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PLC-Q/TOF-MS的痹祺胶囊化学物质组及入血成分的研究

来源 :中草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zhe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痹祺胶囊化学物质组和入血成分进行辨识研究,初步阐明其可能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Acquity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2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5 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扫描.离子源温度为110℃,锥孔电压为30 V,锥孔气体积流量为50 L/h;脱溶剂用氮气,脱气温度为350℃,体积流量为800 L/h;扫描范围为m/z 50~2000.结果 在痹祺胶囊样品溶液中鉴定出280个成分,在给药大鼠血浆样品中鉴定出81个化学成分,包括59个原型成分和22个代谢产物.结论 对痹祺胶囊及其入血成分进行了较全面地研究,初步阐明痹祺胶囊的药效物质基础,为痹祺胶囊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中药是我国具有原创性优势的健康资源,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的价值,强调“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以推动中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但目前中药仍面临创新能力不足、中药新药发展缓慢的问题,严重制约中药产业的发展.中药新药研发具有政策导向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的运用和监管科学的兴起,将会促进中药监管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发展,为中药研发提供政策指导.对中药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殊性及监管情况进行分析,探索中药监管科学建设思路,以期为改善中药新药监管效果提供参考.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脏疾病(DKD)中肾小球相关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生物学功能和潜在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中筛选得到与DKD肾小球相关的GSE30528和GSE1009两个数据集,利用GEO2R在线分析软件获得DEGs,并通过韦恩图获得重叠的DEGs,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建立微RNA(miRNA)-DEGs网络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软件筛选核心基因。结果在GSE30528中筛选获得632个DE
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逐渐成为严重的医疗问题和社会性问题,不仅因为终末期肾病对患者带来的严重健康危害,同时高昂的医疗费用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虽然临床上有部分CKD及其并发症(贫血、高磷血、甲旁亢等)的治疗药物,但整体上对CKD进展的控制仍不尽人意.中医对于CKD的辨证论治方面有独特完备的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多种经方和验方展现出了优良的疗效.对临床使用的CKD治疗药物和在临床试验阶段的药物,以及中医药对CKD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并对新机制药物及细胞治疗与基
中国传统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复方制剂是传统中医用药治病的主要手段,也是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的真正载体.中药复方制剂立足“整体观”,体现了多靶点、多环节、整体调节恢复平衡的治疗理念,在多因素复杂性慢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推进中药复方药物的国际化发展,不仅对于人类有效防治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引领中国传统医药产业发展亦具有重大意义.立足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结合传统中医药文化和国际传统药物发展的经验,从药物评价体系、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对
中药资源学学科建设主要包涵中药资源学相关专业建设、教材体系建设、人才团队建设,以及中药资源学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服务社会等方面.中药资源领域的科学研究主要涉及中药资源调查研究、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中药资源有效利用、中药资源保护、中药资源产业发展等方面.在以往连续报道的基础上,对2016-2020年我国中药资源学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进展等进行归纳整理,基本反映了本领域的发展概况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企业家及管理者的代表性贡献,以期为中药与天然药物资源领域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中药产业发