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问题意识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ji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自主学习中,教师应通过激励唤醒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既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让学生在质疑中自主学习,在问题探究中参与学习,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良好品质。
  关键词:激疑;纳疑;问题意识
  
  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的积极引领,让学生带着质疑的眼光审视学习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以探究的态度参与问题解决,将有助于唤醒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激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主动质疑的意识淡薄,多是在课堂上按教师预设的问题进行思考、展开讨论,以迎合教师的问题指向,但学生主体自身的问题却没有解决,课堂教学也缺乏针对性。可见,如何激发学生的疑问,唤醒其问题意识尤为关键。
  1.规定性引领以激疑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为,就语文学科来讲,文本阅读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往往是多元的,作为学生,他们不仅在文本的理解上能力有限,提出问题则是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性质指导提问的角度、路径。
  例如,可以根据文体特点加以规定性指导,散文可从选材、立意的角度提问,小说可从人物、情节、环境等基本要素的把握入手,诗歌可从艺术手法、情感主旨等方面考虑。这样处理,既可以引导学生有质疑的准备,又使学生能从文体特点的角度着力把握其要义,可谓一举两得。在《肖邦故园》(苏教版必修三)一文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对文章的立意难以把握,这是因为这篇文章在内容上大都是写肖邦诞生地的自然景色,学生并不明白这样选材的目的在于表现肖邦以及肖邦的音乐与故园、与祖国的关系,从而说明祖国对于一个人的深刻价值。对于散文的学习,学生有这样的疑问并敢于提出,说明其问题意识已经被唤醒。
  有了规定性指导,还需要有一些规定的要求,如对提问的数量作出要求,有了数量的基本保障,学生就会在被动中发现问题,在推动中逐渐主动,以保证质疑行为成为习惯,最终实现由量变到质变。
  2.评价性反馈以激疑
  在学生质疑的管理上,教师要有不同角度的评价才能维系问题意识的主动性和持久性。笔者在教学中常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数量进行统计并反馈,在教师的比较中,各学习小组形成了强烈的竞争意识,使班级学生的问题由无到有、由少到多,既保证了问题的数量,又使得问题意识在评价中由唤醒到强烈。
  但在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中,我们常常困惑于学生质疑多是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性要求,提出的问题质量失之低劣,故意在文章的艺术特色、文章的主题等大而空的问题上做文章;抑或干脆故意“制造”问题,参照教辅资料上的解说提取问题,有的甚至照抄他人的问题。这样的质疑行为完全有悖于问题意识培养的初衷,造就的是“伪问题”。因此,对于主动质疑的评价还要特别关注问题的质量。
  对于问题质量的评价,途径是多样的:可以在学生提出的问题旁加之以评语,尤其要对高质量的问题给予赏识性的激励,对学生进行个体性评价;可以对优秀同学在班级内进行表扬,树立典型,对学生进行示范性评价;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优秀率的统计、比较,并进行阶段总结,对学生进行群体性评价。
  二、纳疑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要对学生的问题给予中肯的评价,更要学会赏识学生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从灵魂深处、从思维的深刻处存疑、发疑,问题意识才能成为学生的自觉意识、成为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诉求。
  1.解释型纳疑
  质疑的动机是希望解疑,因此,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解答才能保护学生宝贵的质疑欲望,更是为了回应学生的质疑动机。其实,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提出的问题的关注,是一种赏识性的接纳。很多老师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却常因为个中原因将学生的问题搁置而不予答复或作应付性答复,失去了师生之间的互动,首先“退出”的必将是学生。
  要解决学生问题多,教师无法逐一答复的难题,我们也可以采取多种有效办法。例如,组织优秀学生参与书面问题的解决,尤其是难度较低的基础性问题;组织学习小组成员在组内互相解疑,以达到双赢的目的;也可将学生的书面问题在班级公布,向全班学生寻求答疑,这样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关注,营造浓厚的问题质疑的氛围。
  2.化用型纳疑
  当然,课堂是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的主阵地,教师应当抓住关键问题开展师生对话、生生交流,从而进一步彰显学生质疑的价值。作为教师,在课前整理、梳理学生的问题类型,提取具有核心价值的问题,也是了解学情的关键环节,若能化用学生的问题来构思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则更能体现教师对学生质疑的悦纳和对学生问题意识的褒奖。
  例如,在自主预习了《我与地坛》(节选)一文后,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
  (1)文章为什么提到地坛中的昆虫?
  (2)这座古园给了作者什么?
  (3)作者为什么能够在地坛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4)“一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指代什么?
  (5)“地坛离我家很近”和“我家离地坛很近”有什么区别、联系?
  (6)史铁生的精神支柱是那“地坛”吗?
  (7)第二部分为什么用大量笔墨写母亲?
  (8)怎样理解母亲深沉的爱?
  ……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笔者依据本文的教学目标作了精心的梳理、选择和归类,作为课堂讨论的问题设计,并在其后标注学生的姓名以鼓励学生。
  以上8个主要问题,(1)~(3)实际上是对文本第一部分的理解,以学生提出的这三个问题作为对课文第一部分研习的思考题,就是引导学生分析把握“园子”的特点,进而理解作者写园中的生命的意图和给作者的生命启示,即:园子向作者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弱小的生命仍勇敢顽强地活着,给了“我”生命的感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问题(4)~(8)涉及的是文本的第二部分,即“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地坛”是作者栖居的精神家园,也是我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母亲的爱、意志、命运、苦难也是我精神的“地坛”。这是阅读的一个难点,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恰恰是帮助教师将难点的突破“设计”成了有梯度的小问题。化学生的问题为教师课堂教学的主线,既是解决学生疑惑的需要,也是在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上的有益尝试。
  教师在选取、化用学生的问题时还需要有一双慧眼,要善于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出的超越教参、超越教师预设的问题,并将其纳入课堂研讨,也许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在教学《南州六月荔枝丹》时,笔者选用了一位同学提出的“能否将第6、7节放到第2节的后面?”作为课堂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该文的第2节是写“荔枝壳”,第6节是写“荔枝膜”,第7节是写“荔枝肉”,赞成的小组认为课文是以第1节中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的引文“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为纲分别介绍了荔枝的“壳”“膜”“肉”等方面的特征,所以应该将第6、7节放到第2节的后面。持反对意见的同学认为第2~4节都是围绕荔枝的“壳”写其颜色、外形特征,因此,这三个小节是不可分割的。经过小组的辩论,同学们发现作者是以“壳”“膜”“肉”的观察顺序行文,体现了说明文的写作特点。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借助学生提出的这一有新意的问题深入解读文本,把握课文第2~4节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体会说明对象的特征,可谓一举多得。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学生才能从根本上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行为才能持久、高效,教师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承袭的霸权地位,教学行为也才有针对性,从而把握学情,满足需要,有的放矢。(责任编辑:李雪虹)
其他文献
公共图书馆通过开展延伸服务,拓展服务空间,丰富服务内容,方便服务对象等等不难看出,公共图书馆的延伸服务不仅仅是空间对象的延伸,更是理念方式的拓展。它改变了传统保守的服务理
工行贵州省分行持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努力实现更有质量、更富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为了使高速公路建设顺利推进,高速公路铁路建设征地拆迁协调指挥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毕节实际摸索出一套套行之有效的征地拆迁办法。
在今年的福建“9.8”系列活动中,福建省信息产业厅将突出闽台信息产业合作,以闽台信息产业中的制造业、软件业、IC设计、信息服务业的对接为重点,充分发挥我们行业资源优势,切实用
文章以傣族地方文献为研究对象,介绍、分析了傣族地方文献的特殊价值,提出了强化保护建议。
摘 要:语言是一种工具,只有加强训练,才能运用娴熟。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品读词句、背诵积累、强化练习等形式来帮助学生训练语感,锤炼文本语言,吸收语言精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宗旨。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训练    叶圣陶老先生说:“什么是训练?就是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语言训练的内容有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写作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训练语言,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任务,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重要阵地的公共图书馆,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地
农村图书馆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是一项惠及广大百姓的民心工程、实事工程,它不应只是由图书馆界去关心它,全社会都应加以关注。明确扶持农村图书馆生存与发展是“惠泽千
本文通过介绍武夷山市“数字武夷”电子政务的建设历程和实施方法、经验,试图概括总结出县(市)级电子政务建设的一般方法论,并从总体规划阶段、系统建设阶段、应用推广阶段如何做
在HCl-NiSO4-H2O混合溶液中,以标准氢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组成无液接电池,恒定溶液总离子强度I和NiSO4在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分数yB的条件下,在278.15~323.15K温度范围内测定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