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刑罚与行政处罚竞合问题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lxia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刑罚与行政处罚的关系并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法学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法律问题。刑罚与行政处罚的竞合问题,也不仅仅是法律适用问题。对该问题的处理,关键在于立法质量的提高,关乎法律的尊严与权威。本文拟在分析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做出一些思考,并为解决该问题,实现刑罚与行政处罚的协调一致提出几点浅显的意见。
  关键词:刑罚;行政处罚;法律适用;立法
  刑罚与行政处罚的竞合问题,理论界的相关讨论是由来已久的。在此,“旧事重提”,并非仅仅是对问题的再讨论、再总结。只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传统旧问题还没有解决好,新的问题又层出不穷。在此,本文意在归纳、总结前人对相关问题的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几点浅显的意见。
  早在1994年,陈兴良教授就将目光投注到这一领域。他曾提出刑罚与行政处罚的相对性问题,他指出行政不法与刑事不法是相互转化的,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是相互消长的。①之所以说行政处罚与刑罚具有相对的意义,在于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行为,只要其社会危害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立法者就将其视为犯罪,应用刑罚予以制裁。在外观上,是行政处罚向刑罚的演进,刑罚对行政处罚的替代。虽然,在法学理论上,刑罚与行政处罚具有相对的意义,此消彼长,但两者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在具体的适用上,适用主体、方式、方法以及具体理念上都是完全不同的。同时,法律是严肃的,而法律的严肃性更多的体现于对违规者的制裁。所以,如陈教授所说,刑罚与行政处罚的关系并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法学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法律问题。行政处罚与刑罚的关系,应是互相衔接,协调一致的。
  刑罚与行政处罚在现实应用中未能衔接好的原因在于立法。首先,在立法上有学者提出,刑罚与行政处罚各自的适用范围还不是很清晰,责任的轻重也不够协调。②这与这一点笔者也深有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处罚法)第35条关于扰乱铁路、桥梁、涵洞通行安全的行为和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117条,破坏交通设施罪。对比这两个法条我们会发现,对于破坏交通设施的行为,从《治安管理处罚法》到《刑法》,共有三个对于犯罪严重程度的表述,《治安处罚法》中的“情节较轻的”,构成两个,有较轻的情况,必然有对应的较重的情况。《刑法》中的“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这样,对于一个行为,执法者可能需要考虑三个层次的严重程度,何时是较轻的,何时是较重的,何时又足以使火车、汽车等发生倾覆、毁坏危险,这些在法条上并不能找到明确的答案。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无限的扩大了司法者的自由裁量权,也为司法活动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漏洞。源于此,有学者提出在行政执法中的“以罚代刑”的问题③,有很多已经触及刑法规定,应适用刑罚予以制裁的“触犯行政法规”的行为以交纳罚款的形式不了了之。这于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在这个行政法规与刑法交错竞合的法制环境下,“刑罚”对“行政处罚”的职责很难说是合情合理的,原因在于该“行政处罚”同样是有据可查,并未超出其规定的范畴。其次,在立法的形式上,目前我国依旧采用的是“依附性的散在型立法方式,分散设置在行政法律中的刑事罚往往只规定对某种行政犯罪行为依照或者比照刑法典、单行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有的甚至仅笼统的规定“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当然类似的笼统式规定并非只存在于行政法中,一句话便将皮球提到了刑法的规制圈,但到底要适用什么罪名,处以何种法定刑,就不再有下文了。像这样的条文规定,不仅仅损害这行政法规的权威性,也同时深深的叩问这刑法的尊严。
  可能是现实的需要,仰或是立法技术的局限,刑罚与行政处罚的衔接问题似乎短时间内是无法得到妥善解决的。既然暂时无法解决,就应从实际应用上对其进行规制。对此,理论界目前有如下几种观点:
  (一)合并适用。刑罚与行政法规的合并适用,即当行为人的一个违法行为既触犯刑法规定又触犯行政法规定时,对行为人给予刑罚处罚的同时,并不影响其行政法上受到的制裁。
  (二)吸收适用。由于刑罚较之于行政处罚的严厉性,这里的吸收仅指刑罚对行政处罚的吸收,即在行为人的一个违法行为既触犯刑法规定又触犯行政法规定时,依刑法对其进行刑罚制裁后,就不再追究其行政法上的责任,或者对其之前受过的行政处罚在刑罚处罚上予以相应的同类削减。
  (三)刑事补罚。指违反行政法规定的行为虽涉嫌犯罪,但由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司法机关免于刑事处罚,但是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有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
  当下,正值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关键时期,为维护刑法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的中流砥柱作用,同时考虑国家在刑罚适用上的谨慎态度以及行政治理模式的创新发展。以下,对刑罚与行政处罚的衔接竞合及适用,提出几点浅显的见解:
  第一,在处理刑罚与行政处罚的竞合问题上,要明确刑罚的后盾作用,同时严格控制“以罚代刑”现象的滋生。当前,刑法和行政法规在刑罚与行政处罚的衔接反面的相关条文,其实赋予了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以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以至于超出了法学理论上自由裁量含义的范畴,就像前文提到的,刑法上对“情节”方面的规定,或是行政法上的“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相关的认定标准,法学界尤其是刑法学界早就有研究,但需要指出的是法律是严肃的,法律适用则更是严肃的,相关的研究若在法律法规指定之前进行,似乎更为妥当。当务之急,是要为适用同一口径,树立一个标准。
  第二,从立法上对这一领域给予足够的重视。刑罚与行政处罚在衔接问题上的混乱从根本上说,还是立法的原因。当然要逐步解决这一问题,也只能从立法入手。当前,想要彻底解决二者的竞合问题,似乎不太现实,因为法制的稳定作为社会稳定的必要因素,同样也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追求。前已述及,刑罚与行政处罚相竞合衔接的法律条文散见于各处,这样既不利于对这一领域的宏观控制,亦不利于法律要就与应用。可从立法上为这类竞合衔接性的条文拟定一个类似总纲性质的规定,使之规范化、系统化。
  第三,从研究的层面,可对刑罚与行政处罚竞合衔接问题进行专门性研究。刑罚与行政处罚的竞合问题已经研究多年,但成果寥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法学界对这一边缘领域还未投入足够的重视。需要指出的是,类似刑法与行政法的学科联系,行政法与民法,民法与刑法等领域同样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其并非个别现象,是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研究的,也是很有必要研究的。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进一步深入,法治进一步健全,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将会越来越关乎整个法治社会的构建质量。(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兴良.论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关系[J].中国法学,1994年第二期.
  [2]岳心.行政处罚与刑罚的适用衔接[J].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征文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3]王楚.行政处罚与刑罚的竞合与衔接研究[J].行政法研究.
  [4]吴镇宇.行政处罚与刑罚交错适用之困境与出路[J].当代法学,2013年第5期.
  [5]董丽君.论行政处罚与刑罚关系之处理[J].湘潭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注解:
  ①陈兴良.论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关系[J].中国法学,1994年第二期.
  ②王楚.行政处罚与刑罚的竞合与衔接研究[J].行政法研究.
  ③吴镇宇.行政处罚与刑罚交错适用之困境与出路[J].当代法学,2013年第5期.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张桂枝(1973.8-),女,河北宣化,汉,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新能源技术、电机电器控制技术、PLC技术,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  摘要:PLC教学实践中,PLC的输入输出设备能够利用指示灯的状态反映程序执行的结果,但难以设置、显示修改程序中的数据。为了便于程序的调试和监控,将触摸屏编辑软件安装到编程系统上,利用触摸屏的在线模拟功能来调试PLC的控制程序、监控PLC运行过程,将
期刊
摘要:计算机的普及使电力系统中的电子技术应用广泛。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电力系统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文章分析了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发电环节、输配电环节以及节能环节的应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子技术;应用  目前,电子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发电,输配电以及节能环节。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我国经济具有直接影响,柔性交流电技术、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等都是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
期刊
作者简介:孙华军,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思政助教。  卢蔡,嘉兴学院南湖学院人文系。  摘要:独立学院迅猛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在主流价值观念庇佑下,独立学院学生的管理模式亟待加强,因而借助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功能,引导学工干部以及学生对于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观念及时转变,配合学院社区文化建设,借助传播媒介的力量,将独立学院的社区文化建设做实做强。  关键词:传播媒介;独立学院;社区文化
期刊
作者简介:陈路(1990-),男,汉族,江西抚州人,硕士研究生,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公司金融。  摘要: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不成熟,政府行政干预之手随处可见在。基于我国特殊的经济制度和社会背景,理论分析政府干预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以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实证分析政府干预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并购绩效优于国有企业;地
期刊
新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于2014年3月15日正式实施,作为20年来的第一次修改,新的《消法》引入了“消费者后悔权”这一制度,这无疑是一大亮点。本文结合了操作中的实际情况,对后悔权在具体适用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完善的建议。  一、消费者后悔权的涵义  根据新消法中的规定,网购中的后悔权是指网络商品经营者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的权利。网络平台的
期刊
作者简介:颜顺(1989-),女,汉族,湖南长沙人,硕士,大连交通大学,研究方向:信息管理。  摘要:各数据显示移动网络信息消费逐渐渗透进人们的生活,本文通过分析移动信息消费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总结出移动信息消费日后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移动网络信息消费;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信息消费  近年全球信息技术发展不断加快,信息领域中各类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涌现,这些新的产品及服务有
期刊
作者简介:李晓东(1987.10-),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就读于兰州大学研究生院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非法学)。  摘要:死亡赔偿金作为我国死亡赔偿制度中一个重要的赔偿项目内容,在涉及死亡赔偿金的诸多问题中,最具争议就是对死亡赔偿金性质的界定。死亡赔偿金性质的确定也直接影响到其赔偿的范围、计算方法、如何分配等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是讨论死亡赔偿制度的基础性问题。所以本文将针对死亡赔偿金性质的问题进
期刊
作者简介:李帅,男,安徽阜阳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12级金融专业。  摘要:经济增长速度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有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居民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尼系数、制度因素等。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安徽省的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剖析影响安徽省城乡居民最终消费的关键因素,为地方制定相关政策、拉动经济增
期刊
作者简介:房路,男,汉族,山东省滨州市人,兰州大学法学院2012级法律硕士在读研究生。  法与道德的问题是法理学上重要的问题之一,其被著名的德国法学家耶林称之为法学中的“好望角问题”,是每个法律人所不能回避的问题。作为一个法律初学者,本文旨在讨论该问题的基本理论,提出一点自己的观点。  一、道德的界限问题  要讨论法与道德的问题就必须首先搞清楚两者的概念。在这之中道德的界限又是有争议的,富勒本人认
期刊
摘要:“常回家看看”入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从传统来看,本来儿女们看望老人这种精神赡养是道德调整的范围,可是被强制进入到了法律当中,成为法律调整的范围,这一举动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因为人都是自利、理性的,当立法者在决定规则,创立规则思维时,必须考虑现实的人性倾向。  关键词:《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常回家看看;法经济学  2013年7月,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获通过,其中第18条规定:与老年人分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