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腰大肌间隙神经阻滞引起双侧性阻滞原因的探讨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bj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用4个成串刺激监测静滴琥珀胆碱以及与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合用时的阻滞性质演变,证明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与琥珀胆碱合用时,能促使珑珀胆碱发生脱敏感阻滞,时间分别提早44%和46%,琥珀胆碱静滴量减少60%和56%,且发生脱敏感阻滞前没有明显的快速耐药。用4个成串刺激监测肌颤搐抑制水平,在停静滴琥珀胆碱后肌颤搐恢复时间未见明显延长。
期刊
本文选用96例不同头位头颈x光片,用导管对导管所经鼻腔到气管就位道进行了观测,使测量结果更接近于临床实际;通过对96例头颈x光片观测,根据导管与咽后壁的交角,分析了导管端出后鼻孔以后遇阻力的原因,影响阻力大小的因素,并介绍了减小阻力和减少组织损伤的方法;通过不同头位,导管端在咽喉部的位置,观测分析了导管不能顺利进入气管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插管成功率的方法;找出气管壁对导管产生阻力的原因,提出了减小
本文报告应用丁吡卡因施行硬膜外阻滞354例的临床经验。试验量用0.5~0.75%丁吡卡因(164例为了缩短麻醉出现时间,有155例用2%利多卡因,27例用0.25%丁吡卡因、0.1%利多卡因,另有8例用0.25%丁吡卡因。维持时用0.25~0.75%丁吡卡因10~15毫升。根据穿刺部位与用药浓度的不同,平均每节段脊神经用量为1.74~2.21毫升,2~21/2小时后追加4~6毫升,麻醉镇痛时间平均
本文报告158例高危妊娠剖腹产,其中孕毒症112例,心脏病14例,前置胎盘31例,胎盘早剥2例,糖尿病3例,偏瘫和高热各1例(其中6例为双重诊断,即同时合并孕毒症)。主要采用连续硬膜外滞阻,麻醉后1/4病例血压有明显下降。胎儿娩出后青紫窒息有27例。为此,高危妊娠剖腹产的麻醉处理应注意:(1)加强术中监测;(2)针对病情特点进行必要的治疗;(3)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4)充分给氧,维持良好通气;(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