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秀群的诗

来源 :特区文学·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majq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渡江
  趁尚薄的夜色,彼岸灯火、车流、人群还未疲惫
  走进南渡江入海口
  就像从平淡的生活
  走进了辽阔涛声托起的湛蓝世界
  有人以诗歌名义,精心打造
  母亲河的金沙石、流动的心
  我不是异乡人,因此,能日夜聆听群山低吟
  能够长久地站立在母亲身边
  陪群星入眠,看槳影在月色中荡漾
  我在“流放”的夕阳下读这条河的去向
  坐在低矮人间,端详
  南渡江水上朦胧的蓝精灵飞舞
  这里的亲情像两岸花开。这里的黄昏浓缩了
  牧童晚归,水鸟栖巢的平静
  我已经看不见荒凉,只是从南渡江人的口中
  得知了黎母水,知晓了源头黎母山
  白石河、横沟河、北冲溪相距不到20公里
  可是,依旧包含了一份温暖、朴素的龙故事
  一寸山河的新面孔
  一个与苏东坡有关的新情节
  现在。我再次以女儿的身份
  坐进江水最安静的部分
  我要在这片水域,写下广阔的颠簸
  重新融入黄昏、落日、江水边
  坐在平静的母亲身边
  看两岸翠绿交错
  听古朴与葱茏前行的脚步声
其他文献
巢夫子这组源于灵府的诗歌,是诗人立足于日常生活琐屑,尤其是对“家人”意象(祖父、父母、女儿)的梳理、勾勒,并赋予诗性叙事后建立的。初读时感觉可以归属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风行的“个人化”写作范畴,但又不同于那种写作下生衍的琐碎化的“欲望文本”,更多显露出新的时代亮色。其主要特征体现在如下方面:首先,诗人并不迎合过往的“个人化”写作,而是主觀抛离自我慰藉般地自说自话,避免漫不经心的叙述带来的一地
期刊
/失控的夏天/  我们允许自己不爱上自己  让任何一个问题  自生自灭  但是  一整个夏天  我们一路拔着荒草  剩下的  我們点燃了火  黄昏通红的背影消失之后  黑色灰烬铺满了梦境  我们终于找到一条小路的尽头  在陌生之地  我们自由地拥吻在一起  感染彼此的病毒  /运钞车/  一辆电动三轮车  闯红灯  从我坐的出租车擦过  男人光着细膀子  抓着车把  女人挤在他边上  用头巾擦着汗
期刊
阿华说我是一个正常的男人  说这句话的时候阿华并不知道  性别对于你已不重要  你在一首关于阿华的诗里  一会儿是朋友  一会儿是母亲  一会儿是与阿华风牛马不相及的职业女性  或家庭妇女  更多的时候你只是一个烟鬼酒鬼  在酒醉的夜晚想起舒婷著名的两句诗—  “與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的肩上痛哭一晚”  在阿华的肩膀上哭一哭  便成了一个酒鬼所有的愿望  买薄荷糖和吃薄荷糖是截然不同的
期刊
午间,冰川遇上红酒  曾与苍白纠结  万年修炼  终于凝就天堂的蔚蓝  静谧石头般坚定  深入骨髓  淹没词语和声音  灵魂的裂缝  冥想緊缩  空洞里光线摇曳  极寒留在风中  咒语默念  直至暗红色的液体飘香  直至神秘的蔚蓝降临  它们的磨牙声  那些小熊跟着小熊  小鹿挨着小鹿  冷不丁站在门口看你  磨牙的声音  有些瘆人,不用害怕  有足够多的水果  桃子、苹果、梨  滚落一地  这是
期刊
在稻壳里谁做的梦?  他的人生至此  是一次卡壳  —夹在两根面条里的悲剧  一条跨过土坯蘸江水  一条撑起他的眉毛  在不恰當的地方他谈论丰收  —相比于他的孩子  “还有背对着庄稼地的体操”(他想)  这更能满足他的虚荣心  眼里的镜子成熟了  收割完一箩筐  他就有钱买下一个梦  —远在森林深处的故乡  回旋的日子  我令我沉入你的眼睛  辽阔的黑暗里白糖成为昨天  我看见宇宙以木板  分割
期刊
当我站在山顶上  当我站在山顶上  感觉比沉默的山还孤独  就像山尖顶着弱不经风的帽子  随便来一阵微风  就会把我吹得无影无踪  可是,这会儿一丝风也没有  我只好環顾,天空像个铁皮桶  桶壁上布满了一团团的乌云  给行走的人不动的树  甚至低至沟谷里的溪流  都带来一种无形的重压  好在云团之间  还有片片蓝天,点点天光  这蓝这光,多像我生活中的挚友  生命中的亲人  他们仿佛在眨着眼睛, 
期刊
夜往蓝毗尼  我知道我必须脱下鞋  赤足穿越印度和尼泊尔的油罐车  蜿蜒的山体,厚重的岩壁,冰凉的露水  才能抵达一尘不染的大地深处  我短暂的一生都在赶路  而路永远在延伸  从一开始我就是被动的  我被我自己的影子所驱赶  且浑身疲惫  雪白的云朵不属于我  黄金堆砌的冈仁波齐也不属于我  拘留孙佛留下的树梢也不属于我  漫漫风尘也不属于我  我只知道自己在前往蓝毗尼的路上  夜色那么厚  在
期刊
秋天简史  在秋天,我们常常以提高分辨率  来表白自己。万物的智慧,  在秋高气爽中呈现出一种空阔  與秋天成熟的高粱大豆相比  麻雀与蚱蜢,是欢快的代表  还有许多动物,正在大口大口地  吃掉光线,吃掉最后的绿意  我们耕作的父母,将镰刀  弯过佝偻的身体,擦去额头的汗滴  渐渐遮蔽大地的金黄,是恩赐之物  是人们所称羡盛大的叶片  它们怀着蛩鸣与雷影,怀着居士之心  南山观上的白云飘浮,秋雨欲
期刊
一些蓝  太阳已经爬到了头顶  我去田野里叫母亲回家吃饭  她在为禾苗除草  碧绿的稻浪间,烈日灼身  偶尔传来的布谷声让四周更显幽静  母亲收起农具洗净手脚  当我们经过一片绿荫时  她停下了腳步  一边递给我凉米汤  一边用草帽为我扇风  年幼的我抬头望去  只见她满脸通红,汗流浃背  短发随风轻扬  在她的上方,有一些天空的蓝  穿透了层层叠叠的绿  露出温柔的脸
期刊
過桥的人  一个过桥者和一场大雾  在一座桥上相遇  雾要过桥,过桥的人要穿过浓雾  到桥的那边去  于是他们在这座古老的桥上相遇  于是过桥的人走进了雾里  去了桥的那一边  雾经过桥,也经过了这个过桥的人  在桥上,他们没有彼此停留  也没有相互伤害  于是,这样的事情每年秋天都会发生一次  秋天,雾来了,过桥的人  会同时出现在桥的另一端  雾和过桥的人,会相互让让身子  各自走到桥的另一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