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真题看物质转化的考查形式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自主招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2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2019年考试说明要求
  1.了解常见金属(如Na、Al、Fe、Cu等)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如H、C、N、O、S、Si、Cl等)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
  3.认识化学在海水、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实现物质间转化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二、考查方式及考查预测
  1.图表结合型。
  例1 表1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图1所示转化的是()。
  考點分析:本题以“表”的形式呈现物质,以“三角转化图”的形式呈现转化关系,主要考查中学化学中常见元素Al、N、 Si的单质、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同时还考查以乙烯为主的几个基本反应。
  答案:B
  考查预测以及复习建议:该题型的考查分别在2009年、2014年两次进行考查,从考查频率来看,不高。从考查知识点来看,它仅仅考查物质之间能否转化,没有去考虑物质转化所需要的反应条件,不符合高考化学是在考查“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与化学相关的简单问题”。但在复习时,不能全盘放弃,可以用作过程训练,强化对物质之间的相关反应,特别注重反应条件等细节。
  2.数形结合型。
  例2 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可以收到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是通过相同物质之间的反应因量的不同而生成不同的产物,逐项分析见表2。
  答案:B
  考查预测以及复习建议:该题型因考查与“量”相关的反应,所以可供考查的与核心元素相关的物质较少,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近年来只考查过一次,考查频率偏低,但需注意:
  (1)该题型的知识点在迁移应用方面的考查,如:①离子反应方程式正误判断中与量有关的考查;②工业生产中使用试剂对量的控制来影响产物。
  (2)关注简单有机物如乙烯、乙炔与氢气、卤素单质的加成反应产物与“量”的关系。
  3.转化流程型。
  (1)以某物质为核心延伸考查。
  例3 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B.石灰乳与C1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图2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分析:本题以“NaCl”这种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为核心,综合考查“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熔融氯化钠”“侯氏制碱”等工业生产原理,形式上起点高,但落点较低,仅考查NaHCO3、Na2CO3的溶解度,工业制漂白粉,干燥的Cl2贮存和基本反应类型。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氯发生歧化反应,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仅代表常温Cl2不与铁反应,加热、高温则可以反应。
  答案:B
  考查预测以及复习建议:该题型的考查形式只在2011年考查过,考查方式较好,是考查物质之间转化、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应用、反应类型、电子转移数目等知识点的一种很好的载体,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基础性、应用性的特征。同时结合近两年高考中出现的物质性质的考查题,在高考中可能会将物质的转化与物质的性质等综合考查。因此,建议造当注意该题型的训练。
  (2)两步转化。
  答案:A
  考查预测以及复习建议:该题型2012年出现一次后,时隔两年,2015年起连续四年以此种方式考查,是目前考查的热点方式,一方面是考查考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物质转化的条件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考查考生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引导考生关注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在生产、主活中的应用,同时需要借助物质转化关系构建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体系。因此,建议多以此题型训练为主,上述其他题型适当穿插训练。
  三、与生产实际结合设计试题
  20”年考试说明明确提出“能综合运用听学化学知识和化学科学方法,对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释,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沦”。那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背景,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的物质转化流程图可能会是一种重要的考查形式。
  例5 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 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四、巩固练习
  1.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3.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责任编辑 谢启刚)
其他文献
西藏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中国政府除了持续在该地区投入大量资金,支持新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向该地区民众不断提供包括免费教育之类的补助和援助。今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年均增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水波潾潾似绸缎,秀丽清江绿如蓝.千帆竞发春潮涌,万木葱茏钟离山.土家巴人发源地,向王天子挥先鞭.盐池神女展风韵,嫁与廪君共繁衍.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是一份详细的“施工图”。“三个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
本栏目里的例题有的是原创题,有的是改编题,注重创新.同学们要把握核心考点,扩大知识视野,用扎实的基本功应对试题的万千变化.
一、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1.电磁感应现象:由于磁的某种变化而引起电的产生的现象。
日前,江苏镇江国资委组织对市属国有改制企业核销、剥离、抵扣、提留资产以及未计入改制范围的国有资产开展全面检查.根据计划安排,镇江市将在2个月内完成首批81家市属改制企
随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入深水区,如何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成为各方最为关切的问题。在诸多方案中,强化学生学习评价是最重要的一个。其中,由于注重学生多方面的持续发展,过程性评价备受关注。为了使过程性评价在学生学习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本研究从学生、教师及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探究过程性评价的实施状况,并基于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本研究在梳理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H大学2015级、2016级和2017级
巴陵石化实施绿色低碳战略,强化从严管理,推进“碧水蓝天”环保治理专项行动,持续减排。继2014年污染因子总量持续减排的基础上,今年前8个月,公司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水解,顾名思义,有物质“被水分解”之意。基本过程示意如下:A -B +H -OH →AOH+HB式中 、 等,表示物质中基团的电性或极性,水解物AB中正电性的A部分跟水电离出的负电性的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