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内科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探究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w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几率和检测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心脑血管内科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确诊的住院患者400例,其中有188例确诊糖尿病患者,对其余的212例患者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糖代谢状况。结果:在未经确诊为糖尿病的212例患者中,有156例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现象,占实验人数的73.58%;在400例总住院患者中,出现糖代谢异常的有344例,在总数中所占比例为86%。结论:大部分心脑血管病患者伴随着糖代谢异常现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比FPG的确诊率更高,值得在临床检测糖代谢异常中推广。
  【关键词】 心脑血管 内科 糖代谢异常
  【中图分类号】 R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095-01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压力的增加,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而且呈年轻化的趋势。据临床数据表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存在着大量的糖代谢异常者,由于所用诊断方法不同,有很大一部分糖代谢异常患者被漏诊[1]。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在心脑血管患者中进行糖代谢异常的检测,能够让确诊者及时接受治疗,减少死亡率。这也将丰富临床治疗心脑血管和糖代谢异常综合病症的经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心脑血管科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确诊的心脑血管病住院患者400例,包括男性患者230例,女性患者170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67.3±2.5)岁;病程为2—35年,平均病程为(14±4.2)年。此外,400例患者中有140例通过FPG试验确诊患有糖尿病。
  1.2 诊断方法
  400例患者中有188例被确诊为糖尿病,对未被确诊的212例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并参照具体的指标对患者的糖代谢情况进行分析。具体试验方法如下:待参与试验者夜晚不摄入任何热量,早晨进行FPG检测,然后患者在10分钟内喝完按标准配制的葡萄糖溶液(75克无水葡萄糖和300毫升温水混合),静卧2小时后再次进行血糖检测。
  1.3 糖代谢类型
  ①正常糖代谢(空腹时血糖低于6.1mmol/L,糖分摄取2小时后血糖低于7.8mmol/L) ②糖代谢受损(单纯性空腹糖代谢受损 空腹时血糖介于6.1 mmol/L和7.0mmol/L之间,糖分摄取2小时后血糖低于7.8mmol/L;单纯性糖耐量受损 空腹时血糖低于6.1mmol/L,摄取糖分2小时后血糖介于7.8mmol/L到11.1mmol/L之间;复合性糖耐量受损 空腹时血糖介于6.1mmol/L和7.0mmol/L之间,摄取糖分2小时后血糖在7.8mmol/L和11.1mmol/L之间) ③糖尿病(单纯性空腹高血糖 空腹时血糖不超过7.0mmol/L,摄取热量2小时后血糖在7.8mmol/L到11.1mmol/L之间;单纯性糖负荷后高血糖 空腹时血糖低于7.0mmol/L,糖分摄取2小时后不超过到11.1mmol/L;复合性高血糖 空腹时血糖不超过7.0mmol,糖分摄取2小时后血糖超过11.1mmol/L)。
  1.4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实验共有400例患者,其中有188例糖尿病患者;在未确诊的212例患者中,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有156例出现糖代谢异常,占73.58%;运用FPG检测成功率为47%,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成功率为86%,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在临床中,心脑血管疾病和糖代谢异常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都在不同程度上有糖代谢异常情况。据统计数据,临床上有70%以上的冠心病患者伴随着糖代谢异常[2]。因此,加大对心脑血管病患者中糖代谢状况的检测力度,减少漏诊率,能够给医生的治疗提供参考,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因心脑血管病变带来的糖代谢异常患者的死亡率。
  在本实验中,通过对比FP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糖代谢异常结果,发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能减少漏诊率。在400例患者中,FPG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有188例,占47%,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检测中糖代谢异常的患者有344例,占患者总人数的86%,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糖代谢异常效果明显优于FPG。
  经调查发现,糖代谢异常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比糖代谢正常者高2到3倍,因此要做好糖代谢异常的检测工作,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纳入到常规体检中[3]。在确诊后,对糖代谢者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几率。综上所述,应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验糖代谢异常的方法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何娟.心脑血管内科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2):412-413.
  [2]任海荣,华琦.合并糖代谢异常的高血压患者预后调查的国内外数据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32(5):634-639.
  [3]陈长江,杨桂娟.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伴发糖代谢异常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4):112-113.
其他文献
2010年9月29日,在中共湖北省委政协工作会议上,8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本期刊发他们的发言材料,供交流学习。
作者用阈下剂量的马桑内酯进行反复腹腔注射,造成大鼠点燃性癫痫模型,为癫痫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实验工具。在本实验条件下,每日给大鼠1次注射马桑内酯1.25mg/kg或1.75mg/kg
在综合性高校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会进行音乐公选课的课程设置,通过音乐的艺术形式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本文以综合性高校中音乐公选课的开设为研究对
本文报告应用国产氨基导眠能(AG)治疗皮质醇增多症13例的临床结果。AG剂量为1.0~2.0g/d,治疗8~12周后10例临床症状和体征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疗1月后血、尿皮质类固醇及血浆睾
作者应用胶体金技术和单克隆抗体1A7E7和2F9D4成功地对钩体抗原进行了超微定位的研究,发现胶全金颗粒主要分布于钩体外膜部位,提示1A7E7和2F9D4所识别的抗原位于钩体外膜,为
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在建筑施工当中,电气工程施工作为其中的重要保障,在
以c-fos基因为分子探针,对2例正常人脑和11例人脑原发性肿瘤DNA进行Southern吸印杂交分析,同时对上述部分样品的总RNA进行斑点杂交分析。结果表明:1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发生
合理的变电站自动化调试工作能够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供更多保障,本文对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策略及应用进行分别说明,希望电力企业可以借鉴文中内容进行实际工作,从而
本文报道给家兔注入不同剂量的<sup>3</sup>H-α-第二丁基对羟基苄醇,观察该药在其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结果表明,血中分布相快,消除相慢,消除半衰期T<sub>1</sub>/1β为12h。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一书对《越绝书》的作者及年代、书名篇目进行了考证与辨析。其继承了陈振孙的观点,对《四库总目提要》所倡杨慎“隐语”之说进行了批评,并得出《越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