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elH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均明确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总结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经验时同样强调:“教师是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三个关键因素之一,教师质量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会过分。没有教师的协助与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会成功。”当前,江苏职业教育正跨入一个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渐入“深水区”,这一背景使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显得更为迫切。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不仅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江苏职业教育继续保持“争先、率先、领先”的关键所在。
  江苏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多年来,我们不断探索职业学校教师成长机制,通过科研引领、搭建平台、制度创新,培养了一批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先进办学思想的领军校长、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但是,与“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要求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总体上,江苏职业学校教师的数量规模与质量水平的结构性矛盾还很突出;教师的专业水平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尚待完善;校长科学管理和改革创新的能力亟待提升。要实现“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标为引领,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任重道远,促进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也将成为一项长期的紧迫任务。
  陶行知说过:“先生只教不做不是真教、学生只学不做不是真学。”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有其自身的特质。其一,要有“做”的功夫,即动手能力,特别是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职场经验和职业实践能力;其二,要有教学生“学”、“做”的“教”的功夫,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其三,要有研究和开发的功夫,即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这是目前解决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的三个基本任务。如何促进广大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呢?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们要切实帮助职业学校教师提高认识,快速提升科研能力,真正实现从“教书匠”、“传话筒”式的教师向“科研型”、“开发型”的教师转变,把教师的研究工作重心从过去单纯的应付“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考试”引导到深入研究做法、学法、教法和学生能力形成、职业人格养成上来,努力探索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这既是职业学校教师的一种职业自觉,也是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抉择。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一定的抓手和平台。为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引领并服务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职业教育科研型教师队伍建设,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江苏教育研究·职业教育版》正式创刊了。作为综合性职业教育学术刊物,其职能定位于“为职业院校一线教师和校长的专业发展服务,为职业教育基层学校教育科研服务”。希望《江苏教育研究·职业教育版》坚持理论引领下的实践探索,追求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努力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品位,办成一个“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服务基层;贯通中职和高职,联合行业与企业,综合教学、管理和研训”的学术交流平台,成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阶梯,为江苏职业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助推、加力!
  谨此祝贺《江苏教育研究·职业教育版》发刊!
其他文献
通过对SAF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腐蚀性能、力学性能及相关比例的研究,选择适合SAF2507双相不锈钢复合板的热处理工艺。
为研究高温下含穿孔管道的局部力学特性,以X70管道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模拟在运行压力和高温的作用下,穿孔局部的等效应力和塑性应变分布。对比分析了在特定运行压力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