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额中的神崇拜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ke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神崇拜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社会基础。从远古时期到当代社会,从皇亲贵族到大众百姓,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民间信仰,毋庸讳言,凡是与“神”相关的事与物(例如神话、神仙、神灵等)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且有着极其厚重的分量。匾额作为一种集文学、书法、雕刻、印鉴等艺术门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悬于门屏之上,不仅有着祝福庆贺、教化后人之用,而且可以做招牌、题堂号,同样深入到了社会的许多方面。作为精神层面的神崇拜和作为物质存在的匾额,既然都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那么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交集?
  洛阳匾额博物馆于2009年4月11日正式建成开放,馆内共设有“功德声望”“贞节贤孝”“官府门第”“婚喜寿庆”“医德教泽”“寺庙宗祠”“精品匾额”“书斋堂号”八个展厅,现馆藏匾额2171块。在这些匾额中与“神”的联系最为密切的当属寺庙宗祠类。这类匾额多悬于庙宇道观和家庙宗祠,目的是期望神灵庇佑、赞美先祖功德、记述宗族家世。无论是悬挂位置,还是其功用,这些匾额都与“神”有着较为明显的联系,因此本文就不再加以论述。笔者在此所要讨论的匾额,既不是祈福避祸,又不是祭祖追思,从表面上看似乎与神崇拜没有丝毫关系,但在匾文中却偏偏出现了“佛相…‘金丹…‘丹术”等与宗教信仰有关的字词,亦或是引用了《神仙传》、《搜神记》中的典故,例如“杏林”、“橘井”,有的还借“蟠桃”、“瑶池”这样的仙物作比拟。这种对“神”的崇拜为何会用于匾文之中?这样的匾额究竟表达了怎样的信息?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同走进匾额中的“神”界。
  佛教信仰中的“相”及“香”
  佛教虽是外来宗教,但在我国的影响却相当广泛。佛教认为世间存在轮回,人应该修善果,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请香拜佛时,讲究礼佛三拜以表虔诚。洛阳匾额博物馆藏有两块匾额,一块是形容匾主人的仪德犹如神佛一般,另一块则将拜佛时所用的“瓣香”作为典故运用于匾文之中。
  “女宗佛相”匾上款为“清封夫人赵母白太夫人淑德”,下款为“杨思温、闫永仁、张世祯”等24人。匾文为阴刻,四周饰以花瓣形图案。此匾是杨思温等24人送给清封夫人赵母白太夫人的寿匾。“女宗佛相”本意指女性之楷模,佛之慈善,在此用以形容和赞美白老夫人的仪德有如神佛。
  “瓣香共祝”是一块送给老师以谢恩泽并表祝福的匾额。“瓣香”本是指一种形似瓜瓣的香,礼佛时所用。宋朝诗人陈师道16岁拜师于曾巩(南丰先生),后来苏轼曾希望收他为弟子,陈师道以“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婉言推辞,从而表达了对老师曾南丰的崇敬之情。后来人们便借此典故,将“瓣香”喻为师承,表示敬仰之意。
  道教信仰中的炼丹术
  炼丹术是道教的一种法术,可以分为内丹术和外丹术。内丹术以人体为丹炉,是为修炼成仙的一种道家气功。外丹术则以鼎为炉,通过道家之秘术并配以草药,最终炼成仙丹,食之,以求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洛阳匾额博物馆藏蕴有道教信仰的匾额主要体现于对神术——“炼丹术”的引用。
  “金丹活命”匾,上款为“修斋郭老先生大人仁术”,下款为“中华民国十九年喜月吉日,山张村、张东拜立”。上框正中有印章一枚,题日:“崇洛道人”。金丹,古代方士炼制的神药,据说服之可以长生,是谓金丹。唐岑参《嘉州诗》云:“早年好金丹,方士传口诀。”匾额上款中的“仁术”是指医术。这块匾额是赞誉郭老先生医术高明,药到病除。
  “丹果长春”为祝寿匾。丹果,即丹丸,古代常指道家精炼的药丸。此处借“丹果”一词指匾主人修炼有方,生命之树长春。加之匾额边框的纹饰有寿桃、蝙蝠、瓶插莲花等,寓意“福寿双全”、“连年平安”。
  “丹术咸钦”是一块医德匾,借“丹术”来赞美匾主人精湛的医术。丹术,指炼取长生不老之丹的方术;咸,都;钦,钦佩。匾框上有一篆书“寿”字,四角及下中各雕有一蝙蝠,两侧还有“暗八仙”及瓶插牡丹纹饰,寓有“五福捧寿”、“富贵平安”之意。
  关于神仙的著作:
  《神仙传》矛口《搜神记》
  晋葛洪的《神仙传》是一本道教神仙传记,书中记载了从上古至魏晋的八十四位仙人的传奇故事;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是六朝志怪小说的杰出代表作之一,书中讲述了神仙鬼怪的迷信故事和巫术传说。“橘井”、“杏林”和“玉种”这三个典故分别出自这两本著作。
  “橘井泉香”匾上款为“恭颂大国手乡选曹先生医学”,下款为“同治七年嘉平月中浣谷旦、乡眷仝立”。据晋葛洪《神仙传》记载,苏仙公姓苏名耽,汉文帝时修成正果,成仙之前告知其母:“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羹。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来年果然出现疾疫,好事者因传之,远近悉求其母治疗,皆以得井水及橘叶而治愈。后来就以“井水橘叶”之典喻指良药。橘井故址现在湖南郴州苏仙岭下。国手,原指在某一方面技艺超群、出众之人。因“橘井泉香”为医德匾,所以此匾中的国手即指善医者。
  洛阳匾额博物馆所藏匾额之中引用“杏林”典故的有很多,例如“杏林长春”“杏林春茂”“杏林春暖”“春满杏林”“杏林真传”“技妙杏林”“种杏成林”“植杏高风”“杏林遗风”等,在此笔者不再一一介绍,仅将“杏林”典故作一叙述。
  “杏林”典出自晋葛洪的《神仙传》。相传三国吴董奉隐居庐山,为人治病,不收报酬,只要求重病愈者植杏五株,轻者一株。积年愈人无数,则杏树蔚然成林。因此后人常以“杏林”代指良医,称颂医师的医术高明。
  “玉种蓝田”匾,玉种,即种玉,出自晋干宝《搜神记》。杨伯雍居终南山,常汲水岭上,行者皆饮之。三年,有一人饮后,与之石子一斗,并言:选好地种之即可生玉,并可得好妇。语毕不见。雍乃种其石。后欲求北平徐氏女。徐日:“若得白玉一双当为婚。”雍至所种玉田中得白壁五双,遂聘徐氏女。后来人们常引“种玉”典,寓意种善得福。蓝田,以产美玉而出名。种玉蓝田,长得其所,是为缔结良缘创造条件,比喻门当户对、缔结良姻。   神物
  中国的神崇拜由来已久,因此用“中国的神仙一箩筐”来形容我国神灵众多,一点也不为过。凡是与神仙有关的事物,例如神仙手中的法器、居住的场所、吃过的食物,或者是具有灵性、法力的物品,本文笔者统称其为“神物”。
  瑶池
  《史记》中记载:“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穆天子传》:“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由此古人认为瑶池位于昆仑山之上,乃风尘外物,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后人则引“瑶池”于贞节或寿庆类匾额之中,以形容女性的节操如瑶池之水,似王母之德。
  “瑶池春永”匾,上款为“敕授宣德郎署广东乐会县愚叔曾大任为”,下款为“大懿德章侄女七十寿立,皇清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岁季春月上浣吉旦”。此匾系曾大任为章侄女七十寿庆而立,祝愿匾主人寿若瑶池、春景常在。
  仙鹤
  《淮南子·说林训》中记载:“鹤寿千岁,以极其游。”仙鹤,被视为长寿的仙禽,人们常以鹤龄、鹤寿等词颂人高寿。此类祝寿匾,洛阳匾额博物馆藏有“松节鹤龄”“雁字鹤龄”松操鹤龄”“鹤算松龄”“松鹤齐龄”“椿龄鹤算”“松操鹤算”“寿齐松鹤”等。
  “松节鹤龄”匾,上款为“恭祝大壶范晋母许孺人荣寿八旬”,下款为“大清同治八年夏四月谷旦、乡眷仝顿首拜”。在我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松被视为百木之长,长青之树,也是长寿的象征。因此,松鹤齐用常喻意高年、长寿。匾框四角及四边雕有变形寿字、蝙蝠、香炉、花瓶、“暗八仙”等纹饰,寓意“富贵平安”。
  蟠桃
  “蟠桃嘉会”匾,上款为“大壶范牛老太太孟孺人八秩荣庆”,下款为“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九月谷旦”。蟠桃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桃。《海内十洲记》:“东海有山名度索山,上有大桃树,蟠三千里,曰蟠木。”传说蟠木三千年一生实,谓之蟠桃,人食后可以长生不老,是为仙桃。由此后人便以“蟠桃”寓意健康长寿。
  灵椿、骊
  洛阳匾额博物馆藏寿匾“寿并灵椿”,亦是表达祝福匾主人长寿的愿望。《庄子·逍遥游》记载:“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因此灵椿被视为神树,有祝长寿之意。
  骊,指骊珠,即宝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后用“骊”来喻指珍贵的人或物。洛阳匾额博物馆藏“骊渊得路”匾,是为祝贺匾主人在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
  结语
  以上所论述的便是笔者在两千余块馆藏匾额中搜集整理出来的与神崇拜相关的匾额,制成表格,以便进一步梳理总结。
  我国的神崇拜相当庞杂,没有统一的方式和形式,也没有相对固定的对象,但却广泛存在,根深蒂固。民众的信仰不限于某个宗教,而是尊崇一切神灵。无论是寺庙还是道观,大殿还是小庙,只要供奉着或者曾经供奉过神灵,就会有人祭拜。形成这样一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不可否认神崇拜的功利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烧香摆供,尊神敬神,为的是祈求平安富足、健康长寿、达成所愿、渡过难关。不可否认,人们信奉神灵不过是对各类神灵的利用和支配,是为了借助神灵的力量来解决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从生老病死到升官发财,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借神的灵性和仙性来表达对他人的祝愿,因此在匾额中便出现了诸多与神有关的字词。
  从下面的表格不难看出,蕴含有神崇拜的匾额,大多是医德类和寿庆类。人们用“金丹”、“丹术”来称赞医生的救命神药和起死回生之术,用“瑶池”、“仙鹤”来寓意老人长生不老、福寿双全。无论是赞扬医师医术高明、药到病除,还是祝愿老者健康长寿、富贵连年,都真切地反映了人们对于生命的渴望。这些匾额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虽然时间跨度长达一百五十年,匾文中所体现出的人们对神的崇拜和信奉却始终如一。虽然如今已经是一个崇尚科学的社会,但是每逢初一、十五,看一看大小寺庙纷至沓来的香客就可以肯定,神崇拜已经在中国人的心里扎下了根,且这个根既深又广。正如邢莉在《民间信仰与民俗生活》一书中所述:“民间信仰是从人类原始思维的原始信仰中不断传承和变异而来的民间思维习惯的习俗惯制。这些民间思维习惯的习俗院例,受到人们的信奉,甚至成为支配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
  (责任编辑:李珍萍)
其他文献
唐卡是流行于我国藏蒙等民族地区藏传佛教中的一种宗教卷轴画,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形式独特、色彩明艳,具有浓郁的宗教、民族特色和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受到世人的普遍青睐,得到了中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被誉为雪域高原的艺术奇葩,西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唐卡的起源  唐卡藏文音译是“平坦”的意思,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卷轴画的功用似乎不能对等。研究者推测,这应该是一个民间的或是当地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名称,是
期刊
屏风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厅堂、馆舍、轩室内的重要摆设,既可以分隔厅堂馆合的空间,弥补其开间大、不砌墙的缺陷,又是中式厅堂艺术中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完美体现了中式建筑掩映曲藏、含蓄秀美的风格特点,既是主人身份地位与财富的象征,也彰显出主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味。  《史记·孟尝君列传》中载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可知屏风之名早在西汉时期就已有之。然屏风的使用还可追溯至更早,《
期刊
北京:捷克玻璃艺术珍品展  1月7日,“玻璃的艺术——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藏珍品展”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开幕。展出211件(套)捷克玻璃艺术品,展品全部来自布拉格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囊括了从古代、中世纪直至近代各个时期、主要流派的杰作,重现欧洲玻璃工艺诞生,发展、繁荣的历史轨迹,代表了欧洲玻璃工艺的最高水平。展期至3月15日。  南京:历代执笔图像汇展  1月15日,“执笔的流变——历代
期刊
2014年秋拍,中国书画拍卖“淡”得出奇,能吸引业内眼球的拍品寥寥,遑论社会关注了。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统计,中国书画成交额144.08亿元,同比有近二成的跌幅。37%的平均成交率,为2000年以来同季最差。市场成交额占比,从2011年春的60.67%,降至50.2%。这蒸发的十个百分点,折射着市场的某种趋势。  古代书画《石渠宝笈》还是硬通货  古代书画板块较为平稳。  香港苏
期刊
编者按  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的国度,文物博物馆事业近年快速发展,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国各类博物馆年平均开放陈列展览2万个以上,观众可选择性明显提高。但博物馆文物研究、展览策划和设计制作等与广大观众始终缺乏对话沟通,导致展览专业性十足,业内叫好,却难以引起公众共鸣。  本刊特开设“展览赏析”栏目,拟每期精选推出2-3篇文章,介绍重
期刊
为配合运河申遗,杭州市政府建立了运河综合保护委员会,负责对运河沿线进行统一规划与保护。一些老旧厂房与仓库被腾空后,决定用来建设反映杭州传统产业的博物馆,于是,一个以刀剪博物馆、伞博物馆和扇博物馆为主干的沿运河传统工业博物馆群落的概念形成了。  正当我面对8000多平方米空无一物的场地纠结之际,新的指示下达了:博物馆虽然立足本地产业,但要系统、全面地反映全国的内容,并且在一年半后对外开放。一年半内要
期刊
民俗文化中的匾额,是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点睛之笔,它集文学、书法、印章、装饰与雕刻于一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出时代信息,可谓秦汉以来一道亮丽的风景。作为传统建筑的附属物,木制悬匾随建筑的等级规格与结构变化,形制或竖、或方、或扁。匾词内容多为褒扬彰显的四字格言成语。  “教养兼施”横匾,虽说是一件普通的民宅饰物,却是讴歌教泽的典范。该匾阳刻上款:“一民校董张老先生德颂。”匾心自右向左横列阴刻榜书
期刊
春天的暧风,没有吹拂到秋天。  2014年春拍的乐观情绪,在秋拍变成了困惑、观望。谁也没想到,2012年开启的市场调整持续三年之久,且还不见底。  市场给所有市场参与者上了一堂课。  大数据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583.12亿元,较2013年下降9.35%,也低于2010年的596.53亿元,为五年来的最低。秋拍成交额287.24亿元
期刊
中原自古为礼乐之邦,关于中原地区的音乐历史文化,历代文献多有载述。《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葛天氏部落所生活的区域就是今天地处黄河中游平原的河南中部地区;《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大夏》是歌颂禹王治水功绩的乐歌;《书·伊训》:“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是
期刊
四川是我国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多达55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省内汉族之外的民族总人数达490.8万人,其中,藏族149.7万人,是彝族之外四川第二大少数民族。四川也是除西藏外,国内最大的藏族聚居区,藏族多居住在甘孜、阿坝州和凉山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以及冕宁、盐源、宝兴、石棉、平武等县。  四川博物院藏有大量民族文物,是院藏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国内博物馆界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