畴内的工作。
  明清时期,设虞衡清吏司管山泽采捕、陶冶之事。明朝规定:“冬春之交,罝(ju,捕鸟兽的网)罛(gu,捕鱼的网)不施川泽;春夏之交,毒药不施原野”。还规定名胜古迹禁止樵牧,同时要备办鸟兽之肉、皮革等以供祭祀之需,礼器军实之用。可见,当时的虞衡还增加了物质供应方面的任务,不过虞衡保护环境的性质没有改变。
  《礼记》规定春天不能捕幼虫幼兽
  除了设置官职保护环境,历朝历代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诏条与法令。
  据先秦古籍记载,早在夏朝便规定春天不能砍树,夏天不能乱捕鱼,即所谓的“禹禁”。禹禁是否真产生于夏朝,有待确证,但此类禁令产生于先秦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我们可以从多种先秦古籍中得到佐证。
  在《国语》中,有一个里革“断罟匡君”的故事。有一年夏季,鲁宣公为了取乐在泗水张网捕鱼,鲁国太史里革知道了这一消息后非常愤怒,不仅撕毁了鲁宣公的渔网,还大骂鲁宣公贪得无厌。鲁宣公从谏如流,还表扬了里革,认为“吾过而里革匡吾,不亦善乎”。
  古代记载典章制度的《礼记》,有很多篇章也是对环境保护的具体规定。比如《礼记·月令》,根据保护生物资源及生产的需要,提出了每一季以及每个月的具体规定,如春天不能用雌鸟或兽祭祀,不能砍树,不能杀怀孕的母兽以及幼虫、幼兽等。
  古籍中属于保护禁令的记载还有很多,比较典型的是《吕氏春秋》中的“四时之禁”,即在规定的季节中,禁止随便进山砍树,禁止割水草烧灰,禁止打鸟狩猎,禁止捕捞鱼鳖。否则皆为“害时”之举。
  秦朝的《田律》是最早的“环保法”
  以法律形式出现的保护环境法令,最早和最典型的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田律》。在《田律》中提到:“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麝鹭,毋……毒鱼鳖、置阱罔,到七月而纵之。”也就是说,春天二月,不准到山林中砍伐木材,不准堵塞河道。不到夏季,不准烧草做肥料,不准采刚发芽的植物,或捉幼虫、鸟卵和幼鸟,不准设置捕捉鸟兽的陷阱和网罟,到七月解除禁令。而且《田律》中还明确了对违反规定者的处理办法。
  以诏令形式出现的保护规定,历朝多有,如西汉宣帝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夏六月下了一道专门保护鸟类的诏令。通过这条法令可以看出,当时对于大批迁徙的五色鸟,不准坏鸟巢、掏鸟蛋,甚至飞石打鸟,规定得十分明确,便于执行。
  上世纪九十年代,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清理发掘敦煌悬泉置遗址时,发现了一份“四时月令诏条”。这份“四时月令诏条”,是西汉元始五年(公元5年)由王莽奏呈、以太皇太后名义颁布的诏条。月令五十条,分属十二个月,写明每月该干的事和不该干的事,所涉事项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有很多是关于保护环境的规定。
  到了宋朝,据《宋大诏令集》记载,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二月下禁采捕诏,规定春天二月,一切捕鸟兽鱼虫的工具皆不得携出城外,不得伤害兽胎鸟卵,不得采捕虫鱼,弹射飞鸟,以此永为定式。赵匡胤下这道保护命令时,正是宋朝准备统一中国之时,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注意到生物资源的保护,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古代的保护规定不管以何种形式出现,一般都比较具体,确实起到过保护环境的作用。
  唐朝革除滥捕乱猎珍禽歪风
  除了帝王颁布的诏书、法令等文件,还有很多古代学者在著作中也提到了环境保护的观点。
  早在春秋时期,齐相管仲就十分注意保护山林川泽,他认为“为人君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菜,不可以为天下王”,把环境保护提升到了政权稳定的高度。他在《管子·八观》又说:“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网罟必有正,船网不可一财而成也。”总之,管仲保护环境的观念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细则。
  战国时的荀子也有一段著名的保护言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事实上,他们所说的并不是危言耸听,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因为“宫室无度”而造成的环境危机。
  公元7世纪以后,我国曾出现过几次较大的破坏环境的事件。其中一次是唐朝刮起一股滥捕乱猎珍禽的歪风,起因是韦后和安乐公主用多种禽毛羽皮做裙子和衣服,使得百官效法,争相制作奇装异服,一时间江岭珍禽几乎被捕绝。
  公元712年,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玄宗努力革除病端,刷新政治。他听从宰相姚崇和宋環的建议,命令将宫中所有的奇装异服一律送至殿庭,当众付之一炬,并不许朝官吏民再穿锦绣珠翠之服,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破坏野生资源的事件才告解决。
  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1425年),土豪劣绅勾结奸商以贩卖旧木和供应造办为名,盗伐五台山山林。伐木者“千百成群,弊山罗野,斧斤如雨,喊声震天”,砍尽五台山上的林木,又将魔爪伸向深山,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树林被砍光,九成以上转手倒卖,从中牟取暴利。
  后来,经过数年的打击盗林的治理活动,才使得五台山保留了郁郁葱葱的山林。
其他文献
夏日炎炎,树叶如冠,蝉鸣阵阵。不少人对蝉厌恶至极:外形丑陋,聒噪不己。殊不知,没有蝉鸣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一只蝉从幼虫羽化而来,需要在地下蛰伏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破土而出飞上高枝,寿命也只有一夏而己。  无蝉不夏天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勾起了很多人童年的回忆,歌词中提及的“知了声”,相信也是人们记忆中夏天的组成之一。  蝉属于同翅目蝉科,全世界已知约3000
期刊
7月6日,英國伦敦,2018温网女单第3轮,姆拉德诺维奇对阵小威廉姆斯,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偕母亲玛丽现身观看,表情包不断。
期刊
平时,不少患者习惯大病去实力雄厚的省级三甲知名医院,小病就在家门口的社区或村镇卫生服务中心解决。而夹在中间的市县级医院往往“不上不下”,难以吸引患者,处境尴尬。这些医院被业内专家形象地称为“夹心层”。  在分级诊疗积极推进的当下,广大市县医院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如何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新模式中找准定位,充分发挥自身医疗资源潜力,向广大市县公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成为
期刊
世界杯是球星一展足下功夫的赛场,其实也是球迷们的狂欢节。足球自在中国诞生起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项运动,汉朝时已有专业的足球场“鞠城”。古人观蹴鞠时还要奏乐助兴,击鼓加油,球迷甚至还有《戏球》歌。但与现代男足受追捧不同的是,古代女足更受球迷歡迎……  南宋陆游:“蹴鞠场边万人看”  蹴鞠是古代最受欢迎的运动和表演项目之一,唐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写的就是当时球迷看球的盛况:“节院收衙队,球
期刊
“普特会”本月將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如果说上个月的“金特会”让新加坡声名大噪,“普特会”已经让赫尔辛基受到更多关注。新加坡和赫尔辛基都称得上是“国际盛事之都”,实际上,它们不仅主办重要的高峰会晤,也是诸多国际会议的举办地。类似城市还有不少,欧洲在这方面有深厚的传统,而亚洲的日本和中国正在追赶。  新加坡一盘海南鸡饭与一场国家公关  日前,新加坡修正了它用于“金特会”的花费数字,由原先的2000
期刊
7月8日,爱爾兰都柏林城堡,奥地利总理塞巴斯蒂安·库尔茨出访爱尔兰,逗弄爱尔兰猎狼犬。
期刊
7月8日下午,作为普吉翻船事故救援临时指挥中心的普吉查龙码头游客中心,显得异常繁忙,泰国军警和工作人员不时进出,大批记者在等待最新消息发布,志愿者们一路小跑,为有需要的人提供翻译、食物和水。  跟指挥中心的忙碌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查龙码头十分安静,上百艘游艇停泊在避风港,只有零星的游艇靠岸接送游客。  通往查龙码头的那条街道上,有十几家出租潜水装备的商店,被游客称为潜水一条街,但大部分商铺都关门歇业
期刊
7月8日,西班牙德尼亚,当地举办传统奔牛入海(Bous a la mar)活动,狂歡者们需要挑衅公牛,直到与公牛狂奔入海。
期刊
有人说:你说话的音量,就是你的教养。  细想—下,确实是这样:约束自己,在公众场合能管住自己的音量,不扰于人,是一种礼貌;一视同仁,面对弱者不高声呼和,面对强者不低声唯诺,是一种品德;管住脾气,对亲近的人不大声嚷嚷,对陌生人也能一团和气,是一种美德。  最难能可贵的是,音量里藏着善良,音量是有温度的。  生活中,总有些人喜欢抬高音量来为自己壮胆:吵架时,扯着嗓子,吹鼻子瞪眼,—声比—声大;讨论时,
期刊
姚富坤始终记得与费孝通第一次见面的情景——1981年10月1日,那一年他29岁,是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的农技员;费孝通71岁,经历了一些磨难之后,三访“江村”。“江村”是费老为开弦弓村起的学名。  那一天,费老看起来很开心,他得知村民的平均收入比3年前增加了一倍有余;村里缫丝厂的机器声重新响起,也开起了豆腐坊。此前,村子的面貌几十年没有变过。他要去看村民们住和吃的情况,特意挑了一间婚房,饶有兴趣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