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体位胸腔镜食管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boy9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采取侧卧位和俯卧位两种不同体位进行胸腔镜食管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收治的88例胸腔镜食管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侧卧位下胸腔镜食管切除术52例(侧卧位组),俯卧位下食管切除术36例(俯卧位组)。结果两组均无中转开胸病例。与侧卧位组相比,俯卧位下胸腔镜手术时间更短[ (70±20) min比(82±17) min],胸部出血量更少[(100±52) ml比(139±54) ml],胸部淋巴结清扫数目更多[(12.2±6.2)枚比(8.6±4.3)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在胸管置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侧卧位相比,俯卧位进行胸腔镜食管切除术具有术野显露优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淋巴结清扫更为彻底的优点。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分析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 172例妇科手术患者,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右美托咪定组和丙泊酚组,各86例.右美托咪定组采取右
外科手术目前仍是食管癌的治疗首选,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其中食管次全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的术式,由于符合肿瘤治疗原则,可保证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和清扫淋巴结,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食管次全切除后重建最常用的器官是胃,吻合方法包括手工吻合和器械吻合。结合笔者多年的临床实践,评价一下食管胃颈部吻合常用的几种方法。
目的 分析氨磺必利治疗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精神病性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选择奥氮平治疗,实验组选择氨磺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
贲门失弛症为最常见的原发性食管运动障碍疾患,以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其基本病理生理变化为:(1)吞咽时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的正常松弛能力消失;(2)吞咽时食管体部的原发性蠕动消失,代之以微弱的低振幅收缩或第三收缩或同步收缩,不能有效地排空食管内容物。贲门失弛症患癌的概率比常人高10倍[1]。其并发食管癌往往发现较晚,因而主张对贲门失弛症患者定期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都认为维护和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在工作、就业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保证男女的平等对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文明非常重要.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曾
近年来,尽管手术及其他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食管癌总的5年生存率仍徘徊于10%左右。大量研究表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是食管癌预后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对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其手术切除的彻底程度和淋巴结清扫的质量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关键因素。食管走行经过颈、胸、腹三大解剖区域,毗邻许多重要器官,而且其黏膜下层存在丰富的淋巴管交通,从而使食管癌呈现较多的跳跃式转移及广泛的区域淋巴结转移。因此,食
摘 要 目的:探讨胆源性胰腺炎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11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78例胆源性胰腺炎的住院治疗的經验总结和分析,为胆源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提供治疗方案。结果:78例胆源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23例,治愈12例,治愈率52.71%;手术治疗55例,治愈45例,治愈率81.81%。结论: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式尽可能简便,解除胆道梗阻,清除坏死的胰腺组织,使胰周,腹腔引流通畅为佳。  关键词 胆
开展结肠代食管术(esophageal replacement with colon,ERC)的最大心理障碍和技术难点是术后移植结肠段的缺血坏死,术后死亡率极高。其术后的主要死因为移植肠段坏死或脓毒血症。因此,严格掌握ERC的适应证、制作足够长度和充分血供的移植结肠段、保证移植结肠上提通道畅通无阻和加强围手术期监护和处理,是实施ERC术成功的关键。
.病例简介:患者,男,38岁。他人发现其躺在地上后将其送往急诊室。因患者精神状况异常,无法得知发病时的情况。初步判断患者为流浪者,衣衫不整,面容苍老。.体格检查:体温(口腔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电视胸腔镜、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逐步进入胸外科的各个领域,尤其是近10年来,全腔镜肺叶切除、纵隔肿瘤切除术等胸外科腔镜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趋于成熟。腔镜手术使以往的一些大切口小手术发生了根本意义的改变,微创优势得到了充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