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en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几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指导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注重情感教育;用辩证的观点教育学困生;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关键词:数学 学困生 转化策略
  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培养,智力得到发展。贯彻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是当前数学科教育所面临的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在转化数学学困生过程中,我们数学科教师必须想尽办法帮助学困生进行教学上倾斜,多为学困生着想,想点子。处处为他们着想,树立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学得主动。从而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成绩差的学生,都具有其它学科的成绩差学生共同的特点:有着强烈的自卑感,怕学厌学的问题。帮助学困生树立学好教学的信心,是数学科教师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关键。因而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标提出:“小学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在日常生活, 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与基本技能,已成为我国公民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帮助学困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是转化学困生的根本。小学数学中,应正确引导学困生,让他们逐步理解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数学的重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树立学好数学,更好地为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的良好愿望。学困生之所以成绩差,是惧怕和不愿意上数学课以及认为数学很难学。应用心理安慰法可以激发学困生学习热情,如个别谈心,指出他们的长处, 肯定他们的成绩。鼓励他们只要认真听讲,不懂就问,一样会学好数学的,不是他们想象中那么难。消除他们的怕难心理因素。为学困生创造学好数学成功例子,介绍他们刻苦钻研的故事。可以将一些容易回答,容易操作问题让学困生解答,从他们获得成功中,进行及时表扬鼓励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为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90%以上的学生的智力是相差很小的,都能学好。数学学困生往往是没有好的学习和学习方法造成的。他们不会学习,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在教学中,我注意要求学生预习、自学,在学习中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结构和联系,总结寻找学习的规律。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引导,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从不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三、指导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
  因为学困生不但成绩差,接受能力差,而且基础差,遗忘率高。有些低年级的数学知识, 让高年级学生做, 部分学困生, 不一定会做。所以在学习新课之前进行针对性有联系的旧知识指导学困生进行复习。使学困生在学习新课时, 不用既要学新知识, 就算部分旧知识又要学。使学困生学得不透, 压力重, 而时过不久便遗忘。若越来越差, 久而久之, 便会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还必须精心设计预习提纲, 对学困生进行有目的提前预习。减少学困生在学习新知识的难度, 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而消除学困生对学好数学的畏惧感和厌倦情绪。同时对学困生学习上坚持“小目標, 循在渐进”的办法, 不与优等生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跟自己来比。而抓住他们比以前有微小的进步, 及时给于肯定和表扬, 树立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注重情感教育
  学生的情感都很丰富,他们需要教师的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有所成绩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应该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学困生接受了教师,那就会及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不仅在学生中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注重对学困生情感方面的教育。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及时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适时的鼓励,促使他们能时刻积极的学习兴趣。
  五、用辩证的观点教育学困生
  对他们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少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学习意志不强,生活懒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自习课不认真复习,作业不及时完成或抄袭,根本没有预习、复习等好的习惯所造成的。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利用数学逻辑性强的特点,步步设疑,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寓学习教学知识于游戏之中。把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开展趣味数学活动,开阔学困生的眼界,启迪学困生智慧,产生学好数学的动机。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巩固和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困生得到转化后,减少反复现象的发生。有效地提高数学质量。
  六、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和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困难。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象物理、化学一样,通过直观性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注意随时观察全班学生学习情绪,更特别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他们往往上课时经常精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他们对教师按部就班式枯燥无味的语言讲授听不进耳,对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更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河无以成大江”。学习也是一样的,学困生之所以学习不好就是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他们今天失一个数学概念,明天没弄懂一个公式,从而逐渐形成误差积累,越来越失去信心,厌烦学习,也就越来越差。但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那么我们的汗水定会得到回报的。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情怀。如此,语文教学才是真正回归了本位。  关键词:教育观念 阅读教学 反复阅读  改变教育思想与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与手段已是教育界共同探讨的话题。语文课标从知识和能力、
期刊
摘要:本文总结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效的情景;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参与获取新知识;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提高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的对话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是在师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中进行的,从而达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精神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  关键词:初中语文 对话教学  初中语文的对话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是在师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中进行的,从而达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精神
期刊
摘要: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灵性”,“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特有的情感和对英语的持久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使英语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体验和感受,让他们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初步体验到英语语言之美,从而萌发出热爱之情,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 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  
期刊
摘要: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动态语言,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纽带。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口语交际训练内容,不仅反映了国家教育部对语文学课本质属性的科学认识,而且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对小学生语文教育的更高要求。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 口语交际 教学  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动态语言,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纽带。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口语交际训练内容,不仅反映了国家教育部对
期刊
语文教材及其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要求我们须借助课内外的衔接和其他学科的整合,才能将狭小的语文时空通向广阔的语文天地。  一、 留住语文的“根”——标度  课外延伸使语文课异化为常识课。不能否认,语文课的确有知识教育的作用,但是,无论是何类课文,我们在课外延伸时均应考虑如何使课外材料的拓展为达成语文学科的目标服务。如果不是从是否具有语文价值出发去延伸语文材料,必然失去对语文教学的语文化的控制,使语文课
期刊
教育不应该是一个模具,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雷同的版本,如果是这样,这样的教育本身就是失败的,这样的教育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也不利于将来适应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社会。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国内教育界也日益重视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因为良好个性的形成,学校教育的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新一轮的教改也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任务之一。体育教学的特点也决定了其过程是发展学生个性的理想场所。以下是本人在
期刊
摘要:阅读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组成部分。初中英语阅读理解在中考中占有相当重的比例,不难看出这是社会的发展的必然,也是新时代对中学生的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英语 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组成部分。初中英语阅读理解在中考中占有相当重的比例,不难看出这是社会的发展的必然,也是新时代对中学生的提出的要求。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的阅读能力呢?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
期刊
摘要:所谓想象力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能力。学生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在知识的天空任意翱翔,从而不断创新和进步。因此,想象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想象力  一、识字、组词、造句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许多会意字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差”可以把“羊”字头想象为一只小羊,“工”
期刊
摘要:数学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简洁的和准确无误的交流信息的手段,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面向全体并关注个别学生的同时,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心态、准备有效的材料,创设交流的氛围,扩大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重视问题的预设与引导,及时进行交流的评价激励,加强教师的调控,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  关键词:数学 师生 交流  国际上著名的“Cockcroft报告”指出:数学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简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