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施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创建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2002h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建筑业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创建的背景
  建筑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完全开放的,都是在与外部资源的交换中实现和完成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建筑业企业风险发生的高频性和
  风险管理的艰难性,特别是企业转型过程中更是风险多发阶段,每个风险都有可能最终演变为法律风险,法律风险往往又常是颠覆性的。在这种情形下,构建多层次互动性管理型法律风险防范体系,进而带动整个经营管理体系升级优化,是建筑业企业参与竞争和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创建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意义
  1.创建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是建筑业企业维护自身权益的需要。
  随着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竞争经营风险积累和法律风险显现得也更加突出,有的巨额工程款拖欠多年清收不回,有的甚至因过了两年诉讼时效而丧失了法律胜诉权,导致施工企业资金无法正常周转;整个企业处于经济纠纷导致法律纠纷所造成的较大冲击中,面临着生存危机的严峻考验。维护企业自身权益渡过生存危机,施工企业必须建立法律风险应对机制。同时,公司在竞标过程中面临着“霸王”条款的威胁,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迟延付款的压力,在工程结算过程中面临着工程款审价缩水的损失,在竣工后面临着拖欠工程款的侵害,这种易受伤害性要求公司必须创建多层次协调、各系统联动、立足于管理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2.创建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是建筑业企业生成免疫机能的需要。
  企业都处在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宗旨的经济组织构成的环境中,就像空气与细菌无法分离一样,经营与风险也无法分开。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要求企业必须健全能够抵御各种风险侵蚀的免疫机能,创建多层次互动性管理型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则是一种重要的选择。
  3.创建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是建筑业企业不断改进管理增强驾驭风险能力的需要。
  施工企业进入市场后,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经济纠纷和直接由此演变的法律纠纷,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追根溯源,这些结果的主要诱因是公司内部管理不善,表现为企业驾驭风险能力欠缺,使许多问题最终都酿成法律风险和企业灾难。
  4.创建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是建筑业企业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障资产和经营安全的需要。
  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利益的驱动,每个企业在利益的诱惑面前的表现是不同的,而且遵守规则的自控能力强弱不同,侵害与被侵害行为都可能使经营风险演绎为法律风险。有资料显示,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110家央企2003年至2006年因债权债务、劳资纠纷、知识产权等经济纠纷演变的法律纠纷为221件,直接涉案金额269亿元,间接涉案金额超过500亿元,这些法律纠纷给当事企业的资产和经营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和损失。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创建规避法律风险的机制屏障,保障企业资产安全和经营安全。
  三、如何构建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风险防范体系,是一个以法律风险防范为核心的系统的企业风险防范体系。这个体系创建的着眼点是:致力于在法律风险产生的整个过程的全面防御,构筑事前、事中、事后和过程防范阵线;致力于在提升全员法律意识基础上的制度建设,构筑防范各类风险的思想意识和制度防范体系;致力于在法律风险消弭过程中的维权补救,构筑维护企业权益的管理健全和完善的管理功能;致力于在法律风险防范过程中增强企业自身机能,构筑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驾驭风险技能。
  1.建立覆盖企业各项业务流程的法律事务管理体系。
  建立自上而下的法律事务管理框架,以实体性的总部和各分子公司法律事务管理的机构建设,作为整个法律风险防范的体系纲领,构成涵盖公司各个层次的法律风险防范管理体系网络,把所有可能存在风险的环节都纳入这个网络的业务辐射范畴并实施风险管理,形成公司法律事务室统一管理协调、各层网络架构各司其职、各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法律风险防范屏障。
  2.构架法律事务管理与企业管理其他子系统互动功能。
  法律风险是其他风险的积累和最终表现形态,防范法律风险也必须以法律事务管理部门为龙头,以具体风险防范项目和业务为载体和纽带,牵动企业经营管理各个子系统围绕共同目标实现联动,针对风险多发的危险环节运行规律和特点,沿循公司业务流程、工作程序特别是具体案件发生形成的信息流,实现各相关系统互动,实现整合管理资源,动员系统能量共同防范和应付风险的目的,形成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补救、风险转化的系统联动机能,达到防范风险和改进管理的双重目的。
  3.构筑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风险预警机制。
  防范法律风险的关键是提前预知风险、识别风险和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有的法律风险需要提前规避,有的需要正面应对驾驭,有的需要在过程中加以化解和消弭,但前提是准确的风险预警。具体做法是:(1)全面防范制度。公司定期召开法律工作专题会议,总结和部署工作;针对公司当前经营管理中的问题进行重点防范和部署;(2)重点提示机制。法律事务部门每半年对公司发生的法律纠纷案件进行一次统计、整理、分类,对重要法律纠纷案件进行系统分析,从中找出这些法律风险产生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原因,并通过公司内部刊物进行通报,同时在公司法律系统专业会议上进行业务提醒,提示各个单位防范和应对相关风险;(3)避险指引机制。公司法律事务部门针对生产经营过程出现的风险前兆和已经显露出来的风险现象进行避险指引。一是对日常生产经营中可能形成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的问题,迅速通过业务渠道进行避险指引,就避险的具体措施提出法律建议。二是对总公司和所属单位已经发生并已形成但尚未进入法律诉讼阶段的风险问题,进行重点处置指引,并且进行实时督导。三是对已判决或已进入执行程序的法律纠纷进行减损操作指引,帮助当事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组合策略减少或转移风险。
  4.构筑防御风险侵害的防火墙机制。
  企业风险既包括外部不确定性的市场陷阱,也包括企业自身缺陷形成的风险现象。建立防御风险侵害的防火墙机制主要内容是:(1)建立严格的合同评审制度;(2)建立专项事务法律顾问会商制度。
  5.建立重大项目风险评估制度。
  总之,通过法律事务的创新管理,使经营者进一步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并完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一整套公司规章制度及保障其有效执行的监督体系;建立健全规范员工经营管理活动和有效控制经营管理权力的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事前依法防范、事间依法跟踪、事后依法完善的法律事务管理方式,最终实现公司决策、经营、管理工作的合法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公司管理逐步符合集团总部的要求。
其他文献
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使得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针对建筑设计来说,当前更为追求别出心裁,各种设计感十足的建筑开始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摘 要] 随着我国汽车产销量的不断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有潜力与影响力的汽车市场之一。随着市场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缺陷汽车的召回便是其中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现有汽车市场现状以及相关制度法规影响的分析,来探索新的解决方法并对现有的方法加以优化。   [ 关键词 ] 汽车召回 问题 优化策略    一、我国现有汽车产业及其售后服务情况总述  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
目的分析及评价日常尿检,尿液检测综合分析,为临床提供更准确、更可靠地检验结果。方法对200例临床已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同时检测尿干化学仪器分析法和散射比浊法的尿清蛋白。
剪重比是结构整体性能控制指标之一,如何理解其来龙去脉,理解其原理,以便更好地在宏观角度上调整和控制好结构的整体性及经济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剪重比
本文回顾和整理了我国财务信用评价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主要从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信用评价的分析方法和信用评价模型的有效性研究三个方面进行
目的 对迈瑞BC5600血细胞分析仪的主要性能进行实验室验证.方法 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制定的方案对BC5600血细胞分析仪主要参数分别进行分析.结果 该仪器的精密度
本文以某小型高铁客运站房为例,对高铁站房电气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高铁站房电气设计需要注意的常见问题,最后提出了电气节能环保技术措施,在保证高铁客运站房电气设
[摘 要] 美国限额-交易项目在大幅度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做了大胆尝试、成效显著。本文详细剖析了美国SO2和NOX限额-交易项目的规模、范围,分析了减排目标的设定、减排限额的分配及制度保障,并与欧盟排放贸易机制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美国限额-交易项目 SO2交易项目 NOX交易项目 欧盟排放贸易机制    一、美国主要限额-排放交易项目的产生及其规模  美国是推行排污交易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
我国人口众多,中小学生的数量也较大,中小学校园作为中小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其建筑设计对我国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密切的关系。对此,在进行中小学校园建筑的设计时,必须
10月27日下午,我校举行学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学术报告。学校总督学、学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领导小组执行组长夏明忠教授围绕《应用技术大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的主题进行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