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麦柯里摄影生涯中的三座里程碑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in131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2009年柯达停止生产其代表性胶卷K0dachrome时,他们将最后一卷胶片给了摄影师史蒂夫麦柯里(Steve Mccurry),这一“偏爱”之举可能比他简历上那些密密麻麻的获奖奖项,更能说明他的“江湖地位”。
  或许,麦柯里已经被人谈论得太多。他为《国家地理》拍摄的知名作品《阿富汗女孩》在世界各地的展览中频繁出现。人们称赞他照片中的那份光彩陆离;诧异于他那奇险的战地经历;佩服他在挖掘世界各地重大题材时的敏锐眼光……被这些光环笼罩的麦柯里写下自传——《珍藏麦柯里:深藏在照片背后的故事》,书中他向读者讲述了他摄影生涯中最重要的几座里程碑,同时拿出当时的拍摄笔记、文献资料来向读者讲述他寻找拍摄题材,仔细构思设计展开摄影项目,以及那些摄影作品背后的故事。
  深入战地:摄影生涯的转折
  1979年,在不断恶化的安全局势下,苏联军队进入阿富汗,协助阿富汗政府镇压受美国支持的圣战组织的叛乱,麦柯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穿上长袍装扮成当地人,在革命派向导的带领下从吉德拉尔(Chitral,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偷偷进入阿富汗。
  “当我乔装打扮离开巴基斯坦,打算偷偷进入阿富汗的时候,我处在一种又恐惧又兴奋的情绪中,那里没有真正可以同外界沟通的通讯手段。”麦柯里写道:“我的所有财产就是一只塑料杯子,一把瑞士军刀,2台相机,4只镜头,一包胶卷和一些花生米。”
  那时麦柯里还没有成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也没有出版过什么画册,只不过是一个为一些小杂志提供照片换取旅费的无名小卒。他花了3周时间跟带他入境的阿富汗同伴相处。由于语言不通,他就靠手语与阿富汗境内奔波的战士们建立了友好关系。“我跟着不同的圣战组织成员和民兵队伍,通常要赶夜路,以免被苏联的直升机发现。有时候我们一晚上会步行30英里,靠茶和面包充饥。”同战士们相处的几周时间里,麦柯里拍摄了他们日常生活的点滴,留下数百张照片。他注意捕捉人物的眼睛,在这些早期作品中,人物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浓烈的豪情,因为他们决心要打一场持久战。10年之后,当1989年苏联撤出阿富汗时,累计约有100万阿富汗人在这场战争中丧生,500多万人流离失所。
  在第一次来到阿富汗时,为了以防万一,麦柯里将拍好的胶片缝进衣服里,未曝光的胶卷放在相机包里摆摆样子,将照片一点点带回美国。当他首次在《纽约时报》上发表当时最早记录阿富汗国内冲突的一组作品后,《时代周刊》的编辑意识到了这位尚未成名的摄影师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
  1980年,麦柯里受邀为《时代周刊》执行拍摄任务,再次返回阿富汗。“前往阿富汗是有很大风险的,有时晚上在军营睡觉,炸弹就在营地几百英尺以外的地方爆炸,气浪将玻璃窗都震碎了;我还多次被人持枪抢劫,在检查站被武装人员开枪击中所乘坐的汽车……”
  可能所有的战地摄影师都有那么一点“丧心病狂”,尽管与死神擦身而过,他却将如此经历看成自己的财富。在之后几年里,麦柯里为美国《国家地理》、全美广播公司等新闻媒体拍摄项目,多次返回阿富汗。如果超越新闻属性来看待他在阿富汗的摄影作品,这些照片尤其是肖像作品显示出一种难以企及的深度和真实感。随着这些照片的发表,麦柯里也成为一名著名的纪实摄影师,这些照片让他在1980年获得了罗伯特卡帕摄影奖金奖,该奖项旨在奖励“已经发表的最佳海外摄影报道,而报道本身需要超常的勇气和进取心”。同时,麦柯里也在阿富汗的拍摄经历中形成了强有力的“抒情风格”,并奠定了他未来数年的发展方向,即他自己所说的:“我力图用单张照片在人们的记忆中打下烙印。”
  行走印度:记录异域文化
  麦柯里与印度结缘,时间上其实要比阿富汗早。1978年,麦柯里辞去工作,实现自己到南亚次大陆旅行的梦想。“我有了积蓄,感觉是时候出发了。”于是他背着200个Kodachrome彩色胶卷前往印度。
  麦柯里对印度纵横交错的铁路格外迷恋。他一边阅读美国作家保罗泰鲁(Paul Theroux)1975年出版的经典游记《繁荣的铁路商店》(The Great Railway Bazaar),一边进行自己的印度之旅。在前后几年中,麦柯里将目光锁定在日运量达3000万名旅客的南亚铁路系统上。在1983年8月至12月,麦柯里从巴基斯坦境内古老的开伯尔山口出发,横穿印度北部,沿着英国殖民时期修建的铁路一路向东南行进。“每次火车进站的时候,我都试图捕捉那一刻呈现出的让人难以置信的生活漩涡,每一次我都要跨过露宿站台的人,穿过堆积如山的行李。”火车站一幕幕不断变化的日常生活场景,是麦柯里梦寐以求的。“印度的火车站是整个国家的缩影。在那里,鲜活的生活就在你的眼前上演——吃饭、睡觉、洗漱、带孩子和做生意。茶贩卖着茶,牛和猴子翻找着食物,人们争抢着火车票,人群说话的声音听起来就像发生了斗争。”
  在这样一个公共与私人空间的界线完全消失的环境中,总能看到令人震惊但又非常有趣场景。印度社会的一些特点从列车本身的状况就可见一斑:生锈的发动机,老旧的火车吱吱作响,车厢内破旧不堪,而这些却自成一体。在麦柯里拍摄的很多画面中,时常可以见到同车的乘客陷入沉思或者沉沉睡去。拍摄刚开始往往很有难度,但是“如果在火车车厢里呆上6个小时,人们最终会累。很多作品就是需要耐心等待,等人们度过最初的谨慎状态。”
  在旅途中,麦柯里保持着仔细做笔记的习惯。在这本自传中,他将当时自己的拍摄笔记和照片放在一起出版,从中可以看到他如何安排行程,以及如何把握拍摄机会。
  麦柯里在印度所拍摄的一辆火车穿越印度103隧道的照片,让他获得了1984年世界新闻摄影大赛(WPP)日常生活类的金奖,从此他的声名在纪实摄影界如日中天。一直到1995年,他依然会不时前往印度去深入了解这个国家,拍摄了孟买贫民窟等题材。回忆起最初踏上这片土地,麦柯里说:“那段旅行让我明白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仅仅注意到人们戴着的头巾,并不会给你带来好照片。当你因为陌生和好奇而按下快门的时候,往往一无所获,只有在那里生活几个月,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后,才真正能捕捉到你想要的瞬间。”   关注佛教:探索精神领域
  麦柯里的作品记录了很多改变人类文明的全球性事件(例如自然灾难、战争等),但他所拍摄的有关佛教仪式、人物和修行的系列却既记录下历史性的时刻,又再现了摄影师本身的个人生活,这就是他拍摄的既普世又个人的系列《佛教》(Buddhism)。
  这个题材恐怕是麦柯里花费时间最多的。从1978年到2008年,他前往缅甸、柬埔寨、加拿大、印度、日本、老挝、尼泊尔、波兰、韩国、斯里兰卡、泰国、中国、美国……经过20多年持续的旅行和考察,他的佛教题材作品可谓全面展现了佛教信仰的状况,对作为全球最大宗教信仰之一的佛教进行的记录可谓细致入微。
  1978年至1980年在南亚生活期间,他萌生了拍摄佛教题材图片故事的想法。期间,他还去了尼泊尔,也就是佛教的发源地;随着造访更多佛教国家,他对佛教的兴趣也与日俱增。“佛教国家有种东西深深地吸引着我,”他说,“我不断地被僧人的生活方式吸引,着迷于佛教教义所强调的同情心和佛教意象。”
  1989年的首次中国西藏之行成为麦柯里拍摄佛教故事的关键。在他拜访扎什伦布寺时,跟其他房客一样,他被喜马拉雅山的自然景观和西藏佛教文化深深感动。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虽然那里大部分土地都很贫瘠,但这里流淌着沉静和冥想的力量,这也呼应了佛教的教义。
  随后,他又将镜头对准生活在美洲的佛教徒。在西方,佛教徒的日常生活方式与东方佛教徒有着较大差异。他造访了位于加拿大新斯科省偏远的甘不寺(Gampo Abbey),拍摄了那些正在打棒球的僧人。麦柯里着迷于这种差异,逐渐清楚该如何把这些故事融入佛教主题的宏大叙事中。
  在麦柯里看来,佛教与摄影的关系是紧密的,“你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对他人开放的心,活在当下,这是佛教冥想和摄影艺术的共同体验。”麦柯里说:“一支蜡烛可以点燃千万支蜡烛,但它的生命却不会因此而缩短,快乐从来不会因为分享而减少。”
  《珍藏麦柯里:深藏在照片背后的故事》这本书中收入很多麦柯里私人保留的资料,内容覆盖了他在世界各地创作的14组专题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带有一些从未发表的日记、照片和细节——包括约120幅他最重要的摄影作品。读完这本书,发现他不再仅仅是那个名声如雷贯耳的麦柯里,而是一个异常鲜活、笑容背后有着很多故事的摄影师。
其他文献
2014年3月6日,佳能博览会在广州举行。佳能公司在会上宣布了EOS相机总产量已突破7千万台,以及第七届感动典藏摄 影大赛即将开赛的消息。  佳能公司影像信息消费产品本部第二事业部部长户仓刚,与佳能(中国)影像信息产品亚洲总部高级总经理守永俊一,就佳能EOS系列产品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规划,及感动典藏摄影大赛等问题接受了媒体专访。  EOS系统如何继续保持竞争力  有记者提出,佳能EOS相机是否能在
期刊
我们不能装作这又是另一天/它就是最特别的一天/就是今天/之前我们从未得到过一个“今天”,把它抓在手里吧/去找个日历看看日期一无论是什么,记住,这一天再也不会来了。  ——美国摇滚歌手Andew W.K  杰夫哈里斯有着一套自己的自拍逻辑。  没有咄咄逼人的肱二头肌和俯拍的大额头,不用滤镜,不会去“@”多位好友,没有上万的“赞”。一个加拿大多伦多市的普通男人,以自己为主角,每天一张,持续拍摄715年
期刊
著名摄影家斯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1947~)是美国“新彩色摄影”流派创始人之一。2013年,英国专门出版视觉艺术著作和画册的出版商菲顿(Phaidon)推出了他的首部数码视频电子书—《纽约一分钟》(A New York Minute),在业界产生了很大反响。大家都在纳闷为何这位年近七旬的老摄影家要尝试最新媒介?为何一位擅长使用大画幅相机拍摄静态照片的摄影家会去使用视频媒介?他的
期刊
作为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历经600多年,造就了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1860年成为通商口岸以后,天津成为中国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同时,天津也凭借其独特的城市文化在曲艺、科学、民俗等各个领域拥有很强的影响力,有不少文化名人从天津走向全国。  天津还盛产美食,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
期刊
渥太华河里每块石头都已历经300万年。300万年沧海桑田,它们见证过生命的起源进化,它们讲述着一个个悠远的故事。  天地间的艺术  每年夏季来临,渥太华河上都会如期出现一个“石头部落”。  我第一次发现它,是在2005年夏天的一个傍晚。  一个小个子老头儿,在河水还冰冷刺骨的初夏,站在河里,从河床上拣选石块,垒建石像。出于好奇,那之后我几乎每天去看看。那个小老头儿仅凭一己之力,搬动大大小小的石块,
期刊
在2013年南半球春暖花开的时节,我有幸重回南美。  南美是片新大陆。那里融合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和人种,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环境的同时却缺乏管理和秩序;南美人的真诚和热情令人动容,懒惰和散漫却让人崩溃,魅力和才艺令人惊叹,暴力和犯罪令人发指。南美是一个充满矛盾,纠结,而又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方。就像以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ra Marquez)为代表的南美作家开创了魔幻现实主义,而魔幻
期刊
一般说来,好的生活是需要经营的,光凭运气和等待,成功的概率好像是越来越低了。经营生活,是一门当下还没有被任何一所大学列入教程的学问,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也许一直都不会,所以,看来经营生活主要还是靠自己。说的也是,将平淡无奇的生活经营得有声有色真非易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有点小爱好那是必需的。小爱好就是生活中的开心果,指的是力所能及的爱好,是利己不损人的爱好,如果再跟文化沾点儿边当然更好。照这个
期刊
在范夏夏的记忆中,“咣当咣当”摇晃显影罐的声音,是青年时代不能忽略的一种节奏。  1980年代,范夏夏还不到20岁。他的父亲在家乡的宣传部门任职,这让他有机会很早就从摄影的门缝中,窥到一线变幻多彩的世界。那些熟悉各种拍摄、暗房技术的叔叔、伯伯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范夏夏的“忘年交”。  “那阵,我最愿意和这些叔叔玩,和他们一起摇晃显影罐。”如今,坐在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大楼董事办公室的范夏夏往椅背上
期刊
俄罗斯人天生有文学和艺术细胞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圣彼得堡(那时叫列宁格勒)被纳粹德军包围近900天,满眼废墟,没吃没喝,电力供应也很紧张,但大剧院里仍在上演传统芭蕾舞剧《天鹅湖》,电台里仍播送着交响乐;前线的战士们在得知了后方“歌舞升平”后,非但没有抱怨消沉,作战意志反而倍增,敌人却气得捶胸顿足。俄罗斯人天生有文学和艺术细胞,这是不争的事实。俄罗斯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文学强国、音乐强国、油画强国
期刊
我第一次去危地马拉拍摄是1989年,为一家拉美航空公司拍摄宣传材料。那是我第一次踏上拉丁美洲国家,第一次接触玛雅印第安人,了解他们的文化、生活。奇怪的是,我第一次为他们拍摄,却毫无陌生感,感觉很亲切,与我在南美拍摄印第安人时经常遇到的紧张、不信任的眼神感觉完全不同(唯一例外的是巴拉圭的瓜拉尼印第安人)。  发现色彩  在美洲,穿着最为鲜艳多彩的无疑是危地马拉的高原玛雅人。在世界其他地方传统服装逐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