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双语教学的作用和地位已日益突出,对双语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虽然已经有不少双语学校建立,但其在教育界仍然算是新生儿,仍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如何寻求双语教学的出路成为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 双语教学 目的 现状 出路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然而,在我国“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还是普遍存在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了改变目前的现状,外语教学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目前,双语学校和双语教学已成为英语教改实验中凸现的一个新亮点,各地使用“双语”冠名的学校很多,以“双语”冠名的班级更多。然而,有些学校所谓的“双语”仅仅是强化英语教学,有些学校所谓的“双语”仅旨在强化汉语和英语两门学科的教学,更有甚者将“双语”变为其“尖子”班的代名词。这些学校的双语教学可以说已经走进了双语教学的误区。如何正确地认识双语教学,首先要从它的定义开始谈起。
一、“双语教学”的定义
所谓“双语教学”,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即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具体来讲,应该这样理解:在教学中使用母语的同时,还因国家、地区的不同,部分或全部地使用另一种通用外语作为教学媒介而进行的非语言学科教学。以用英语为例,包括使用英语教材、用英语板书、用英语布置作业、用英语命题考试以及使用英语口授等形式。我国正在探索试验的双语教学,一般是指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体系。国际通行的对双语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使学生在整体学识、两种语言能力以及这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学习及成长上,均能达到顺利而自然的发展。所以说,第二种语言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或科目。双语教学是实施双语教育的一种手段。
二、 “双语教学”的目的
我国实施双语教学主要的出发点是提高英语水平,满足国家、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1.提高英语水平
我国历来非常重视英语,始终把它作为语文、数学、英语三大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各类学校的必考科目。与其它学科相比,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最多的。很多学生经过8年甚至12年的外语学习,却不能比较熟练地阅读外文原版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只是因为它是必考科目,学校要求掌握,也就是说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没有从实际需要出发。双语教学是把英语作为媒介、工具,可以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学习英语的观念,同时又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提高英语水平奠定基础。
2.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目前世界科学、技术、经济和文化的重心在美国和欧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必须加强英语学习,才能够较快地学习和掌握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印度也是发展中国家,却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软件大国,科技人员总数仅次于美国而居全球第二,其信息技术知识产权出口以年均35%的高速度增长。其原因之一在于,印度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英语纯熟。这个实例提醒我们,外语教育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3.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科研工作、获取信息、出国深造都离不开英语。过去人们常说“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懂外语、会电脑、能开车”被称为通往21世纪的三张必不可少的门票。由此可见,精通英语已经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素质之一。
三、“双语教学”的现状
双语教学的模式和理念在我国英语教育界应该说还是个新生儿,首先是由一些境外来华办学的合资或独资学校和民办学校引进的。一开始某些学校,特别是一些幼儿园、中小学为吸引生源,提高办学效益而提出的,在当时许多教育者眼里,“双语教学”不过是“强化外语”或者说是强化“汉语”和“英语”的代名词。如今的双语教学已经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如广东、上海、北京、山东、江苏等地。双语教学成了中国外语教学改革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至今也已涌现出不少很有价值的经验。如上海市中华路第三小学的“双语课程标准与双语课程领导”、上海市思源中学的“双语课程方案与双语教学策略”、上海市大同中学的“学科英语教材”等。然而,很多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介绍经验的层面上,缺乏必要的理论提升与整合,而且表现为国外介绍多,而本土研究少。我认为,一般性地介绍国外双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在双语教学的办学规格、师资培养、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方法。要注意研究我国的国情和中小学实际情况,要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努力创建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双语教学理论与模式。
四、“双语教学”的出路
(一)存在的问题
1.在本文开头曾经提到过,中国学生学英语的时间很长,但收效甚微。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语在中国只能算是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也就是说首先是缺乏外语环境,缺乏社会和家庭的语言环境。
2.双语教学师资严重不足,双语教学要求师资水平很高,不仅要掌握语言,还要懂得其它学科的知识。
3.课时严重不足,双语教学要求教学特别是在刚开始阶段要讲得比较慢,而课时不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
4.许多学校缺乏得力的措施,各级各类学校的硬件不能有力地支撑双语教学。双语教材匮乏,使双语教学缺乏进入课堂的基础。
5.学生自身的条件欠缺,学生对外语也缺乏足够的兴趣。
(二)应该具备的条件及对策
1.教师条件
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师资,否则就会有名无实,变成所谓的“翻牌学校”。中国目前培养的教师知识单一,外语语言能力不强,一般不具备用外语进行各种学科教学的能力。英语教师容易将学科教学视作语言教学,而学科教师常因英语功底不深,造成师生交流上的困难。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下列几种途径解决双语师资的短缺问题。
(1)通过高等学校培养。采取长期和短期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开设培养双语师资的专业。另一方面,鼓励和选拔一批即将毕业的、有志于双语教学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相对集中的培养。
(2)聘请外籍教师担任双语教师。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聘请担任学科教学的外籍教师,认真审查外籍教师的学科或专业教学资格,防止滥竽充数。
(3)培训转岗教师。一方面把英语基础扎实、发音准确的学科教师培养成双语教师,另一方面把愿意从事双语教学的英语教师培养成双语教师。
2.学生条件
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相当高。双语教学不是适合所有学生,因为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差距很大。双语教学应因人而异,在保证学生有较强的英语能力的同时,还要保证学生对学科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因此,在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同时,也应对学生进行特殊的培训,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尚未达到一定程度,就盲目用双语教学来要求他们,那么无异于拔苗助长。此外,要想办法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英语环境,加大对英语的投入,逐渐形成用英语学习各门学科知识的习惯。
3.课程和教材条件
双语教学必须使用英文原版的各类学科的教材,没有原版教材,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针对中国不同地区学生水准,选材要因地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目引进。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和需要,学校应该适当调整课程设置以满足具体教学的需要。
4.教学手段条件
除了教师的精讲、学生的多练外,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双语学校的出现是我国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双语教学的前景是不可限量的。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不少双语学校,但其办学规模和规范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发展双语教学非常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接下来要做的工作也是大量艰巨而复杂的。我们只有通过认真地分析研究,深入地思考学习,在摸索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将双语教学成功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陈红蕾.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探索,2003,(3).
[2]盖兴之.双语教育原理[M].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3]何昌邑,马励.略论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及其高校的双语教学[J].云南高教研究,1997,(1).
关键词: 双语教学 目的 现状 出路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然而,在我国“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还是普遍存在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了改变目前的现状,外语教学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目前,双语学校和双语教学已成为英语教改实验中凸现的一个新亮点,各地使用“双语”冠名的学校很多,以“双语”冠名的班级更多。然而,有些学校所谓的“双语”仅仅是强化英语教学,有些学校所谓的“双语”仅旨在强化汉语和英语两门学科的教学,更有甚者将“双语”变为其“尖子”班的代名词。这些学校的双语教学可以说已经走进了双语教学的误区。如何正确地认识双语教学,首先要从它的定义开始谈起。
一、“双语教学”的定义
所谓“双语教学”,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即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具体来讲,应该这样理解:在教学中使用母语的同时,还因国家、地区的不同,部分或全部地使用另一种通用外语作为教学媒介而进行的非语言学科教学。以用英语为例,包括使用英语教材、用英语板书、用英语布置作业、用英语命题考试以及使用英语口授等形式。我国正在探索试验的双语教学,一般是指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体系。国际通行的对双语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使学生在整体学识、两种语言能力以及这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学习及成长上,均能达到顺利而自然的发展。所以说,第二种语言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或科目。双语教学是实施双语教育的一种手段。
二、 “双语教学”的目的
我国实施双语教学主要的出发点是提高英语水平,满足国家、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1.提高英语水平
我国历来非常重视英语,始终把它作为语文、数学、英语三大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各类学校的必考科目。与其它学科相比,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最多的。很多学生经过8年甚至12年的外语学习,却不能比较熟练地阅读外文原版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只是因为它是必考科目,学校要求掌握,也就是说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没有从实际需要出发。双语教学是把英语作为媒介、工具,可以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学习英语的观念,同时又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提高英语水平奠定基础。
2.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目前世界科学、技术、经济和文化的重心在美国和欧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必须加强英语学习,才能够较快地学习和掌握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印度也是发展中国家,却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软件大国,科技人员总数仅次于美国而居全球第二,其信息技术知识产权出口以年均35%的高速度增长。其原因之一在于,印度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英语纯熟。这个实例提醒我们,外语教育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3.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科研工作、获取信息、出国深造都离不开英语。过去人们常说“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懂外语、会电脑、能开车”被称为通往21世纪的三张必不可少的门票。由此可见,精通英语已经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素质之一。
三、“双语教学”的现状
双语教学的模式和理念在我国英语教育界应该说还是个新生儿,首先是由一些境外来华办学的合资或独资学校和民办学校引进的。一开始某些学校,特别是一些幼儿园、中小学为吸引生源,提高办学效益而提出的,在当时许多教育者眼里,“双语教学”不过是“强化外语”或者说是强化“汉语”和“英语”的代名词。如今的双语教学已经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如广东、上海、北京、山东、江苏等地。双语教学成了中国外语教学改革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至今也已涌现出不少很有价值的经验。如上海市中华路第三小学的“双语课程标准与双语课程领导”、上海市思源中学的“双语课程方案与双语教学策略”、上海市大同中学的“学科英语教材”等。然而,很多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介绍经验的层面上,缺乏必要的理论提升与整合,而且表现为国外介绍多,而本土研究少。我认为,一般性地介绍国外双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在双语教学的办学规格、师资培养、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方法。要注意研究我国的国情和中小学实际情况,要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努力创建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双语教学理论与模式。
四、“双语教学”的出路
(一)存在的问题
1.在本文开头曾经提到过,中国学生学英语的时间很长,但收效甚微。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语在中国只能算是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也就是说首先是缺乏外语环境,缺乏社会和家庭的语言环境。
2.双语教学师资严重不足,双语教学要求师资水平很高,不仅要掌握语言,还要懂得其它学科的知识。
3.课时严重不足,双语教学要求教学特别是在刚开始阶段要讲得比较慢,而课时不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
4.许多学校缺乏得力的措施,各级各类学校的硬件不能有力地支撑双语教学。双语教材匮乏,使双语教学缺乏进入课堂的基础。
5.学生自身的条件欠缺,学生对外语也缺乏足够的兴趣。
(二)应该具备的条件及对策
1.教师条件
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师资,否则就会有名无实,变成所谓的“翻牌学校”。中国目前培养的教师知识单一,外语语言能力不强,一般不具备用外语进行各种学科教学的能力。英语教师容易将学科教学视作语言教学,而学科教师常因英语功底不深,造成师生交流上的困难。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下列几种途径解决双语师资的短缺问题。
(1)通过高等学校培养。采取长期和短期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开设培养双语师资的专业。另一方面,鼓励和选拔一批即将毕业的、有志于双语教学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相对集中的培养。
(2)聘请外籍教师担任双语教师。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聘请担任学科教学的外籍教师,认真审查外籍教师的学科或专业教学资格,防止滥竽充数。
(3)培训转岗教师。一方面把英语基础扎实、发音准确的学科教师培养成双语教师,另一方面把愿意从事双语教学的英语教师培养成双语教师。
2.学生条件
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相当高。双语教学不是适合所有学生,因为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差距很大。双语教学应因人而异,在保证学生有较强的英语能力的同时,还要保证学生对学科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因此,在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同时,也应对学生进行特殊的培训,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尚未达到一定程度,就盲目用双语教学来要求他们,那么无异于拔苗助长。此外,要想办法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英语环境,加大对英语的投入,逐渐形成用英语学习各门学科知识的习惯。
3.课程和教材条件
双语教学必须使用英文原版的各类学科的教材,没有原版教材,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针对中国不同地区学生水准,选材要因地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目引进。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和需要,学校应该适当调整课程设置以满足具体教学的需要。
4.教学手段条件
除了教师的精讲、学生的多练外,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双语学校的出现是我国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双语教学的前景是不可限量的。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不少双语学校,但其办学规模和规范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发展双语教学非常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接下来要做的工作也是大量艰巨而复杂的。我们只有通过认真地分析研究,深入地思考学习,在摸索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将双语教学成功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陈红蕾.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探索,2003,(3).
[2]盖兴之.双语教育原理[M].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3]何昌邑,马励.略论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及其高校的双语教学[J].云南高教研究,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