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化学新课程课堂的引入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_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332—01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人们在做事的时候都有这想法,同样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同样会遇见这样的问题。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看你传授的知识,还要看你怎么去导入这堂课,能让学生跟着你的思维轻松的去学习它,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在此对课堂的引入做如下探讨。
  一、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
  新课的导入要保证知识的科学性,做到准确无误,突出你要讲的新知识;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认知水平,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此前题下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导入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导入要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导入材料要有新颖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导入的材料要简洁,能突出你所讲的重点。
  二、新课的导入方法
  1、科学史导入法
  科学史例法是一种应用科学史例,如科学发现的过程,科学理论演变的情况,科学思想的形成,科学史上的科学方法,科学家的生平与贡献等来进行课堂的导入法。例如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基列夫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由此我们就可以提出,同一纵行具体有什么相似的化学性质?而引入元素周期律的教学。
  2、化学古诗词导入法
  古典诗词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充分利用与化学相关的诗词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恰当的运用古诗词创设情境,有利于新课的导入;而且可以利用古诗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咏诗思学;从而拓宽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胶体的性质时,也可以用描述胶体现象的一些诗词来引入,比如“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紫烟”;“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烟”;“雨过天晴,谁持彩炼当空舞”中的“彩炼”都是描述自然界形成的胶体所产生的自然现象。这样的课堂引入让学生觉得耳目一新的感觉,自然也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主要阐述了如何利用诗词导入,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探索诗词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3、化学实验导入法
  化学实验引入新课,实验中出现的有趣现象,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比如初中在讲酸碱性质时,我们可以向酸或碱加入石蕊试液,出现不同的颜色从而引发学生疑惑,从而去想法解决它,更好的去学习它。再比如,在讲解氨的结构和性质时,可先表演“空瓶生烟”的小魔术,然后指出:氨气除了具有与氯化氢作用生成氯化铵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呢?由此我们就可以详细讨论氨气的结构和性质。在高三讲氧化还原反应时 ,由于高一已学过相关的知识,此时,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强对学习的新鲜感就显得特别重要。比如我们可以向高锰酸钾溶液里加入浓盐酸,由此产生的现象从而引入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教学。花样百出的新课导入,再配上老师生动的语言,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常常收获惊喜,久而久之,他们形成一种习惯的想法,上化学课很有意思,自然一上课就很兴奋,很有激情,课堂效率自然也就高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重视导课艺术的培养。
  4、化学故事导入法
  故事对人们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而青少年学生好奇、好问,富于想象力,对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好奇无比。上课开始,可运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传说使他们很快安静下来,还可以造成悬念,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移到有意注意上来,从而达到新课导入的目的。这样导入新课,不仅给学生制造了一个悬念,使他们产生的浓厚的学习情趣和求知欲,而且为主题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足见故事导入的长处和优点。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一节开始,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游客牵着小狗进入一个深山洞,在接近洞底时,小狗晕倒,而人却没有事。这是怎么回事?以这样一则故事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氛围中。从而引入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
  5、复习法导入承上启下
  有句古诗叫温故而知新,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很大部分都采用了此方法。它不仅复习了以前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得更加牢靠,同时又为这节课打下了基础埋下伏笔。比如我们在上《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时,可以先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确定二氧化碳的制法和收集方法
  6、 生活实例导入新闻引入:
  知觉总是人们从生活中得到的,视觉也是人体最直观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所涉及的范围,选择与新课有关的典型问题提供给学生,要求他们给以科学的解释,从而启发他们的兴趣引入新课。比如讲授《蛋白质》内容时,先放一段深受含三聚氰氨奶粉毒害的儿童的悲惨画面,再分析三聚氰氨和蛋白质的关系,讲述奶粉中含三聚氰氨的危害,引起同学们对不法商人的愤怒、谴责和对蛋白质有关知识的好奇及急于探索的热情,对蛋白质的性质和作用的学习,就会水到渠成,取得良好的效果。
  7、多媒体导入法
  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各行各业中都不断涌现出了很多先进的科技,同样在教育行业中也是一样。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走进我们的生活,也普遍应用到教学中。比如可以用光学投影媒体,将一些图表,板书投影到屏幕上。或者用电视录像等把信息量大问题播放出来。把一些难于理解的、抽象的微观问题用flash动画表现出来,非常的吸引学生,更加的激发学生的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但无固定的法则,贵在方法得当。教师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选择不同的引入方法。当然,课堂引入的设计也不能死搬硬套,仅仅局限于这几种方法,应力求创新多姿多彩。新课的引入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创造。设计得好,它能优化知识结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融洽师生情感,使学生带着一种轻松和快乐的心情去学习,从而提高化学课堂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也是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
其他文献
采用Ni-Cr合金在保护气氛炉中进行了钎焊单晶金刚石磨粒的试验,使用SEM对Ni-Cr合金钎焊金刚石的碳化物形貌和钎料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在保护气氛炉中,Ni-Cr合金可以
Many native plants in traditional medicine have been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cutaneous leishmaniasis and the recent clinical trials have proven the efficacy o
报道了水热法生长RbBe_2BO_3F_2(RBBF)晶体的结果。在实验中以熔盐法RBBF碎晶料为培养料,分别以Rb_2CO_3和RbF为矿化剂溶液,在生长温度T=400℃~500℃,温差△T=10℃~30℃的条件
摘 要 古代苏禄国与中国的交往可追溯至唐宋时期,而古代中菲关系史更是可以追溯至公元三世纪的三国时期。明永乐时期,苏禄国东王、西王、峒王三王的突然来朝将两国关系推向了高潮,但自永乐二十二年后至清代便断绝了朝贡往来。三百年后,于康熙年间,苏禄国复又请求朝贡,雍乾时期的三十多年间仅官方朝贡就达六次之多,民间往来更是数不胜数。古代中国政府对苏禄国的朝贡一直采取的是怀柔友好的政策,这对中菲的国际交往、对外关
2006年11月30日,“上海国际营养、运动与健康大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此次会议源于希腊卫生体育机构与美国遗传、营养和健康中心为扩大奥运和平与健康精神,在国际奥委会,世界卫生
摘要:将探究式学习列入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的在于引发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的变革,凸现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促进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将探究式学习方式应用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本文,我将结合平时教学的实践和思考,借鉴相关的理论文献,浅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
针对油浸式高压试验变压器的渗漏问题,探讨了密封圈防渗漏的机理,提出了一种实用新型密封圈的使用方案,经一定范围的现场检验,收效显著。
通过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从初始计量到出售这一过程中会计处理不同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把握二者内涵。同时提出重视全面收益这一指标。
“历史课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下,历史课探究性学习成为一种必然。首先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