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无机化学的应用及前景

来源 :南都学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he8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无机化学的应用及前景李庆涛生物无机化学是建立在生物学与无机化学基础上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研究对象从广义来讲,是在分子水平上探讨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生物无机化学的任务之一是应用无机化学的理论和实验技术研究生物体系中无机金属离子
其他文献
电化学合成是一种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有机合成方案。该方案使用无痕的电子作为氧化剂,避免了传统高毒、强腐蚀性氧化剂的使用,具备绿色环保型合成方案的特征,同时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的优势。在不加入任何其他添加剂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调节反应体系的电流电压达到和底物的适配,有效提升反应体系选择性。目前,电化学氧化反应在有机合成领域作出了广泛的研究,最常见的包括:在电极表面直接发生电子转移的氧化过程以及在
学位
<正>一直以来,一些由科学、数学和教育工作者组成的专业团体,呼吁要大力改革科学与数学教学。[1][2]他们在报告中批评美国的科学和数学教学前后不连贯、内容过度重复、主题不突出,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泛而不精"。[3]199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了一个为期五年的重大项目,叫做"亚利桑那优质教师教育协作体",简称
期刊
万历以后,文人士大夫皆以作传奇、观传奇为尚。然案头作品并不完全与舞台演出相适,改编传奇"以便当场"便成为普遍现象。本文以冯梦龙《风流梦》对汤显祖《牡丹亭》的改编为例,从情节、角色、音律三方面来论证其舞台化进程。
期刊
《牡丹亭》作为文学史和戏曲史上的双重经典,探究其经典建构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将以《牡丹亭》批判性评点与《牡丹亭》经典地位建构之间的密切联系作为切入口,通过分析《牡丹亭》批判性评点的内容、特色及影响,深入展现其对《牡丹亭》经典地位建构的重要价值。绪论部分主要概述了《牡丹亭》争论、评点本以及经典化的研究,为探究《牡丹亭》批判性评点与经典化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第一章阐述《牡丹亭》经典化建构的多元因素。其
学位
目的 探讨超高原地区某医院医务人员为主的群体睡眠状况,并探究导致睡眠障碍发生的原因。方法 2022年5月在位于4300m海拔的某医疗机构中招募志愿者95人作问卷调查,并对结果做数据分析,查阅相关研究文献作对比研究。结果 (1)受调查的医务人员PSQI状态与北京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得分基本一致;(2)焦虑抑郁状态与远海岛礁驻扎医务人员状态基本一致;(3)造成睡眠状况较差的重要原因是抑郁、焦虑等异常心理
期刊
实际施工人是我国建筑市场和民事司法中特有的现象。实际施工人包括转承包人、违法分承包人和借用资质与发包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施工人。民法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对实际施工人权利予以特别保护,既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需要,也是保护经济发展的要求。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体现为转承包人、违法分承包人有权请求发包人在欠付工程款范围内承担责任。发包人欠付转包人、违法分包人的工程款以及转包人、违法分包人欠付转承包人、违法
期刊
开展艾草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旨在为艾草新品种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采用SPSS 25.0软件对70个艾草种质资源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3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33~2.01,遗传多样性指数大于1.50的农艺性状有12个,占供试种质的92.31%;变异系数为16.97%~78.04%,变异系数大于30.00%的农艺性状有8个
期刊
高中统编教材单元写作任务群为写作教学提供了依据,让一线教师在突围低效写作教学困境中看到希望,但仍然面临两大挑战:写作教学理念更新和写作教学任务繁重。可以通过梳理统编教材写作任务群,明确写作教学任务;通过加强写作任务群教学策略研究,突出“起点”“过程”“终点”设计,切实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期刊
大概念是学科中本质性、聚合性的概念,具有较强的迁移性。针对“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课,深耕“大概念”“大概念教学”,紧扣课标,寻找大概念,贴近生活,生成大概念,归纳升华,应用大概念,联系实际生活来实施教学。
期刊
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阶段“数与代数”部分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工具,对学生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一元一次方程也是以后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重要模型.章头课是对一章内容的概括,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到本章将要学习的内容、研究的方向,构建知识结构框架,更加系统和有条理地完成新的一章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