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砼外墙开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bowen25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珍贵,地下空间的利用益加受到重视。不但高层、超高层建筑配有地下室,许多公共建筑、低层建筑也都配有地下室。而且为了尽量利用地下空间,地下室单层面积往往较上部工程的单层面积更大,地下室外墙多数设计为超长结构。但由于工程设计、施工以及工期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混凝土地下室外墙裂缝现象普遍。针对地下室外围混凝土连续墙的裂缝问题,从泵送混凝土的采用、钢筋布置、墙体伸缩缝等方面,分析了裂缝產生的原因,从合理安排施工段、改进施工方法,改善养护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裂缝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地下室;砼外墙开裂;混凝土;锈蚀
  中图分类号:[TQ1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建筑中的大量使用,当前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墙体的裂缝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一现象的产生不仅会影响地下室墙体的使用功能,而且会造成墙体的渗漏,甚至影响结构的安全,成为影响建筑物质量安全的大问题,引起工程界高度重视。
  1.地下室外墙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泵送商品混凝土的发展,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连续裂缝几乎遍及每一个工程。因裂缝而产生的渗水也屡见不鲜,控制其裂缝已成为混凝土施工的一项课题。
  1.1裂缝情况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连续裂缝一般于混凝土浇筑完毕后3d左右开始出现,其形状呈垂直状,从墙顶至墙底,裂缝宽度在0.1mm~0.5mm内,裂缝一般沿墙均匀布置,特别是在外墙,柱与墙相交处等部位出现。
  1.2裂缝产生的原因
  1.2.1混凝土的泵送混凝土施工一般均采用混凝土泵送技术,因混凝土需达到泵送要求,其坍落度一般要求在18cm左右,其同一强度的混凝土相对于传统的混凝土水泥掺量多,碎石粒小,水掺量多,这三大原因使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大得多。
  1.2.2钢筋的布置
  (1)钢筋保护层大。因地下室特殊环境的要求,其外墙钢筋外围保护层要求大,一般为50mm以上,较厚的保护层使该部位混凝土收缩时不能获得钢筋的约束,形成裂缝,并可能进一步发展。
  (2)部分设计配筋间距偏大。钢筋间距越大,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就越大。
  1.2.3墙体伸缩缝过长
  现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墙体设置伸缩缝的距离为30m,一般工程都不愿意留设或少留设伸缩缝,导致伸缩缝间距远远超过规范要求。混凝土硬化干燥时其本身的收缩率为0.05%~0.06%,其收缩在长、宽、厚三个方向都产生,但长度方向的收缩量要比其他两方向大得多,墙体长度越大,其累计收缩的量就越大,由此产生的相应力也越大,当墙体产生的力大于其强度时,在此部位产生裂缝。
  1.2.4底板对墙体的约束地下室底板混凝土较墙体混凝土要早进行浇筑,其底板混凝土本身的收缩要早于墙体混凝土的收缩,当墙体混凝土收缩时,底板对此产生约束,从而使墙体产生相应力,底板产生压应力。在两侧应力叠加下,当其超过混凝土抵抗强度时,便形成裂缝。
  1.2.5柱对墙体混凝土的约束
  与地下室外墙现浇墙连的柱,本身是墙体的一部分,但其钢筋的配设要远远大于墙体的钢筋,因而其钢筋对混凝土产生收缩的约束要比墙体的约束大得多,从而加大了墙体自身收缩约束强度,相应提高了墙中的应力,因而该部位更容易出现裂缝。
  1.2.6内外环境的影响地下室外墙连续墙混凝土浇筑后,其内外两侧的环境完全不同,外侧与大气相连,其混凝土表面温度易随着大气的变化而变化,墙体反复受到热冷变化而内侧已形成室内环境,变化较小,受二者环境差异的影响,使连续墙内外变化不一,且墙体越厚,差异越大,越易形成裂缝。
  1.2.7混凝土养护不到位也是造成裂缝的一大原因
  (1)未有效保持墙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一般墙体混凝土浇筑完第二天即将模板拆除,混凝土表面随大气温度变化而变化,而混凝土内部因水化热的释放其温度较高,二者的温差将可能引起裂缝的产生。
  (2)混凝土养护未到位,不能保证混凝土水化所需的正常水分,墙体属于竖向结构,其水分保持加之其内侧模板支撑的影响,养护更加困难。
  2.地下室外墙裂缝防治措施
  产生地下室外墙开裂的原因错综复杂,要避免这一问题,延长其使用寿命和耐久度,就必须从设计优化、材料选用控制优化、施工合理、管理到位等各方面加以控制和处理。目前地下室结构的墙体裂缝问题仍是建筑施工中普遍存在且受到较大关注的一个课题,如何从根本上杜绝外墙裂缝的产生,有待于今后工程实践中继续探讨和总结。
  2.1合理的配筋墙体的配筋尽量考虑到小而密,一般来说,墙体的水平和立筋均按100mm间距布置较为合理,其钢筋截面大小根据计算而定,另外对于50mm厚的钢筋保护层,有条件的可在其内加设一层细铁丝网,这样裂缝发生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2.2合理安排施工段尽量根据规范要求留设后浇带,混凝土的收缩大部分集中在初期,如留设后浇带,墙体两边可自由收缩,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减少,混凝土大部分收缩完成后,再进行后浇带封闭。另外施工时可采取跳段施工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这样可以避免后浇带施工,建议每段施工20m左右。
  2.3完善混凝土配合比
  2.3.1优先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2.3.2采用配好的硬质岩石、碎石。
  2.3.3采用粗砂,含泥量少。
  2.3.4掺入适当的粉煤灰和膨胀剂,都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粉煤灰能加强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膨胀剂能补偿混凝土的收缩。
  2.3.5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防止混凝土水化热初期集中出现,因混凝土初期强度低易出现裂缝,如将水化热推迟出现和延期出现,会减少裂缝。
  2.3.6在混凝土满足泵送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混凝土坍落度。
  2.4加强对薄弱部位的处理对墙体薄弱部位的地方,如留有大空洞,墙厚、墙高突变等,宜采用加设钢筋或留设后浇带等方法,避免在此形成应力集中部位,产生裂缝。
  2.5改进施工方法
  2.5.1尽量采用墙体与楼板混凝土分开浇筑,这样一方面可减少初期楼板对墙体的约束作用,另一方面可使墙体内外环境相统一,且墙体内侧养护易进行。
  2.5.2墙体混凝土浇筑完后,楼板未浇筑完即拆模,利用模板的保温作用,保持混凝土表面适当的温度,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出现,混凝土内部水化热基本释放,再拆除模板,在此之前,可将模板松动,保证养护用水进入混凝土表面,一般拆模时间为5d~6d.3.6改善养护方法
  (1)地下室外墙养护挂塑料水管,在水管上钻小孔,接通自来水形成水幕养护。
  (2)内侧可铺挂保水性好的麻袋等物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
  (3)加强混凝土前期养护,特别是前四天。
  2.6减少混凝土连续墙外露时间在地下室外围连续墙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尽量早点进行防水施工和基坑回填土,防止混凝土墙暴露在大自然中。
  3.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地下室外围连续墙混凝土的裂缝一般对结构安全不产生影响,但其易形成渗水通道,影响地下室的使用,故对其进行封闭处理,其处理方法如下:
  3.1将外墙面沿裂缝两边剔成八字形槽,用环氧树脂进行灌缝密缝。
  3.2用防水材料相适应的裂缝处理材料将墙面压实补平。
  3.3裂缝处施工一道防水层,并加设无纺纤维布一道,缝两边各500mm宽。
  4.结束语
  以上对地下室外墙开裂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虽然对裂缝成因和计算方法有不同的理论,但对于具体预防和改善措施意见还是比较统一的,同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地下室外墙开裂的现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钱艺柏,石伟国,刘秋生.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防治与工程实践[J].建筑施工,2008年,第05期.
  [2]吕春明,郭树伟.地下室外墙在非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年,第16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以下简称B超)在围绝经期阴道异常流血疾病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对齐齐哈尔市克东县妇幼保健院2007年1~12月门诊以阴道异常流血就诊的围绝经期患者的临床资料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和老年人数的逐年增加,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已为大家所关心和重视.rn我国老年人中龋齿和缺齿的发病率很高.据1985年张博学对 509名老年人口腔情况调查,患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的禁食,胃肠减压等治疗方法 ,观察2组疗效.
做好药物流产患者的护理,包括用药前的心理护理、知识宣教, 用药后的病情观察等,能有效降低药物流产不彻底及大出血的发生率、提高药物流产的安全性.
通过600例血脂异常中医证候与亚健康相关性的研究,发现血脂异常中医证侯的产生与亚健康具有密切关系:亚健康状态的存在是血脂异常中医证候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亚健康状态对于
外伤性小肠破裂在腹部外伤中,比较常见.虽然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对诊断有无小肠破裂常感困难,稍有不慎易漏诊或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手术创伤或延误治疗而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修复面部凹陷的效果.方法 利用注射针头,离断真皮与其下方的纤维粘连,然后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充填凹陷部位.结果 本组共62例,修复面积最大的8
目的 了解通过母乳喂养宣教后,对产妇泌乳量,产后出血量及自身恢复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100例初产妇,将她们随机分成宣教组和对照组进
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住院的85例老年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LC)具有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纳络酮与硫普罗宁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观察. 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2001年12月至2005年12月就诊的120例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应用纳络酮注射液和硫普罗宁注射液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