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穿刺无须止血带法的临床初探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KAIIO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2006年8月~2007年8月选择普通输液患者3000例次,不包括出現低血容量休克病人,年龄7~80岁。分成甲、乙两组,每组1500例次。甲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法,乙组采用无止血带穿刺法。静脉输液部位为四肢远端浅静脉,各组分别由2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管护师、护师进行操作。
  无止血带穿刺法:备齐用物,选择血管,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一般取上肢血管,使肢体重心向下稍垂,术者与患者角度适宜操作为宜,一般角度不要>40°。用手轻轻摩擦皮肤0.5~1分钟,常规皮肤消毒,患者握拳,术者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与皮肤呈15°~30°,正面或旁侧进针直刺血管,见针尾部有回血时再沿血管前行0.1~0.2cm[2]。有时静脉压力低,须用左手食指在穿刺针上2cm处向下方轻轻推压血管方见针尾部回血。对血管粗而明显易固定者,应以20°正面或旁侧进针;对皮下脂肪少静脉易滑动者,要左手拉紧皮肤以固定血管,以30°从血管右侧快速进皮刺入血管易成功;脱水或血管不充盈的病人,先采用热敷使血管扩充,针头从正面以25°快速进皮,然后轻轻挑起皮肤,当针头进到1/4时,针尖稍向下倾,再挑起静脉慢慢进针到不足位,这样使上下血管壁分离,以免刺破血管;水肿的病人,应选择粗血管,用拇指沿血管走行按压,使之暴露,消毒后快速穿刺成功后,嘱患者松拳用胶布固定针头,调节输液速度,在操作过程中除不用止血带外,其他操作步骤与常规静脉穿刺法相同。
  将选择血管部位上端15~20cm处向下握推1~2分钟,使血管充盈,在选择穿刺血管上方2~3cm处用示指或拇指压迫所要穿刺血管,以此固定血管,然后进行穿刺,余下操作方法与上述静脉穿刺法相同。
  
  结 果
  
  采用常规与不用止血带静脉穿刺方法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甲组1次成功1458例,成功率97.2%;乙组1次成功1469例,成功率97.9%;甲乙两组中1次穿刺成功率经统计学处理未见明显差异, P>0.05。
  
  讨 论
  
  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常发现扎用止血带行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疼痛,凝血机制差,止血带扎痕成瘀血紫斑。我们在常规输液的基础上,摸索出不用止血带穿刺法,取得了较好效果。其依据为患者饮食正常,无腹泻、高热以致腹水者,其血管内血液充盈压与血容量成正比。因此人体血容量正常状态下,静脉穿刺针入血管后针尾均可见回血,如静脉压低未见回血,抬左手即在穿刺血管上方1cm处用示指向下轻轻推压该血管即可见到回血。
  若准备穿刺时见血管充盈不足,将一指压在被穿刺血管上端2~3cm处,受重力影响压力明显增加,从而增强了远端浅静脉的充盈程度,使静脉穿刺容易成功。从甲乙两组比较看来,穿刺成功率经统计学处理,一针见血率未见明显差异,也就是说采用无止血带穿刺法与常规静脉穿刺法,两者之间效果差异不大,几乎相同。但前者有以下优点:①避免了患者扎止血带所致的不适;②避免因松开止血带的外力作用导致的穿刺针头斜面滑脱出血管外,提高了成功率;③减少了输液用品,防止交叉感染。前者同样有不足之处,对于血容量低的病人不能应用此法,穿刺成功率低,延误治疗时机。因此,要选择合适的病人应用,应用的目的是为了减轻病人痛苦,如果选择不当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 朱永娣.静脉输液穿刺技术概况.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1):56-57.
  2 高山英,丁玲芳,万珍兰.肢体垂吊时对静脉穿刺输液影响的研究.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36-37.
其他文献
目的和方法:对432例住院HB-sAg阳性患者进行分组统计研究。结果:肝硬化组68例,HBsAg滴度均在1∶512以下,其中60例失代偿期患者均在1∶128以下(88.1%);非硬化组364例,滴度在1
目的:观察食管癌的螺旋CT表现和临床价值。方法:分析36例螺旋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结果:36例中,颈段1例,胸上段4例,胸中段11例,胸下段8例,同时侵及上中段5例,侵及中下段4
十六味流气饮的临床应用哈尔滨汽轮机厂职工医院郑滨馥黑龙江中医学院于慧敏,李巍十六味流气饮始见于明·龚廷贤《万病回春》,后在王肯堂的《证治准绳》中也有介绍,方由当归、川
本文将对当前我国农机安全生产现状进行分析,并基于此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有效提高我国农机安全生产贡献绵薄之力。
在建筑施工图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玻璃幕墙设计的几个要点进行分析,不让建筑施工图设计等于画图,建筑师应该对玻璃幕墙的要点进行设计控制才能使建筑实现较高的完成度。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以它极具魅力的音乐风格以及深入人心的旋律,成为浪漫主义时期著名的音乐作品。透过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其音乐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感染情况。方法:对2005年8月~2008年2月新疆精神卫生中心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1496
<正>随着农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机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在现代农业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因此,农机在数量上逐年上升,机型种类日益增多,作业范围日趋广泛;但农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俄罗斯钢琴文献的重要作品,是俄罗斯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拉赫玛尼诺夫最成功的钢琴代表作之一。作品完成于1901年。这部作品明朗、真挚
过去我们大多研究清代四川移民家族的发展状况,忽略了清代四川本地家族的发展状况。四川雅安县水东乡存有明代以来的本地人群,这些老姓人群及其家族与佛教寺庵关系密切。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