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任务设计”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xihua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分支教育,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还是提升我国就业率的有效途径。由此,它肩负着培养亿万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仍以传统的教育理念为教学方针,导致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于社会需求。基于此,本文分析中职生计算机教学现状,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驱动教学;设计
  任务驱动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典型的“任务驱动”下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一系列“任务”,从简单到复杂,从简单到困难,从而获得一条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而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和处理信息能力。
  一、 中职生计算机教学现状
  目前,世界上的计算机应用正朝着多样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但现今,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与计算机的发展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差距正在逐步扩大。它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各界对计算机专业化、多元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中职生计算机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大部分仍处于“台式电脑”的水平,专业课程的内容过于片面。甚至有些专业课程是不必要的,导致学生就业后,专业技能与实际运用有误差,对于工作岗位毫无用处。然而,许多实用和专业的课程和计算机应用软件还没有被开发学习。
  二、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一) 任务的设计
  任务驱动教学的设计是教学的核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由此,根据学生的已知为基础,创新设计结构,通过结构上的互通让新知识与旧知识存在联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制定切实可行的任务。首先,任务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者、任务为线索展开一系列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在任务中不断地给予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压力下创新、主动探索,满足学生的自我能动性,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其次,任务提出将决定学生在这门课上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在设计任务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在任务开始时,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做简单的操作,然后通过一系列的任务训练,使学生能够在计算机操作上犯更少的错误,学生熟练的操作效率更高,整个过程遵循从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后,任务设计应注重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的手段。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是他们接受知識的能力往往大不相同。当教师设计任务时,任务的难度应该是分层的。应注意将新知识点的数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并将前一个任务的知识点集成到后一个任务中。对于新知识、新内容或一些困难的任务,教师应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细的操作步骤,以便于每个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
  (二) 任务的实施完成
  实施任务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对问题发出提问,再通过假设、模仿等形式,在提出问题中分析问题、总结问题,从而超额完成任务。基于这个条件下,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应采取引导、解惑、评价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任务可以由个人或小组完成。学生相互合作讨论。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应时不时地激励和引导学习困难的群体或个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更好地学习和接受知识。
  (三) 效果评价与总结
  当学生完成一项任务时,已有了充足的知识与论点,并组建出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虽然内容不够完善、结构不够具体,但可以通过教师对学习成果的点评、分析、总结中补充。由此,教师及时对于学习成果评价,也是给予学生知识反馈的机会,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多给予学生成功的机会,学生只有享受成功后,才能不断地进步、提高。据大量的研究也表明,学生受到表扬后的主观行为会发生改变,而这些改变是由于心理得到满足引起的。
  三、 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在提出问题中分析问题、总结问题,从而超额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以任务为驱动压力,让学生与老师互动中,发现问题,从而自我解决问题。而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发现学生的不足,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及总结。然而,教学有方法,但没有明确的方法。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应注意步骤合理、目的明确、与其他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从而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
  参考文献:
  [1]卢忠.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7(21):149-150.
  [2]王秀梅.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市场,2016,3(2):187-188.
  [3]韩星星.试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6,20(22):178-179.
  [4]刘昆玲.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协同教学—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为例[J].电脑迷,2017,11(12):120-121.
  作者简介:
  左婧,江苏省连云港市,江苏省灌云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体育与健康”是中职教学体系中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体育习惯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当前中学教育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一些问题,身体健康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条件,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有必要进行改革。本文就此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初探  中职体育与健康的教学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中职教学的基础
摘 要:本文主要以spark教学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应用途径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为主要依据,从利用spark教学,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利用spark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利用spark教学,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利用spark教学,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spark教学;课堂;
摘 要:篮球教学作为当前我国素质教学工作开展中较为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在现有学生教学工作开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要想提升初中篮球教学质量,就应该按照中学篮球教学工作开展中的要求,将相应的教学对策转变,这样才能保障在教学对策转变中有效的为初中篮球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基础。鉴于此,本文针对游戏教学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运用进行了分析,希望在本文研究帮助下,能够为初中篮球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游戏教学
摘 要:任务驱动法可以促使学生在任务的推动下,主动地学习探究信息技术知识,并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采用任务驱动法,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法;生活;合作;评价  任务驱动法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以某一任务为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
摘 要:近年来,在互联网 的思维下,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云技术逐渐在各学校教学中应用开来。本文通过分析云课堂的特征,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开展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基于云课堂的应用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实效性。  关键词:云课堂;翻转课堂;中职;计算机教学;应用  一、 概念  (一) 云课堂  所谓“云课堂”,是一类面向教育和培训行业的互联网服务。使
摘 要:当前阶段,高中信息技术已经由技能训练转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课堂教学是培养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主要渠道。在新课标的素质理念下,教师要加强与改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不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设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近些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高中的新技术教材也是在不断变化,但是面对更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