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技术创新提高采油效能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ma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油工程中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是油田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决定着产油的速度和质量。发展高效率、低能耗的经济效益强的开采技术,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本文主要就采油工程新技术的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采油工程 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TE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085-01
  采油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提高采收率,只有最高效的采取油气才能算是合理采油。采油工程中的技术使用是实现油田开发的重要手段,是决定油田产量高低、采油速度快慢、最终采收率大小、经济效益的优劣等重要问题的关键技术。
  一、当前我国油田开采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
  在我国的各大油田开发过程当中总会遇到新的问题,各油田的技术人员依靠创新精神,不断改进采用工程技术,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在具体的生产操作中,需要技术人员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1)节约油田生产成本,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2)研究复杂地质环境油田中的水平井和复杂结构井;
  (3)深部调剂技术的完善;
  (4)液流轉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5)弱冻胶调驱技术;
  (6)完善低渗透油田完井和产量提高;
  (7)发展稠油火烧油层技术和稠油非热采技术;
  (8)地面集输整个系统的成本降低;
  (9)深井和超深井的开发和应用;
  (10)油田开采的基础应用和决策相关的模拟软件的开发和使用。
  二、目前应用采油技术存在的问题
  1、常规采油工艺难以满足目前开发的需求
  抽油杆注塑扶正块、油管扶正器、油管井口旋转防偏磨器等,为了使这些工具在抽油杆柱组合中达到优化合理,引进了“三维斜井抽油工艺技术软件”来进行优化,同时在设计中,对大泵的抽油杆柱下部增加加重杆来防止因下冲程杆柱受压弯曲导致的偏磨,而且在泵下加长尾管,可起到撑直、稳定管柱的作用。由于滚轮扶正器上的扶正轮与油管壁接触面积小,用钢轮则容易损坏油管,若用尼龙轮,其强度又不够。加之滚轮扶正器的轮轴容易断裂,所以下井时间不长,扶正器即失效,而且因滚轮脱落造成卡断抽油杆的事故也时有发生。注塑抽油杆扶正器也同样存在强度问题,因此扶正器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杆、管偏磨程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杆管偏磨问题。
  2、开发后期垢、锈现象日益严重
  近年来,部分抽油井出现了结垢及铁锈卡泵现象,给油井生产带来很大危害。
  结垢情况主要在抽油泵、电潜泵吸入口、电潜泵叶轮等处,分析原因认为:一方面,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由于地层水、注入水的相互作用、压力下降,原油及岩石的变化等引起原来流体的物理化学平衡破坏,使垢物质析出;另一方面,由于管式泵或电潜泵的机械结构引起在过流断面狭窄处流体流速骤增,压力下降,是垢物质析出所致:另外温度变化也是一个结垢的重要原因。
  铁锈情况,油藏经过加多年的开发,油井的套管不断发生腐蚀,产生的铁锈,长期积累于套管表面。一方面,在停注降压开采过程中,铁锈因压力变化而崩裂脱落:另一方面,在起下管柱作业时,油管与套管摩擦使锈垢剥落。铁锈悬浮于液体中,并随液流进泵,造成卡泵。近年来,在防垢及铁锈方面进行了一些技术探索,但收效甚微,此需进一步研究、探索和提高。
  3、重复堵水措施效果日益变差
  目前我国有的油田主要遵循“堵水+酸洗+人工举升”的开发模式,从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来看,主要表现出三轮后重复堵水措施选井困难、措施有效期短、效果变差,特别是在重复堵水方面,主要存在下列方面的问题:
  (1)堵剂适应差、成本高,强度小,不能有效地挖掘远井地带剩余油的潜力;
  (2)堵剂耐酸性差,油井堵后酸洗低渗透层段时,容易使堵剂失效,再次沟通底水;
  (3)堵剂进入地层范围小,深度堵水缺乏理论支持及现场实践;
  (4)三次采油工艺技术储备不足,对油藏来说,三次采油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投资巨大。投资相对较少的单井或井组的三采技术目前仍很缺乏,因此今后一个时期,油藏三次采油技术发展方向仍不明了;
  (5)集检系统难以满足低产低效井的正常开发,油藏开发初期,油井单井产量高、井口温度高,地面采用无伴热管集输流程,且管径较大。随着开发过程中产液量的不断递减,这种集输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一方面,一些井的产液量下降幅度大,温度也随之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新钻的油藏特殊部位井或扩边井一般产量较低,温度也比较低,这些低温、低产井逐渐成为油藏后期开发的负担。如何在现有设备基础上力争减少投入,又能解决集输问题是油藏后期开发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三、油田采油工程的技术发展展望
  1、我国油田工程发展的总目标
  根据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和石油工业的发展趋势,我国以提高采收率和达到最佳效益作为了油田工程技术发展的总目标。各油田的开发既要重视眼前效益,又要从长远发展着眼,根据自己油田的实际情况来开发恰当的实用技术。
  2、采油工程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在采油工程的作业方式上,推动保持地层压力、人工补充能量的方式,从而起到延长产油期,稳定原油产量,进而改善采油工艺。
  (2)开发分层段开采技术。一般油田都具有相砂岩油藏含油层数多的特点,但是油层加品质相差很大,而且互相干扰。所以对于不同油层采用不同的技术处理,探索一整套分层注入、分层开采、分层检测、分层改良、分层处理的采用工艺,从而保证各油层的稳定和高产,把该技术发展到世界先进水平。
  (3)深入研究油田开发的阶段性规律,尤其是改良中后期的生产技术,仔细观察这个阶段的地下情况,及时多作业方式作出调整。如果是砂岩油藏进入了高含水期,要积极采取加密井网、及时转抽、用大泵或电泵提液,稳定高产期。如果是在高含水期,就要进行控水稳油作业,提高波及体积。如果油层处在复杂的断块中,要采用滚动勘探开发的方式。如果是低渗透油层,则宜使用强化整体压裂技术来提高产量,推广小套管、无油管、无抽油机、无采油树的开采方式来缩减采用流程和地面流程,开发多边际油层。
  (4)建立油层监测系统,对油层压力、分层注水量、产量清、搞清油水分布进行监测和分析,观察剩余油的分布情况,为采用有效的开采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5)对于天然气的开发采用井控技术,天然气开采具有对压力高、产量大的特点,而且里面含有多种酸性腐蚀气体,所以重点要发展井筒防腐、酸化压裂增产、排水采气和化排、机排等采气工艺。把开展凝析气藏开采加强相态研究、干气回注和建立地下储气库放在重要的位置。
  四、总结语
  综上所述,在油田生产中,只有不断探索适应于多种类型油藏的先进技术,才能争取在关键技术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也只有不断完善采油技术,才能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确保油田开采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使我国的石油工业更上一层楼,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徐永明,采油工程新技术分析及展望[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10期
  [2].朱岩,试析采油工程新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8期
  [3].毕志国,采油工程新技术的研究与展望[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35期
  [4].王冬雨 姜丽颖,如何做好新技术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化工贸易,2013年8期
其他文献
[摘 要]降温后2#膨胀机频繁高转速停机,认真分析停机原因,及时落实解 决措施  [关键词]降温 高转速停机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B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號:1009-914X(2015)03-0080-01  采处一队雅克拉集气处理站采用的是美国吗菲公司生产的膨胀/增压机,由加拿大普帕克公司组装成撬,日处理天然气253万方,是西北分公司投资最大,处理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两台机
期刊
[摘 要]大采高、大倾角综采面回采具有很大的困难,现场组织生产时容易发生窜矸、片帮、倒架等事故,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的隐患。通过采取多种防范措施,有效的解决了大采高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获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大采高;大倾角;综采工作面;高效回采  中圖分类号:TD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正在使用和不断发展的直流调速和交流调速,并具体分析了调速方法。最后对直流调速系统与交流调速系统进行了简单比较。  [关键词]直流调速 交流调速  中图分类号:U26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084-01  电机是人类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的设备,大到航空航天,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电机的影子可谓无处不在。对各种电机(交直流电机)的选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唐安煤矿在3301工作面抽放钻孔应用新的封孔连孔工艺,其总结和分析了之前两个工作面(3407和3409工作面)封孔连孔工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足,经过不断改进,将全新的技术应用于3301工作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封孔工艺 抽放连孔工艺 PE组件 自制放水器  中图分类号:TD7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067-01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加之各种新型电器的出现与应用,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国家及地区都加大了电力设施的建设力度。电力资源供给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该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这是由于电力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以及娱乐等环节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在发电机实际运行作业中,常常出现励磁碳刷打火的情况,除了会对发电机正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了解我国国内汽车检测技术的概念及其分类,介绍了我国一些先进前沿的汽车检测技术,阐述了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针对我国汽车检测技术中的不足之处,结合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具体发展形势,提出了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这对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汽车检测;检测技术;国内现状;发展概况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中图分类号:TM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087-01  一、前言  在电力系统中变配电柜操作\控制电源的供电可靠性,将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的稳定性、操作的准确性、以及事故应急处理时的可靠性。因为操作\控制电源是供\配电设备的保护装置、操作机构、仪表指示以及通信装置的供电电源,所以当出现全厂失电或系统瓦解时首先要保证的就是操作\控制电源。可见操作\控
期刊
[摘 要]油田油井结蜡的现象是在原油的开发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井壁结蜡会影响原油的产量,甚至会堵塞油井,迫使油井停产,从而制约了我国采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分析油井结蜡原因以及清防蜡应对措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油田油井 结蜡 原因 清防蜡 措施  中图分类号:TE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083-01  油井结蜡问题在原油开采过
期刊
[摘 要]电力单位运行的最主要关键的因素是安全管制,居民和企业能否正常用电,是供电企业的供电能力和供电效率决定的。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的确保人身、电力设备的安全,对供电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当前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并不完善,安全条例流于形式,职工忽视安全问题,习惯性违章时有发生。本文介绍了当前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并对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
期刊
[摘 要]35KV明集箱式变电站穿墙套管烧坏,母线绝缘层有严重放电痕迹,表面有明显水汽,35KV电流互感器有明显的放电痕迹。分析发现箱变内,设备出现凝露现象,造成部分设备放电。35KV穿墙套管绝缘层放电击穿烧坏。通过环境改善、布局处理、加装除湿装置及封堵电缆沟等措施,彻底改变开关柜的电晕、凝露安全隐患,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穿墙套管 放电 凝露 安全隐患  中图分类号:TM411+.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