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三句话

来源 :民间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akou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燕崖村的房天下是个劁猪匠,靠一把劁猪刀吃遍四方,好不逍遥自在。可是他还有不满足的地方,镇上有个富户莫大爷,生了三个儿子,家里的钱财花不完,很让房天下嫉妒。
  这天,莫大爷得了重病,把三个儿子叫到床前,留下遗嘱就撒手归西了。这份遗嘱分别是三句话,莫大爷单独说给了三个儿子,让他们各自保密,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说出来。除非莫家家败,混不下去了,三兄弟才能凑到一起,把三句话合起来救命。
  这事在全镇传开后,房天下就动上了心思,想把莫大爷留的三句话弄到手,这样的话,那他就不用干劁猪这一行了,说不定也能富甲一方。
  思前想后,房天下决定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三兄弟中,最小的莫老三好酒,房天下决定先从他那儿下手。
  农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猪,一般是春天买头小猪家里养,年底杀掉卖一部分肉,然后留下猪下水和很少的一点肉过年。为了猪能长足身量,初春就要由屠户劁猪。这样一来,除了初春和年底,房天下基本没多少事做。空闲时间,房天下练出了一手下棋的绝活。他研究象棋中的残局,专门用这个跟人过招,水平相当了得。
  这天,他跑到莫老三家门口,摆起了象棋残局。没几天,就把周围的象棋高手打了个落花流水。莫老三终于沉不住气了,出了门,倒背着双手,走到房天下的残局前,要跟他过过招,论论输赢。原来这莫老三平日里也对象棋颇有研究。
  鱼儿终于要咬钩了。房天下跟莫老三约定,谁输了谁喝一碗酒。莫老三酒量大,房天下酒量也不小,他出去给人劁猪,走到谁家吃谁家,练就了好酒量。
  莫老三一挥手,让人从家里搬出两大缸白酒,摆在面前,说这打赌用的酒他出了。可是莫老三按部就班地下棋行,一旦让他破解残局,就不在行了,一个残局都没下赢。
  第三天,按照事先约好的,莫老三从酒缸里舀起三大碗白酒,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了下去。任他酒量再大,不一会儿也醉了。
  可他不服输,还要跟房天下赌,房天下说啥也不跟他下了。莫老三眼珠子发红,非要跟他下,房天下笑笑:“那我要你一句话。如果你输了,我问什么你如实回答就行。”
  不就是一句话吗,难道还能死人?莫老三头一昂就答应了下来。
  结果莫老三又输了,他大着舌头说:“问吧,愿赌服输,你要问的话是什么?”
  房天下心下狂喜,却不紧不慢地说:“听说你家莫大爷临走时留给你一句话,我只要这句话,別的什么也不要。”
  莫老三的酒一下醒了,看来这房天下是挖好了坑,让他往里跳呢。可是愿赌服输,他狠了狠心,悄悄跟房天下说了他爹莫大爷留给他的四个字:通吃四方。
  其实,莫老三之所以如此痛快地把他爹的话告诉房天下,是因为他认为两个哥哥嘴里还有两句话呢,只拿到自己这句话,什么用都没有。
  可他万万没想到,房天下既然能从他这儿拿到那句话,肯定也能从他那两个哥哥嘴里套出另外两句话。
  不明白莫老三说的“通吃四方”的意思不要紧,房天下决定再去找莫老二。
  这莫老二是个读书人,有雄心壮志,想把天下绝学整理出来出本册子,传给后人。还没等房天下找他,他先找上门来了。莫老二想要知道房天下劁猪手艺绝学。
  房天下就端起了架子,说想学可以,必须得回答他一句话。这莫老二比他兄弟莫老三有心计,房天下要用一身的劁猪手艺换一句话,这肯定不是一句简单的话,莫老二哪肯轻易答应。
  可是不答应,房天下就不告诉他劁猪的手艺。这方圆百里内,只有房天下一个劁猪匠,他不急不躁,有时间慢慢等。可是莫老二等不起,他已经把木匠、铁匠、石匠、篾匠,甚至做豆腐、支炉子的手艺都收集起来了,现在就缺这劁猪的手艺了,如果缺了这一份,那就太遗憾了,看来得另想办法。
  莫老二拿出十两银子,想买房天下的劁猪手艺。可是房天下摇了摇头,莫老二加了价,一直把价格加到了一百两银子。可是房天下还是咬牙拒绝了,跟那莫大爷留下的遗嘱相比,银子算什么。
  到了这个地步,莫老二想先听听房天下问一句什么话。房天下也没隐瞒,就开门见山要他爹莫大爷留下的那句话。莫老二瞅瞅自己富得流油,要真有他爹说的混不下去的那一天,估计不大可能,再想想他爹留下的话感觉也没啥深意,最主要的是他急着出书,就痛快地答应了房天下。房天下把劁猪的手艺告诉了莫老二,莫老二也告诉了房天下那句话,是“勤学苦练”。
  勤学苦练?这莫大爷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倒更加勾起了房天下的好奇心,发誓一定要拿到莫老大嘴里的那句话。
  这莫老大可不同于自己的两个弟弟,为人精明,想从他嘴里套出莫大爷留下的那句话,可不是轻易的事。房天下试了几次,全碰了一鼻子灰,只好另想他路。
  就在房天下无计可施时,莫老大请他去劁猪。原来,莫老大家养了好几头母猪,今年竟然在十几天内,都生了小猪崽,在小猪崽快满月时,必须得劁猪了。只有劁过的猪,才会没了“花花肠子”,一心一意长膘。
  房天下看着莫老大满圈活蹦乱跳的小猪崽,手起刀落,一圈小猪崽,两个时辰不到,全被他劁了个遍。之后,莫老大准备了上好的酒菜,款待房天下。房天下喝着上好的小酒,吃着上好的菜肴,听着莫家猪圈里的小猪崽吃饱了直哼哼,他心里也舒坦得直哼哼。
  半年后,莫家的猪个个长得膘肥体壮,到了秋天,有的长到了二百多斤,莫老大开始计议着杀猪卖肉。
  这天,莫老大去猪圈看猪的长势,忽然发现有头猪跟别的猪长得不一样。别的猪个个膘肥体壮,可这头猪却瘦不溜秋,身上没几两肉。莫老大就有点奇怪,围着那头猪左看右瞧,想看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突然,那头猪乱跑起来,一头把莫老大撞了个四脚朝天,也该着出事,他的后脑勺正好撞到地上的一块石头,当时就流了血。
  莫老大被抬回屋后,大夫一瞧说有生命危险。没办法,他只好把儿子叫到跟前,要赶在咽气前,把他爹莫大爷当年留的话,传给了儿子。
  其实,那头撞人的猪与房天下有关。当初他在劁猪时,故意没把这头猪劁干净,等它长大了,就不安心吃食了,一心想着配对,这不正赶上莫老大进猪圈,就把他给撞了。
  被请到莫家的大夫事先被房天下买通了,故意说莫老大有性命之忧,为的是让莫老大说出当年莫大爷留给他的那句话。
  果然,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大夫站在一边,情急之下,莫老大父子也没背着他,让他听了个真真切切,并很快告诉了房天下。那句话是:学会劁猪。
  房天下一听差点晕过去,三句话凑在一起就是:学会劁猪,勤学苦练,通吃四方。
  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原来,当年莫大爷也看中了房天下的劁猪手艺,告诫三个儿子,一旦莫家家败,就让他们拜房天下为师,学他劁猪的手艺,能通吃四方。
  房天下这才明白,原来自己在羡慕别人时,别人也在羡慕自己。
其他文献
于海找到高峰时,五十多岁的高峰正满身大汗地和一群年轻人打篮球呢。看到于海来了,高峰从车上拿了两瓶水和于海到旁边的水泥台上坐下,俩人边喝边聊。  高峰看于海吞吞吐吐地欲言又止,就说:“老哥,有事儿直说吧,咱俩还用拐弯抹角吗?”  于海仰脖喝了几口水,抹抹嘴说道:“兄弟,我那二十万,你要是手头方便的话,给我吧。孩子找到女朋友了,我准备给他们买房。”  高峰一听笑了:“没问题,我现在就给你,微信支付宝都
期刊
这天晚上,吴越刚刚回到家,他老婆孙敏就严厉地给他下了命令:“你想办法把对门的鹩哥解决掉啊!”  吴越刚一愣,迷惑地问道:“那只鹩哥咋啦?”孙敏说:“它天天说考糊啦,我听着都烦死了!”  吴越刚惊愕地睁大了眼睛:“那鹩哥还会说那话?”  孙敏皱眉说:“是啊。你说听着烦不烦?”  吴越刚说:“烦。不过,那鹩哥还真够聪明的。”  孙敏白了他一眼,懒得搭理他了。吴越刚来到阳台上,扭脸看着隔壁的阳台。  他
期刊
吴有赌博上了瘾,哪知道运气越来越坏,起初是十赌九赢,后来便是十赌九输。他哪知赌博比吸毒还厉害,吸毒是吸了上瘾,不吸不上瘾,赌博却是赢了上瘾,输了也上瘾,输得越多越想翻本,宁可饿着肚皮也要凑点儿钱再去赌一把。  当地的赌博屡禁不绝,派出所就常来抓赌,人家老赌棍倒常有漏网的时候,偏偏每次都能抓住吴有。不是吴有不怕警察,只因他囊中羞涩,每次最多是百八十元的小赌,只能算玩玩,抓进去不过是教育一顿了事,犯不
期刊
成海波是个快递小哥,他有个客户叫吴婕,开了一家服装店,兼做网上营销,销售量好得很,每天经成海波之手发出去的快递就要二三十件。  这天上午,成海波正在外边送件,忽然接到了吴婕的叫件电话。平时吴婕叫件都是在傍晚,这么早就叫件,难道一早上运气好?带着疑惑,成海波骑上电动车去了吴婕的店里。  到了店里,成海波才知道,吴婕并非真的有快件,她是想让成海波接个私活儿,给一个叫朱东城的人送一束花。  吴婕从柜台后
期刊
光棍来福一大早急匆匆赶到小区外候车点儿,早就有拉人的小面包车等在那里。  一路上,来福四处看着,生怕遇上熟人问这问那,自己不好意思。  附近林场每天都有面包车来接人干活。来福好多年没挨过累,就选择了相对轻松的压沙。林场也不远,小面包跑了二十几分钟就到了。  压沙很简单,看看就会了。用大锄头划出沟壑,铺上稻草,再用铁锨铲沙子压住稻草,都是两米见方的草方格,里面栽上梭梭、花秧等。三五个人一组,完了按照
期刊
一、不速之客  万城东郊有家东万宾馆,因地处偏僻,生意较为冷清。宾馆里只有三个工作人员,一个前台,一个保安,一个清洁工兼仓库管理员。  前台女孩叫庞春燕,因为与家人闹了点不愉快的事,一赌气就跑到了万城。保安老丁快退休了,空闲时总是一个人用脚丈量宾馆大厅。  清洁工算是个肥差,没客人的时候,宋姨可以躺在仓库里睡大觉。庞春燕呢,每天捧着手机刷刷抖音,看看网络直播,有时忙里偷闲,自己也搞搞直播。  这天
期刊
早上,贺有根一家正在吃饭,一个胖女人推开大门喊道:“有根大哥,吃着呢?”来人是红姑,邻村人,十里八乡有名的媒婆,整天窜东村走西庄。  有根媳妇起身招呼红姑一起吃,贺有根却拦着她:“无事不登三宝殿,红姑又不是来吃饭的。”有根媳妇赶紧解释说:“红姑你别介意,他就这个脾气。”  红姑笑了笑说:“有根大哥说得对,我今天是为你家贺刚来的。你看贺刚也二十多了,该说媳妇了,我就给他留意着。正好河溪村王贵家有个闺
期刊
快过年了,梅秀满脑子都是女儿的影子,做梦都想叫女儿回家吃顿团圆饭。然而,即便再想,她也不敢这么做,因为她丈夫周正不允许。  女儿艺校毕业,跟朋友合办了私人艺术团。自此,爷俩就闹翻了。周正坚决让女儿撤伙,警告女儿不能伤风败俗!女儿却死活不同意,说自己刚起步的事业不能丢。  那以后,周正一年多不让女儿进门。周正这么做,梅秀心里清楚,不是心狠,而是被歌舞吓怕了。最近两年,村里镇上时不时有歌舞表演,与其说
期刊
徐一言和徐一行是对双胞胎姐妹,都就读于X大学中文系。这天她们去学院的档案室查资料,看见走廊里堆满了一摞摞捆好的纸,妹妹徐一行走近细看,见纸页泛黄,似乎年代久了,她弯腰翻了翻,仔细琢磨了半天,也没想明白学院哪里来的这些“老古董”。突然,姐妹俩的耳边传来一声大喝,吓了她们一跳。急忙抬头,面前是一张黑沉沉的大脸。  原来是档案室的管理员张成叔叔,他虽然不是老师,但在学校工作也有三四年了,姐妹俩经常来查资
期刊
古驿镇有个孤儿叫刘小,十岁时父母去世,悦来客栈刘老板念其与自己同姓,收留他在后厨打杂,并且悉心传授厨艺。刘小做事勤快,又聪明好学,到十八岁,无论白案、红案都青出于蓝,胜过师傅了。这一天刘老板叫过刘小,对他说:“孩子,现在你拿五两银子,去剑门关下驿道边,也开一家客栈,自立门户吧。那里常年有客商往来,生意好做。待有些积蓄,你就可以成家了。”  刘小虽然不舍,但明白刘老板的良苦用心,就收下银子上路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