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歌人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is_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水结在四个方,鹤峰出座交椅山。四项宝贝守凤阳,凤楼雷家立旗杆。”在凤阳的山林和田间,时常会传出一阵高亢嘹亮的歌声,然后在山地的那边兴许就有另一个人歌声迎接而上,这是畲乡经常听到唱歌的场景。
  今年71岁的凤阳畲族乡的兰梅英是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从小爱好畲歌,多次代表畲族参加省、市畲歌比赛并获奖。2002年2月,兰梅英受邀为大型少儿电視连续剧《山的那边是大海》演唱畲族民歌,并饰演“钟嫂”这一角色。
  畲歌词韵仄颇有音律之美,朗朗上口,连环紧凑,悦耳动听,令人陶醉。过去几十年,为让更多畲族青年学习畲歌,她在当地举办培训班,培养出近百名新一代畲族歌手。2009年3月,在景宁全国第二届畲族民歌节上,她推送5名优秀学生组成代表队演唱的《倒茶歌》在比赛中夺得金奖。2012年,在岱岭乡云遮村举行九九庙会上,她指导凤阳乡8 名畲歌手,齐声歌唱,祝福美好生活。2019年10月,她带畲族姑娘为前来凤阳采风和交流的丽水市畲族文化研究会一行人现场演唱自创畲歌,明丽婉转的畲歌唱出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我们的畲歌大家都来唱、闹,热闹。过新年大大小小都高兴,唱畲歌祝福我们新年快乐。”
  我们到她家的时候,兰梅英正忙着家务。我的发小儿、乡工作人员张振辉为我们一一做了介绍。得知来意,她非常高兴,带我们参观他们夫妇收藏的畲族物品,并不时地拿出一些物件给予讲解。谈及畲歌,她抖落的故事一堆一堆,听后让人见到情真,也看到意切。她告诉我,那一年女儿出生不久,自己就到外面表演、唱歌、带徒,无暇顾及家人。当时没奶粉和其他营养品,全是他爱人在经营小吃店的忙碌之余,带好襁褓中的孩子。“我自己也动过几次手术。女儿体质弱,我有责任。”我注意到说这事的时候,她一直看着坐在一边的陈叔叔,眼神像小女孩儿。
  我们提出合影拍照,她马上拿出自家的畲族服装,给随我同行的一位亲戚换上新畲装,手把手地把银光闪闪的畲族银饰、头盔、腰带,认真地给客人和自己戴上。
  我按下快门儿的那一瞬,金色的光线正好从她家敞亮的大门照进,如那件红艳艳的畲装,也如她刚唱过的绕梁畲歌,在深秋寒露的那天温暖贴心。
其他文献
印象中,已经好几年没有去浴池洗过澡了。  那天,陪妈妈散步时,她有点儿小心翼翼地问我:“你有空吗?有空陪我去浴池洗澡吧。”我惊讶地说:“咱们在家里洗不是挺好吗?为啥去浴池?”她说:“我想去浴池洗澡,那儿洗着舒服畅快。好长时间没给你搓过背了,还想给你搓搓背。”我赶紧答应:“好,今晚咱们就去。”  掂着一兜要换洗的衣服、毛巾、梳子,和妈妈走在去浴池的路上。想起来,妈妈整理这些的时候明显很兴奋,她絮絮叨
期刊
小时候,奶奶家里养了三窝蜂,用箩筐一样大小的圆木罐倒悬在屋顶,每到深秋,抬头张望,便可以看到麦浪一样鲜黄的蜂蜜挂在木罐里,像农舍屋檐下一簇簇的玉米棒。  仆人都渴望尝尝蜜糖,但外太公常常带着一条鞭子在屋里晃来晃去。他是要以蜜糖换洋枪和银子的。  曾有一个叫阿狗的仆人,因偷吃蜜糖被外太公抽打了一顿,死得很惨。外太公常常拿这件事来教训别的仆人,虽然他们很规矩,但仍得不到信任。所以,蜜糖的挑运和抛售都由
期刊
周末回老家,我去看看乡下空着的房子,我惊喜地发现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不知何时已经开得很茂盛了。看树上金黄色的小花挤挤挨挨、密密麻麻、悄无声息地缀满枝头,清香扑鼻,忽然觉得很对不起它,半个月没来了吧,马上就得走,今年连采摘的工夫都没有。初绽的时候,没能见证,再来,是否就是满地的桂花雪了?  带着对家乡桂花的牵挂,再走进嘉绿苑公园,我发现原来这里的桂花也早就开了。也许因为是暗香,也许因为花朵太小,又也许
期刊
荠菜的生命力极强。  从前,在农村,房前屋后,墙角旮旯,荠菜有的是,更不用说麦地田野里了。荠菜对土壤的适应性强,无论土地是否肥沃,还是土壤是否疏密,只要它落地生根,便脚踏实地,默默等待春风惠雨。冬寒未尽,春寒还料峭时,它便开始吸收养分,储存能量,舒展筋骨了。细心的你这时就会发现,小路边、田埂旁,乃至湿漉漉的墙根下,稀疏的三角形叶子已探出了脑袋,纤细绿茎的荠菜和那些蓬勃而张扬的肥硕油绿的野菜相比,自
期刊
欢欢是孩子们的舅舅和舅妈养的一条小京巴。春节前夕,因为他俩有事,欢欢被送到了我们家。  站在客厅里的欢欢,小小的身子里透着机灵,一双黑眸子滴溜溜地转着,披着黄毛的小脑袋左扭扭右看看,瞅瞅妻子和我,扭身又跑到儿子和女儿面前,摇着短短一截毛茸茸的尾巴,仰着头,讨巧似的瞅着他们仨。  对于欢欢的到来,儿子和俩女儿流露出了极大的热情,三人高呼着欢欢是舅妈送来的春节礼物。装苹果的纸箱被儿子一腾而空,紅彤彤的
期刊
王老好是邻村人,听母亲讲我们本是一个村子的人。認识王老好时我还很小,那时他到我们村敲着个小锣挨家挨户唱着歌,一般孩子从他进村就前后跟着,直到他离开村子才罢休。起先一直将他同要饭的画上等号,可母亲告诫:老好非是要饭非是卖唱,而是“送春”。至于“送春”有何意?母亲叙说半天还是没闹明白,只晓得离过年不远了。  “送春”其实是一种地域性民间表演形式,就一人表演,无须化妆,道具也极其简单,一面小锣就搞定,“
期刊
那时还年少,爱一个人,我会觉得他哪哪兒都好,怎么可以这么优秀。我就会自卑,然后变得小心翼翼,希望自己做好万全准备,来迎接这个事后看来其实也不见得有多完美的男人。太爱一个人,胖的时候不见他,黑的时候不见他,头发短的时候不见他,没化妆的时候不见他,穿得不漂亮的时候不见他,心情不好的时候亦不见他。这样作三作四,爱的男人早已被隔壁班的小妖精给勾走了,而爱我的男人,我连名字都不想知道。  在2020年,一场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家乡兴起了栽桑养蚕热,几乎家家户户都栽植桑树。要将老枝剪去,只留桑茬子,到来年春天重新发枝,叶大,质量好。唯有地阡上的几棵桑树不进行修剪,见证着岁月的沧桑。  每到夏初,笔直的桑枝缀满翠绿油亮的大叶子,阳光照射在叶面上,反射出万千金点。树下浓荫蔽日,顽强的阳光透过叶间的缝隙,投下零碎的光斑。早已垂涎欲滴的小孩子们,一头钻进去,在桑树上寻找美味的桑葚。只见一粒粒、一簇簇,有白的、
期刊
我的工作地点离家远,每天清早乘公交一小时才到达。也有让人闹心的事,比方说一只老鼠撕咬开了我盛放货物的袋子,搬走了里面的果子。一次也算了,还三番五次地来偷吃,真的让人无法忍受。  第一次被偷吃,没多少。它咬破我盛放着香榧的蛇皮袋,进而撕破里面的塑料包装。不知它怎么知道里面有香味可口的美食,更不知它如何一颗颗偷拿出来。我只看见一堆壳,整齐地堆在货架的搁板上。这让我生气,偷吃了没事,把果壳弄得这么齐整,
期刊
办完岳母的丧事回来后,妻子坐在小凳子上,又一次哭了,声泪俱下:“怎么才能忘掉妈在世时的那些事啊……”  我放下书,把她搀扶到沙发上来,便陪着她默默地落泪。而我的脑海里也浮现出岳母健在时的场景,我与妻子每次去,她总是欢喜地忙碌——为我们张罗一餐可口的饭菜。她看我们吃得高兴,就一脸的惬意。我最爱吃岳母做的酸菜、萝卜、藠头、腌菜、辣椒……是那般美味。我们走时,她总要送到巷弄的转角处。我们劝她:“妈,回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