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血管减压及感觉根梳理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84343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综合评价乙状窦后径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梳理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近远期疗效及手术风险。方法随访分析经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梳理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38例患者临床资料,随访时间3-58个月。结果术后总体有效率98.6%。术后25个月累积有效率降至91.4%,术后33-58个月为85.8%。结合术后累积风险函数图,提示本组复发病例多集中于术后2年内。术后患侧面部轻、中度浅感觉障碍分别占63.8%(60/94例)和19.1%(18/94例)。3-58个月后改善明显(P<0.01):20例(21.3%)面部浅感觉恢复正常,38例(40.4%)轻度感觉障碍,11例(11.7%)中度感觉障碍,无重度感觉障碍发生。术后ISl周疱疹、脑脊液漏、高颅压头痛发生率分别为26.09%(36/138例)、2.9%(4/138例)、2.2%(3/138例),死亡率1.4%(2/138例)。结论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感觉根梳理术临床适应证广泛,对神经损伤小,临床疗效满意,但手术风险不容忽视。

其他文献
期刊
一、定义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OSAHS)是指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部分或全部上气道阻塞,扰乱儿童正常通气和睡眠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一个涉及围产医学、儿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听力医学、康复医学、教育学、社会学、政府和司法等多部门、多学科的系统工程。鉴于我国的历史和现状,耳鼻咽喉科和听力医学责无旁贷地承担着首要的技术重任。自1998年开始每两年一次在意大利科莫湖畔召开的国际新生儿听力筛查会议已成为该领域里全球最大和最新的信息源。我国学者自2002年开始,参会人数和论文在成倍增加,这不但反映了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同时
期刊
患者男,56岁。右耳周出现肿块,渐进性发展25年。发病无明显诱因,肿块逐渐增大而无明显症状,故未经任何治疗。2006年2月患者来我院就诊,入院后检查,见右侧耳周富含扩张血管的分叶状巨大肿块,侵及同侧耳轮角及耳屏,遮蔽耳廓外侧面凸凹结构及外耳道开口,但耳轮及对耳轮标志尚存。
目的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调试中进行主观心理物理测试和术中及术后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 threshold,ESRT)的检测,探讨应用客观方法进行术后调试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人工耳蜗术后程序的调试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003年8月至2006年4月行Medel多道人工耳蜗系统Combi40+型人工耳蜗植入的28例患者检测电诱发
上颌窦口开放及其功能恢复是鼻内镜术后患者恢复的重要影响因素,正确选择对上颌窦口的处理方法是影响术后上颌窦口开放及其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
期刊
期刊
由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慢性鼻-鼻窦炎专题学术会议于2006年7月13—15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来稿420余篇,设20个专题报告,58个大会发言,4个卫星会议,代表们就当前鼻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与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