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蚱蝉的为害及联防联治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li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蚱蝉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被害的植物很多,在果树中以柑橘、月柿、梨树等受害最为普遍。由于防治不力,近几年来,该虫在柚园的为害有逐年加重趋势,因此,正确认识该虫的为害情况并采取联防联治措施非常必要。
  
  一、形态特征
  
  1. 成虫 大型,黑色,有光泽,被金黄细毛;透明,前翅基部翅脉金黄色。雌虫体长40~44毫米,翅展122~125毫米,腹末有坚硬发达的产卵器,有听器,无鸣器;雄虫体长43~48毫米,翅展122~130毫米,腹部第一至第二节腹面有膜状鸣器,能鸣蝉声。
  2. 卵 长椭圆形,微弯,乳白色,有光泽,长约2.5毫米,宽约0.5毫米。
  3. 若虫 5~6月初孵若虫细长,乳白色,长约1毫米;至11月体黄白色,长8~10毫米,头胸细长,腹部球形。2龄若虫淡黄色,长15~20毫米,宽10毫米。3龄若虫黄色,长30~37毫米,头胸粗大与腹部相当,翅芽较完整。4龄若虫体长33~38毫米,黄褐色,形似成虫,具翅芽,缺听器和鸣器。
  
  二、发生特点
  
  数年完成1个世代,以卵在产卵枝内、以若虫在土壤中越冬。在湖南省江永县,成虫始见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高峰期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中下旬,终见期在9月下旬至11月上旬。若5~6月降水日比例高,日均温度稳定通过22℃时间早,则始见期和高峰期均早;反之则迟。
  其老熟若虫出土羽化,有20~21时和0~8时2个高峰期,夜间占60%~90%,晴天上午羽化多于下午,雨天上、下午羽化数相当,雌雄比1∶1.19。新羽化成虫如不补充营养,寿命只有3~4天,最长6天,其中雄性长于雌性;刺吸嫩枝等汁液补充营养20~25天后,6月中下旬开始交配产卵,7月进入产卵盛期,8月下旬后产卵渐少,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产卵末期,11月上旬终见成虫,寿命约3个月。每头雌虫平均产卵600~800粒。卵于翌年5月上中旬开始孵化, 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为孵化盛期,孵化出的1龄若虫落入土中刺吸根系汁液。1、2龄若虫多附着在侧根及须根上,3、4龄若虫多附着在比较粗的大根上,并在根附近做成土室,1室1虫。成虫在夜间具趋光性,在晴天正午强光、高温时具避光性。卵粒基本聚集在1个产卵段,产卵枝长度11~15厘米、直径0.4~0.5厘米,一般丘岗腰部柚园产卵枝密度大、变异系数大。在柚园,成虫和产卵枝呈核心分布,个体群呈聚集分布。
  该虫天敌有螳螂、白(绿)僵菌、拟青霉(蝉花)、田鼠、麻雀等。
  
  三、田间监测
  
  1. 抽样方法 在柚园,当黑蚱蝉平均密度<5只(枝)/株时,平行跳跃式取样10~30株;当平均密度>5只(枝)/株时,平行跳跃式取样5~10株。
  2. 预测预报 调查降雨、气温和人事活动等情况,当平均气温达20~25℃时开始预测预报。
  四、联防联治体系
  1. 联合原则 自愿参与,信息共享,联防联治,共同发展。
  2. 模式一 合作社、企业(包括昆虫或农资企业)、购销点(包括农场)及农户建立联合体,以合作社为主体,其中植保员在上级植保机构指导下,开展田间监测、培训、指导、检查及反馈等服务;以企业和购销点为载体,购销黑蚱蝉、农产品和农资;农户使用农资、销售产品、取得收益。
  3. 模式二 企业、购销点及居民建立联合体,昆虫企业购销,购销点代收,居民捕捉黑蚱蝉销售。
  五、联防联治技术
  1. 农业防治
  ①合理种植:清除果园周边其他寄主,如苦楝、香椿、油桐、桉树、乌桕、马尾松等,纯化黑蚱蝉食源。
  ②清洁果园:在黑蚱蝉若虫出土前,清除果园内及园边所有粗茎杂草、树盘下所有杂草,以及所有落地修剪枝、枯枝和枯叶等,整平或整碎园土,回填肥沟或壕沟,防止出土若虫随处蜕壳。
  ③整理树冠:大枝修剪,去掉过多骨干枝,调整为3~5个主枝;合理开“天窗”;修剪“扫地枝”,或拉吊“触地枝”和“触地果”。
  ④树盘覆盖:对树蔸30厘米外至树冠滴水线外50厘米之间的树盘,覆盖稻草、木屑、地膜等,阻碍初孵若虫入土,阻碍老熟若虫出土。
  ⑤处理产卵枝:在4月以前,清除产卵枝并集中到园外销毁,或出售给黑蚱蝉养殖户,或堆放于水泥地面上使寄生蜂羽化飞出而初孵若虫不能入土。
  2. 物理防治
  ①挖“环形水槽”捕捉若虫:在树蔸10~30厘米以外挖或垒环形U槽,槽宽和槽深均为10~15厘米,内壁较平滑;在环形U槽内铺1~2层塑料薄膜,塑料薄膜接合部重叠10厘米以上,加水至槽的7~8成深,即成“环形水槽”,并保持至10月下旬。当出土若虫向树蔸群集时会掉入水槽,每天早晨拾若虫1次,在若虫出土高峰期间即6月中旬至7月下旬的降雨日,可于傍晚再拾若虫1次,所拾若虫立即浸入干净水中,早晨交售至购销点。若虫出土结束后,收回塑料薄膜储存待用。
  ②贴透明胶带捕捉若虫:在主干或主枝距地面60~80厘米处贴透明胶带1圈,透明胶带宽6~10厘米,两端接头重叠1~2厘米,中间不留空隙;夜间无雨在20~22时,夜间降雨在20~23时(阴雨天增加早晨或傍晚时间段),人工捕捉若虫浸入水中阻止其蜕壳,早晨交售至购销点。
  ③挂网捕捉成虫:将长40~80米,宽约1米,网眼1.7~2.0厘米×1.7~2.0厘米的三层渔网,成排挂于果园内,每排间距50~150米,长度与果园宽或长相等;渔网上下边用铁丝等固定于立柱上,上边距树冠高约1.5米,下边距树冠高约0.5米,适时巡查,释放误捕鸟、天敌昆虫,集中网捕黑蚱蝉等害虫交售至购销点。
  3. 生物防治
  ①土施白僵菌:每亩用2千克121亿个孢子/克白僵菌菌粉,拌细土25千克撒施于土表。
  ②悬挂白僵菌:始见成虫后,每亩棋盘式选择7株树,每株悬挂121亿个孢子/克白僵菌菌粉250~300克。
  ③喷白(绿)僵菌:在湿度较大的林果园,对树冠喷雾商品白(绿)僵菌液,或自制白(绿)僵菌黑蚱蝉虫尸液(将100具白或绿僵菌黑蚱蝉虫尸研磨成粉,对凉开水80千克过滤)。
  4. 化学防治
  ①土表用药:卵孵化始期,每亩用辛硫磷3%颗粒剂1千克或50%乳油0.5升,拌细土或细沙15~20千克撒施于土表。
  ②树冠用药:从老熟若虫出土羽化率达30%开始,对树冠喷雾20%甲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15~2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作者联系地址: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潇浦镇千家峒路68号江永县特色农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 邮编:425400)
其他文献
Excel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功能强大,操作简单,它具有极强的图形、图表处理功能和丰富的宏命令及函数,可方便地完成各种复杂的统计工作.与传统的电子表格制作软
园林绿化施工的结果经常与园林设计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偏差,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园林施工放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引起这些偏差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施工放线作为
有机肥料在为作物提供全面营养、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与缓冲能力、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有机肥料成分复杂,又含有大量病菌、虫卵等,因此科学施用尤为重要。   一要施用适量。有机肥料养分含量低,不像化肥那样容易烧苗,但过量施用也会产生危害,主要表现在导致烧苗,使土壤中磷、钾等养分大量积聚,甚至造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积累,造成土壤养分不平衡。因此,有机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